第一百三十七章 朕要微服私訪

衆臣一起大笑,朱由校也微笑着,看着皇太極在那裡不停地叩頭。然後輕聲問道:“皇太極,你覺得朕會放你回去嗎?”

皇太極道:“陛下,臣父早有求和之心,臣與鑲紅旗嶽託也一直請求父親向大明求和。只是其他幾旗旗主均不願意,如今臣被天兵所縛,只怕臣父更不會求和了。”

朱由校笑道:“朕現在不需要努爾哈赤求和,朕的軍隊會打得他求和。皇太極,如果你願意合作,朕可以在剿滅你父之後,由你來統治建州。先由錦衣衛招待一下你,將你所知建州情況都說出來,以表示和大明合作的誠意吧。”

皇太極說道:“大明爲君子之國,當不會用刑訊逼供之法吧。”

朱由校搖了搖頭:“對待君子,當用聖人忠恕之道,但對於餓狼,我們也會用火銃來對付。你既然自稱罪臣,而又不配合錦衣衛的話,朕也幫不了你。”

命錦衣衛將皇太極帶出去後,朱由校對駱思恭說道:“不要搞得太厲害,這人以後還可能會有用,各種資料都要詳細記錄,對與不對可以以後再覈實。”

等駱思恭走後,朱由校說道:“諸位愛卿,對於皇太極的處理,大家都說一下意見。”

黃克纘道:“陛下,建奴如今形勢,已經支撐不了多久,此人還會有何用?不如傳首九邊,激勵兵卒士氣,並寒建奴之膽。”

方從哲道:“陛下,如果封他一個候爵,說不定會讓建奴中人心惶亂,導致有他人效仿來投。”

葉向高大笑道:“這個倒是可行,不如就封爲懷德候吧。”

衆臣大笑,懷德候這個封號本身對於蠻夷就是諷刺,如果真的封了皇太極,通曉漢學的皇太極只怕要氣個半死。

朱由校也笑道:“這個先等錦衣衛招待他以後再說吧。對了,他的供應還是不要短缺,下次可以讓蒙古使者看看他們一直畏懼的建奴在大明的樣子。”

說完他肅容道:“朕想出宮看一看朕的江山子民。”

衆臣一時不明所以,皇帝登基以後早就多次出過宮了,甚至可以說大部分時間都會出宮,象出去當教授呀,去京師大學堂的別墅(正確的稱呼是行宮)都住過幾晚了,現在說要出宮是什麼意思?

朱由校道:“朕想出京城,在全國各地看一看,朕的子民過的到底是什麼日子。”

衆臣這才明白過來。方從哲首先說道:“陛下,這萬萬不可。陛下坐鎮中樞,爲臣等之主心骨,哪裡有遠離中樞的道理。”

朱由校笑道:“第一屆的師範學生已經在各地開始推廣新式學堂了,此事是關乎國朝之千年大計,朕不親眼看到如何能知道有些什麼問題,應該如何修正。”

葉向高道:“陛下,各地新式學堂不都是大同小異,上次陛下不是已經在京師第一小學堂進行了什麼實地考察了嗎?有什麼問題不都是一樣的嗎?”

朱由校說道:“那怎麼會一樣呢?京師第一小學堂地處繁華的京城,當然不會有什麼問題,但其他地方呢,有人來上學嗎?地方官推行得力嗎?民衆如何看待新式學堂?這些不都是要知道嗎?”

徐光啓說道:“陛下有錦衣衛,有東廠,這些機構是用來做什麼的,不就是爲陛下耳目嗎?如果這樣的事都要勞陛下親自察看,那要他們何用!”

朱由校笑道:“正是因爲有錦衣衛和東廠,所以此次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想知道,朕所收到的情況與真實的情況到底有多大的區別。先生也說過,紙上得來終須淺,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朕想實地看一看,有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

戶部尚書畢自嚴(原尚書何宗彥已經因病退職,於正月十五逝世,由畢自嚴任戶部尚書兼任稅務署長)說道:“陛下巡視各地,則車馬儀仗靡費較多,請陛下深思。”

朱由校笑道:“如若是出巡,那如何可以看到真實的情況?朕要微服而行。”

方從哲和葉向高一起反對:“陛下,豈不聞白龍魚服,見困豫且。此事臣不敢答應。”

其他大臣也一致反對,白龍魚服是說一條白龍,下到凡間遊玩,化作一條魚形,結果被一個漁夫豫且用箭射中龍目。白龍去向天帝告狀,天帝卻說:“豫且是漁夫,他射的是魚又不是龍,有什麼錯呢。你要自己汲取教訓才行。”

朱由校道:“至於安全問題,請諸位愛卿不用擔心,現今兵器局已經造出了適用的手銃,朕帶十幾名手銃手,在內地又有哪裡去不得呢?”

葉向高道:“陛下,如今天下確實比較安定,落草佔山的不多,但剪徑的小賊還是有的,各地官員情況如何,臣等也不敢打包票,陛下如果要巡視可以,微服是不行的。”

這下雙方出現了分歧,朱由校認爲微服才能看到真實情況,大臣們認爲微服不能保證安全,雙方各不相讓,誰也不肯退一步,於是出現了僵局。

旁邊的魏忠賢見兩方爭吵,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但他是內臣,不敢插話。這時葉向高向他使了個眼色,他不明所以,用眼色迴應,卻兩人都搞不明白。

葉向高沒有辦法,只好說道:“魏廠督,你可有什麼好辦法能夠保證皇上的安全嗎?”

魏忠賢大喜,原來是要自己做和事佬呀。他上前跪倒說道:“聖上,奴婢覺得各位大臣的擔心很有道理,如果陛下先派一個欽差大臣,只在京師範圍內巡視,然後聖上扮做隨從,多帶些護衛,應該也可以看到真實的情況。”

這就是雙方各讓一步了,朱由校想了想說道:“只在京師範圍內嗎?也行,先在京師內吧,那讓誰做欽差呢?”

這魏忠賢當然不敢插話了。方從哲道:“陛下,原天津巡撫李邦華,現爲兵部侍郎,可命其巡視京師各地。”

徐光啓道:“陛下,侍衛至少要有一百手銃手,一百火銃手,一百刀盾兵,另加東廠和錦衣衛中精銳,否則臣等不敢聽命。”

推薦月票收藏,謝謝支持!

第十八章 冶煉鋼鐵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一百八十四章 查稅(十)第一百二十七章 圍城第兩百四十八章 對蒙古策略第三十二章 經撫之爭第兩百五十七章 修鐵路的鋼也有了第兩百零七章 收復河套(十二)第三百零二章 溫泉城第兩百二十四章 倭國的勞工輸入第五十五章 開會第一百一十六章前赴後繼地貪污第一百七十六章 查稅(二)第三百零七章 安甘公路和肅王第一百五十二章 遠洋艦隊第六十四章大考試第八十二章若非同道,即爲仇敵第兩百三十八章 對蒙古的分化第兩百三十三章 太子上學(六)第二十三章 京營現狀第二十三章遷安新村第一百一十章 中體西用第一百三十六章 初戰西班牙第十五章 賞燈賞月賞寶珠第五十二章 專利第一案(二)第二十四 說禮第三十五章近衛軍回京第兩百九十八章 紙幣發行第八十章 法學院的講話第五十七章 有關議院的設想第七十章 “八大皇商”第一百二十一章 穩定軍心第九十四章 老奴之死第七十三章 安南(八)第三百零五章 對宗教的管理第一百零六章守城第五十一章建奴惡毒第三十二章 研究院的學生們(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戰託木斯克第八十三章 兵圍遼陽第兩百九十七章 與權閹的對話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枉穿越一場第十八章 情濃第一百二十八章 來援第兩百一十三章 收復河套(十八)第一百六十章 東方領土問題第一百五十五章 向五鬼宣戰第八章 進展第兩百二十八章 太子上學(一)第二十一章 紅丸案第兩百二十六章 《兒童保護法》(下)第一百零三章朝堂議日和第兩百一十七章 殷地安(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激戰第三百零五章 對宗教的管理第八章 一邊倒的戰事第十四章第一個新年第一百二十一章 穩定軍心第四十二章 射向程朱理學的第一炮第三十四章 收稅準備第四章 移宮案餘波第七十章 安南(五)第八十四章遼東與西南第七十四章移民小硫球第一百七十六章 查稅(二)第二十九章 鉛筆第三十七章 楊三的遭遇第一百九十章 拔苗助長的科學研究第兩百七十二章 西北局勢第一百七十九章 查稅(五)第二十二章 大明週報第兩百三十四章 太子上學(七)第兩百三十三章 太子上學(六)第三章 魯欽的進擊第三十九章 交稅光榮第兩百七十五章 攻下舊港第五十五章奴酋的自卑第三百零八章 全軍動員第十一章 軍制第兩百五十八章 拍賣開採權第兩百九十八章 紙幣發行第兩百四十一章 漢蒙聯手第十六章救兵來也第六十七章 張家口第六十三章一封信第兩百一十九章 殷地安(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明移民細則》第四十七章蘇州抗稅(三)第二十章 遼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滿桂結婚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使團歸來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思第三百一十四章 拿下託木斯克第七十六章 袁崇煥出場第一百九十章 拔苗助長的科學研究第九十五章 多說無益第七十一章 安南(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向五鬼宣戰第八十九章準備攻打薩摩第四十二章劉興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