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北京的末日(三)

第003章 北京的末日(三)

外表看似十分鎮定的秦浩現在十分鎮定的看着良久沒有開口的鞏永固,而鞏永固也是死死的盯着秦浩在看。

秦浩不知道自己的那位主上到底是人是神,不單是準確的預測到了今時今日的局面,而且還在書信中告訴自己,要營救崇禎帝的三位皇子,關鍵性的人物不是別人,正是眼前這位樂安駙馬。但是主上卻不肯帶着崇禎帝一起走,指明瞭不帶崇禎帝一人,這樂子就大了。

秦浩也不是傻子,崇禎帝畢竟當了十七年的天子,三十多歲的人,這樣的人到了昆明,自家主上可就不單單是救駕了,還得讓權。而他的三個兒子過去就不同了,這最大的才十四五歲,去了也是任人擺佈的。

自己都能想明白,像鞏永固這種跟在天子身邊十幾年不倒的人物會想不到國公爺的這點心思嗎?他會配合自己嗎?如果他不配合,自己該怎麼辦?

時間彷彿凝固了一般,兩個人都沒有說話,整個房間只有張振嶽從西洋弄來送給鞏永固的那個自鳴鐘的鐘擺在擺動的聲音。

許久,鞏永固終於開口了:“明德是要當活曹操嗎?”

秦浩一時愣住了,過了一會,他才反問道:“駙馬爺您忍心皇上的骨血不保嗎?”

鞏永固想了許久,嘆了口氣道:“說說你們的計劃吧。”

秦浩點點頭道:“我們走水路,所以需要駙馬爺您去和皇上溝通,最重要的是保護三位皇子脫身。在三位皇子脫身之前,我們會先保護駙馬爺您的家人離開。”

鞏永固搖搖頭道:“不必,他們都是皇帝的外甥,如果三位皇子走不了,他們也沒有獨活的道理。你容我想想,過幾日再來我這裡吧!”

秦浩起身拱手道:“這個還請駙馬爺慎重,亂賊的兵馬離京師是越來越近,越早走越安全,反之,就很難說了,下官告辭。”

從鞏永新府上出來,秦浩並沒有一絲輕鬆的感覺,因爲他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國公爺的勢力雖然不小,但是這些年太過低調,這滿北京的權貴雖然都想逃,但是大多是朝南京去的,至於昆明,那是什麼地方,聽都沒聽過。不過好像國公爺也不是很希望這些自私自利的廢物去投靠自己,他下達的營救名單中根本沒有這些人的名字。

回到安平衛在京師的秘密據點,面無表情的秦浩向安平衛京津千戶孟九問道:“孟九,現在外面是個什麼情況,我交辦給你的幾件事你辦得怎麼樣呢?”

這個孟九就是當年秦浩在蘇州當機工時的工友和兒時的夥伴,每次秦浩因爲不給無賴交保護費而遭到毒打的時候,都是這小子把秦浩揹回家的。後來秦浩靠給張振嶽通風報信,成功處置了蘇州機工罷市事件而發跡,這個孟九也就被他引爲心腹了。

孟九這些日子也是北京、天津兩頭跑,見到秦浩問起,他也是不疾不徐的回答道:“回指揮使大人的話,天津那邊我都安排好了,走了漕口的路子,天津的文武官員我們也都收買了。爲了防止意外,我們還調來了三百名好手沿途策應,碼頭那裡還從施大暄施總兵處調來了五十個忠誠可靠武藝高超的日本武士裝成商人在那裡等着,問題想來不大。至於出海的船我們也都安排好了,水手都是從施總兵麾下調來的親兵,絕對可靠,船到長山列島後,咱們就可以和施總兵的水師會合南下了。至於您讓我安排的遷移軍匠的事情從上個月初就開始辦了,我們收買了軍器局的大小管事,查明目前京師的軍匠還餘下不到八百戶,我們已經說動了其中肯走的六百戶離京。現在已經走了四百戶去了天津,餘下的二百戶則在未來四天內分批撤走。錦衣衛和東廠衙門已經發現了這個事情,但是他們現在也是人心惶惶,所以收了咱們的銀子自然也就不啃聲了。”

秦浩聽完點點頭道:“不要怕花銀子,大膽的花,國公爺交辦的差事辦好了,還愁沒銀子嗎?可要是萬一辦砸了,你我兄弟的項上人頭都保不住,還要銀子做什麼?遷移軍匠的動作還要加快,李闖的軍隊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圍死京師了。對了,唐王那邊怎麼樣啦?”

孟九道:“下頭辦事的兄弟已經把阮大鋮阮大人的書信送到鳳陽總督馬士英手中了,馬士英這邊已經答應把人悄悄送出來。算着日子,這會應該是接應到了,估計下個月就能到雲南。”

秦浩想了想道:“那是國公爺的大舅哥,公主的親哥哥,所以你讓下頭負責護送的人用點心,平安送達之後重重有賞,至於這位唐王的家眷則早就在昆明瞭。孟九啊,這次的差事還不錯,你再看看那裡還有紕漏沒,千萬別出岔子,國公爺在昆明等着我們的好消息呢!”

孟九點頭稱是,然後又問道:“可是指揮使,光是咱們忙沒用啊,這宮裡到底是個什麼路數啊?”

“這個你不要管,也不要問,宮裡由我親自負責,你安心做好你的事情吧!不要多事!”秦浩陰着臉道。。。

三月初一日(4月7日)李自成克孫祖壽守衛的寧武關,這裡原本是周遇吉守衛的,因爲張振嶽的緣故,變成了在原來的歷史上本該在崇禎元年戰死的孫祖壽。李自成前後死將士七萬餘人,傷亡慘重才攻破此關,《罪惟錄》記“後賊陷京師,多有手足創者,皆經戰寧武者也。”,出於報復,李自成下令屠城,被俘之後的老將孫祖壽不肯投降被亂箭射死。當晚,代替孫祖壽任大同總兵的姜瓖投降,宣府總兵王承胤降表亦到,又連下居庸關、昌平。三月初八日,兵至陽和。十一日,大順軍開進宣府,“舉城譁然皆喜,結綵焚香以迎”。

在這樣的局面下,一向注重清譽的崇楨帝終於顧不上清譽和祖宗體制了,不再詢問內閣,而是親自下詔急調遼東總兵吳三桂、薊遼總督王永吉、昌平總兵唐通、山東總兵劉澤清入衛京城,並號召在京勳戚官僚捐助餉銀。最後這一項,是一個笑話。。。

第004章 再立新君(四)第005章 天日昭昭(二)第018章 三義百貨(三)第039章 東林禍國論(七)第066章 覺華島主(二)第038章 遊江南(五)第036章 東林禍國論(四)第016章 出兵歐洲(一)第073章 買賣招標(六)第032章 草原搶婚(二)第048章 遼東歲月(四)第019章 出兵歐洲(四)第050章 擁立新君(二)第060章 剿滅張獻忠(二)第002章 充軍遼東(二)第038章 大混戰(一)第011章 唐家兄妹(五)第015章 躊躇滿志(五)第058章 張家大少(三)第068章 張獻忠之死(三)第012章 磨牙向北(二)第005章 天日昭昭(二)第022章 滔天惡浪(二)第037章 告別南陽(二)第025章 臺灣大海戰(十)第068章 光復南京(六)第032章 牛刀小試(八)第022章 滔天惡浪(二)第031章 西南新政(六)第027章 一救唐王(五)第016章 火種(一)第042章 荷蘭王國(二)第053章 擁立新君(五)第026章 牛刀小試(二)第072章 買賣招標(五)第049章 遼東歲月(五)第085章 天啓帝(三)第042章 動盪時代(一)第030章 牛刀小試(六)第020章 西南王(三)第056章 海上堡壘(一)第026章 牛刀小試(二)第011章 後崇禎時代(一)第043章 招賢納士(五)第070章 光復南京(八)第041章 活捉四王子(六)第039章 東林禍國論(七)第0005章 英雄救美(一)第028章 鬥智鬥狠(五)第044章 招賢納士(六)第021章 整頓軍備(一)第049章 退路(五)第062章 寧遠大戰(十二)第014章 大叛亂(三)第033章 東林禍國論(一)第031章 牛刀小試(七)第033章 東林禍國論(一)第006章 天降大任(一)第030章 平臺召對(二)第054章 擁立新君(六)第057章 王師北伐(一)第018章 頭號牙商(二)第0008章 大戰野豬(一)第045章 新昆明(一)第006章 英雄救美(六)第072章 買賣招標(五)第017章 三義百貨(二)第039章 痛擊大順軍(一)第038章 告別南陽(三)第039章 大混戰(二)第009章 遼西七匹狼(四)第006章 天降大任(一)第021章 整頓軍備(一)第021章 臺灣大海戰(六)第036章 風雲變幻(五)第031章 蘇州民變(三)第066章 光復南京(四)第027章 山西鋤奸(六)第004章 英雄救美(四)第012章 抗滿游擊隊(二)第038章 告別南陽(三)第025章 牛刀小試(一)第064章 光復南京(二)第017章 三義百貨(二)第042章 武備優先(四)第016章 初戰告捷(二)第033章 報仇雪恨(二)第059章 剿滅張獻忠(一)第051章 寧遠大戰(一)第042章 荷蘭王國(二)第025章 一救唐王(三)第014章 抗滿游擊隊(四)第044章 動盪時代(三)第006章 遼西七匹狼(一)第046章 三年之約(三)第033章 蘇州民變(五)第053章 寧遠大戰(三)第018章 頭號牙商(二)第025章 狼城練兵(三)第025章 滔天惡浪(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