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

早在上個月,湖廣總督何騰蛟、湖北巡撫章曠及吳三桂等人就從塘報得知順軍攻打南陽城。

但當時不管是五省總理史可法還是忠王阿濟格他們,都沒有想到這是順軍大舉南征的開始,因此何騰蛟、章曠等人也沒有太過關注此事,反而就王體中被殺之後湖南地盤、兵馬駐防、錢糧歸屬開始明爭暗鬥。

王體中被殺損失最大的肯定是湖北巡撫章曠,因爲當初是他一手拉攏二王,併爲王體中請封郡王的,後來王體中爲了報答章曠就領軍支持這位湖北巡撫同湖廣總督爭權。

現在最大的兵馬助力沒了,嶽州這塊地盤也被吳三桂豪奪,明明巡撫衙門駐地在武昌,現在卻被迫在嶽州“開衙”的章曠當然要和吳三桂及頂頭上司何騰蛟好好算帳。

所以,章曠拉上偏沅巡撫傅上瑞上書狀告吳三桂襲殺王體中一事。當時還拉上了從提學道升任湖南巡撫的堵胤錫,是謂“三撫聯名”。不過堵胤錫出於大局考慮,並沒有聯名上書,這讓章曠對其含恨在心。

當下之局面,有兵權纔是真正封疆,沒有兵權,便是總督也沒人買賬。當初南都任命的總督川貴、湖廣軍事的總督王應熊就由於沒有直接歸其節制的兵馬,結果在途經湖廣時連個接待他的地方官都沒有。

官場炎熱,可見一斑。

原本依靠二王敢和總督何騰蛟“叫板”的章曠哪能受得了被何騰蛟同吳三桂聯合排擠,可是王得仁帶兵跑去了江西,湖廣境內除了忠王帶來的滿蒙兵就是吳三桂的關寧軍,哪還有什麼像樣的兵馬能供他拉攏。

最後,竟是把主意打在了秦王左夢庚那裡,恰逢左夢庚麾下的總兵李國英因爲帶兵援川在恩州同土司發生衝突兵敗,不知如何是好時,章曠及時向李國英伸出“橄欖枝”,不僅以湖北巡撫的名義壓制了恩州土司,還籌集了一批錢糧供李國英募兵,就這麼着把李國英拉上了自家“戰船”,這才稍稍有了些底氣。

只是今時不同往日,從前王體中、王得仁有兵四五萬,章曠這個湖北巡撫當得實在,如今李國英連同章曠募集的其他兵馬也不過一萬餘人,這點兵馬哪敢和關寧軍相比,因此在堵胤錫提出湖南、湖北各鎮當團結一致北上支援忠王“御賊”時,章曠立即以湖北兵不堪用爲藉口委婉拒絕。

湖廣總督何騰蛟這邊一開始也無意參和荊襄戰事,同力主撫議滿蒙兵的史可法不同,何騰蛟對這幫子東奴實是看不上眼,且深有仇恨,很有民族氣節,故而當初他選擇拉攏吳三桂而不是拉攏阿濟格。

所以,順賊和東奴打的越狠,何騰蛟心裡就越高興。然而,讓這位湖廣總督始料未及的是,順賊的攻勢竟然太過兇猛,以致荊襄那邊不僅丟了南陽,黃州的尚可喜也造了反,德安更是被尚可喜同順賊攻佔。

即便再是不懂兵事,單從地圖也能看出襄陽一丟,湖南及武昌立時就成了前線。

在堵胤錫共御大敵的勸說下,何騰蛟磨磨蹭蹭兩天,終是決意派兵北上,但首先須要取得吳三桂的同意,因爲何騰蛟如今能依賴的軍隊就是吳的關寧軍。

事實證明吳三桂比何騰蛟、章曠、傅上瑞這幫明朝的督撫重臣更有眼光,在知道辮子兵沒能守住南陽後,其就立即召集部將商議北上援救辮子兵的事。

吳三桂的部將一致認定辮子兵若亡,下一個肯定是關寧軍。

誰讓他們在一片石之戰表現太過“優秀”呢。

何騰蛟的使者將出兵北上的意思一說,吳三桂立即答應,並調集所部精兵兩萬自洞庭湖方向北進。

得知吳三桂肯出兵後,何騰蛟頓覺有了信心,琢磨辮子兵現在被順賊打的肯定實力大損,因此這次北上若能擋住順賊,他這位湖廣總督就能成爲此戰的大功臣,一舉躍過五省總理史可法,真正握有湖廣軍政大權,並且還能順勢將辮子兵壓制,讓阿濟格轉投他這個湖廣總督。

於是,何騰蛟也拼湊了萬餘人馬自常德北進,又要湖南巡撫堵胤錫帶領君子營及幾千兵馬同他一起,是謂“中軍”。

章曠這邊原是想隔岸觀火,不想何騰蛟卻不想讓他在邊上摘果子,先是以總督名義命令章曠北上,再要吳三桂的部將楊坤帶兵監視章曠,大有章曠這個湖北巡撫不有所動作,便將其定爲叛軍的意思。

章曠無奈,只得拉了李國英一起北上進入荊州,是謂“左軍”。

如此,在何騰蛟的組織下,湖廣軍隊形成三路援襄動態,號稱十萬大軍。

順軍密探給御營的密告說:“長沙、嶽州、常德明軍兵力甚盛。”

此時順軍已經兵臨襄陽。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何騰蛟一方面組織湖廣軍隊北上救援襄陽,另一方面又害怕吳三桂這支主力會脫離自己節制,被史可法這個五省總理拉過去,因此在糧草方面做了手腳,確保吳三桂軍中糧草只能支撐七天。這樣何騰蛟就能通過糧草卡住吳三桂的脖子,使這位大明朝的遼王事事都要受湖廣總督所制。

吳三桂爲此也是惱怒,若不是謀士方獻策勸他大局爲重,恐一怒之下便退兵回長沙了。

得到吳三桂領軍援救後,阿濟格略微鬆了口氣,不管他是否真心爲明朝效力,此時明朝的軍事力量就是救他於水火,甚至可以說挽救滿洲一族最後的希望。

在探明順軍最新動向後,阿濟格決定派原護軍統領、荊州總兵博爾惠領兵在隨州、應山一帶阻擊東線順軍同尚可喜,自己則領其餘兵馬兩萬餘回救襄陽。

這樣的話,即便順軍在棗陽佈下重兵阻止阿濟格回救,從湖南北上的明軍也能從荊州抵達襄陽,從而替襄陽解圍。一旦襄陽解圍,棗陽當面的順軍肯定也要退兵,如此戰局再不濟也能恢復到戰前局面。

阿濟格的盤算是好的,可惜他還是低估了明朝官員拆臺的能力。

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二郎,請牢記你的使命!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天註定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第三百五十四章 酬以親王,便可易幟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四百三十四章 周王府,闊了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四初一,清軍十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賭品好,放手用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二百零四章搶劫又叫捐輸(謝盟主無淚懶蟲小)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四百七十八章 侯爺真天子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九百四十九章 身家富貴皆在爺身上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二百零三章誰讓我姓陸第七百一十六章 許留守燕京大王爲妾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海關的漢人軍隊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四子,富貴不能忘本啊第二百七十五章 賭品好,放手用第二百零六章 淮陰侯陸文宗(爲盟主加更)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一百四十七章 侯爺不可糊塗第九百九十二章 史閣部又被擒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二王出征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爲騎第二百六十章 嚇唬嚇唬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打阿濟格,只打多爾袞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濟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第五百九十二章 沾血的事情大傢伙做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萬順軍奉監國第四百二十三章 強悍的男人第九百九十六章 合和店會議第九百九十六章 合和店會議第四百二十二章 倭國借兵第六百零七章 刀林 老將 榮譽第五百五十章 舅舅說的就是真理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部院,我們冤啊!第三百九十五章 舅舅稱帝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還是不降!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騙吃騙喝的高傑第五百八十九章 漢人的福,不太好享第九百三十四章 南征風雲起第四百五十章 順淮一家,共赴國難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敵要來了(謝盟主碧血劍)第三十一章 殺官兵 討公道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人有官做第四百七十章 漢奸不漢奸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八十八章 我們有大炮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七十四章 子子孫孫跟他幹!第五十一章 幹淮安第三百九十章 我是恭順王!第六百五十章 接你爹來當太上皇嘍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敵要來了(謝盟主碧血劍)第二百六十四章 張國柱,堪用第七百三十七章 賞官賞銀賞女人第七十一章 造反就是造反第七百三十一章 八大王的真理第六百零三章 天王當空舞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呂、陸北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光着膀子打北京第八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六百五十三章 宮內廳 寇娘娘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七百七十章 孫可望降順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順兩親王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七百五十八章 統統滅殺第六百零七章 刀林 老將 榮譽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八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龍降世 萬歲加冕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格收女婿第二百零四章搶劫又叫捐輸(謝盟主無淚懶蟲小)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鎮去其一第五百一十六章 我大順可查你十八代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一百二十章 紅豆殺黃豆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一百五十八章 請諸位共殺韃第三百二十章 滿洲威風,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