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

“人家多爾袞和多鐸的女兒不過十來歲吧,怎的,我這個闖王看起來是個好色之徒不成?”

陸四也笑了,高傑此舉除了表功之外,顯然也是有將俘繳滿洲宗室女送呈他這闖王大都督御納的意思。

這也是古來常態。

從“尊貴”角度講,多爾袞同多鐸的女兒還真能算公主。

自古新朝帝王納那前朝嬪妃、公主爲妃的,也是多不勝數。

誠如他陸闖王當年在徐州對部下親兵們所說,造反的樂趣不就是將那所謂的貴女壓在身下麼。

這可不是什麼低級趣味,而是代表一種精神——反抗的精神。

許你們這幫統治階級欺壓百姓,玩弄百姓的妻女,就不許咱們這幫百姓翻身把主人做了?

不過陸四倒是無心去納多爾袞、多鐸的女兒,一來他從來不承認滿洲是前朝,因此不需要這些愛新覺羅的女人來表明他這大順天子的正統性。

二來,他覺得那兩兄弟的女兒未必有什麼姿色,說不定長得都很難看,如此,他豈能委屈自己。

“闖王,十來歲可不小了,我聽說韃女十歲就嫁人了。等人送過來,若長得不錯,闖王便納了吧。”

賀珍在那笑着起鬨,韃子的女人雖然很小就嫁人,有來初潮就嫁人的,但說起來也不過比漢人早一些。

漢家的姑娘們十四五歲嫁人也是常態,十二三歲也不是沒有,故而這事還真不稀奇。

第一鎮旅帥孫四卻不以爲然,叫道:“瞧你們這點出息,那小丫頭片子有啥好的,配得上咱闖王嗎?要說配得上,我看只有那兩韃子太后才能配咱闖王這大英雄!”

此話令得陸四眉頭情不自禁挑了一挑。

孫四這麼一說,衆人立時想到什麼,夏大軍附和道:“對對對,闖王可是一直惦記着人韃子太后,不是好幾次問人太后還能不能生嘛。”

“太后呢,在哪?捉到了嗎?”炮鎮統帥、福建人洪寶問邊上的賈漢復。

賈漢復笑道:“左帥他們已將韃子的兩黃、兩紅旗圍在了灤州一帶,估摸這兩日就當有消息過來了。真要是捉了那兩韃子太后,左帥肯定給闖王送過來。”

“我看未必,左大柱子這傢伙不地道,那兩太后真要落在他手裡,弄不好能自個先睡了。”

夏大軍同左潘安認識那麼久,對這個當年闖王氣得都想將人綁了沉運河的左大柱子太瞭解。

“左帥不會這麼糊塗吧?”賈漢復一個激靈。

“什麼糊塗不糊塗的,我說過誰捉了那兩太后就賞給誰,現在叫你們這麼一說,搞得我陸文宗好像特捨不得那兩太后似的。”

陸四沒好氣,“你們這幫人啊,真是亂點鴛鴦譜,難道不知道那兩韃子太后能給我當娘了?”

衆人鬨堂大笑。

陸四也覺此事好笑,想了想,揮揮手朝諸將道:“俗話說見者有份,我看不如這樣,凡擒獲滿洲宗室女,就按人數大傢伙分了,一來算是我這闖王給大夥的福利,二來也給這些宗室女一個活路。”

分發滿洲宗室女,不是陸四突然想到,而是早有此意。愛新覺羅這個家族真是龐大的家族,紅帶子、黃帶子的光男丁就有上千人之多,女性同樣也不少。再加上八旗將校的子女,那人數就更多了。

陸四不是屠夫,天性也不是一昧好殺那種,現大局已定,自是不必再造無謂殺戮。

待攻破灤州,將那男丁盡數編營,或用於軍前,或分於各地務農。女性則全部賞賜大順有功將士,也算是他陸四能盡的文明瞭。

賈漢復想到一事,提醒灤州那邊還有吳三桂的家眷。

陸四噢了一聲:“陳圓圓也在?”

不待賈漢復確認,便叫攻破灤州後將吳三桂家眷盡遷來京師,更說要確保陳圓圓及吳三桂正室及其餘小妾的安全。

顧君恩心有所動,問:“闖王是打算招降吳三桂?”

高一功恨聲道:“吳三桂那王八蛋招不得!”

“對,咱大順和吳三桂不共戴天!”

賀珍、藺養成等順軍將領都是義憤填膺,紛紛表示絕不接受吳三桂投降。

“吳三桂的事且先放一放。”

陸四沒有明確態度,雖然他有意招降吳三桂,但原順軍這邊對吳三桂真是恨之入骨,強行招降吳三桂恐會讓這些順軍對他這個闖王有所不滿。

甚至,順軍對吳三桂的恨遠比滿洲人還要強烈。

顧君恩點了點頭,此事的確需從長計議。

“闖王,滿洲入關,搶了我漢人不少好東西,這次殲滅他們我軍繳獲必衆......”

賈漢復說滿洲帶出京的不僅有大量金銀,更有歷代藏於宮中及民間收藏的珍寶古玩字畫,所以必須專門頒令讓前線將士妥善保管,爾後統一送到京城擇地安放,不能使老祖宗的心血因爲戰亂而損毀。

陸四大爲重視,叫賈漢復專門組織人員負責此事。

“不過我看沒必要專門送到京來,可以尋些懂行的明碼標價往江南販去,換來金銀,換來糧食,也是功德。”

古玩字畫再是文明結晶,哪怕是什麼天下第一行書,又或是避塵珠什麼的,陸四都不會多看一眼,也沒興趣欣賞,他寧可將這些寶貝往江南有錢人那裡發賣,爲大順換取建國的錢糧,從而讓飽受戰火摧殘的百姓有口飯吃。

顧君恩支持此議,眼下大順承認從前李自成所定的三年不徵之策,那勢必就要多方面“開源”。

還有什麼比那些古玩字畫更容易拿去變現的呢。

不過提出一個擔心,道:“只是東西太多,一股腦往江南賣,江南有錢人再多,怕也吃不下,且東西一多,再名貴也不值錢。”

“膠侯,這事就交給你辦,多找些懂行的人,江南也好,福建、廣東也好,只要人家出得起錢,咱們就賣。”

陸四的意思只要出得起錢和糧,都可以賣。

畢竟,市場供求關係在那。

前番徐州那邊已經往江南賣了不少東西,這突然再有大筆好東西“傾銷”過去,行情肯定會大跌。

所以,可以開拓一下市場。

“這辦法好,先賣給他們弄來錢糧,回頭咱們大軍南下,把東西再抄回來,追他們的贓!”

賀珍轟然叫好。

第六百二十章 富察氏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六百一十七章 兩宮東行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督陸文宗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國天子,菩薩也!第九百四十七章 荊襄會戰第三十章 運河大暴亂(謝盟主龍鳳天命!)第三百四十四章 弘光天子我來賜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二百八十一章 誰的兵更強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順軍到第三百零五章 滿洲大兵,仁義之師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三十三章 殺人何必廢話第二百八十七章 製造兩個明朝第七百七十一章 一統天下勢已成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六十二章 殺了李士元!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爺的蛋,衆望所歸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們能不能聽咱的話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忠王、遼王、秦王(大明三傑)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五百七十四章 漢軍八旗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六十五章 破局之法,唯攻揚州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四百三十四章 周王府,闊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寧死不降順第二百零四章外甥李延宗第十七章 河工苦 豬頭肉(謝盟主趙世極)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二百四十八章 福藩在手,富貴我有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天註定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史可法豈非罪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果然桀驁不馴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一百章 陸爺學兵法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麼說,優勢在我第七百一十七章 紅日東出,祥雲西來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一百四十二章 動手第七百二十章 雪冷血熱第二百四十九章 常寧郡主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二百九十六章 孩兒要做中國皇帝第三百四十三章 去去去,鳥的監國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一百零五章 你們都不行第二十七章 不想死的跟我上(謝盟主新貴公子)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滿洲第六十八章 天塌下來先吃肉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七十章 我想留個後第七百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六十章 這條街我們淮軍要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七十章 我想留個後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門無忠貞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七百五十三章 江南大聯保第六百四十章 大順招撫南方諸省總督大學士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六百四十七章 更無一人是男兒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爲騎第二百二十四章 讓你看看什麼是反賊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八十七章 任重而道遠第三百零一章 夫人得給咱面子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七百四十三章 大西皇帝的下任人選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西營第六百七十六章 御駕永壽宮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毛沒毛,拉出來瞧瞧第二百一十六章 親朋好友齊造反第三百三十四章 赤身陸文宗第五百八十章 大清出關第二百五十六章 淮陰侯的價碼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二百零三章誰讓我姓陸第六百三十八章 招搖撞騙罪第三百三十七章 該死的尼堪!第三百七十三章 以人命換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