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

“等等,怎麼會跟吳侯有關?”熊槐一怔,隨後臉色一冷。

之前在延陵之時,他可是與吳侯之女在吳侯府內呆了三日,若是吳侯要行刺於他,只需獻上那個刺客,然後他跟那個刺客共處一室之時···

他就死定了。

想着,熊槐不禁冷哼一聲,他雖然打算趁機將越國遺留的貴族血洗一遍,但是卻不是隨意擴大規模,濫殺無辜,一網打盡,尤其還是吳侯這種聲望極高,沒有謀反之意的人,更不能動手。

昭常一聽到楚王的冷哼聲,頓時知道楚王還沒有打算處置吳侯,於是立即解釋道:“大王,臣說的不是吳侯,乃是吳侯從子將軍季遂。據負責看守公子玉的護衛說,大王到吳城後,季遂曾帶越王臼之相呂瑕去見公子玉,其後公子玉便將刺客送給了章義。

尤其是上次章義獻寶之後,大王一派人召見公子玉,公子玉就直接自殺而亡。故而,臣肯定,這次謀刺案一定跟公子玉的陰謀,而呂瑕則是爲公子玉通風報信並出謀劃策,至於季遂此人,一定是局中串聯。”

此時,陳軫拱手道:“大王,據臣打探所得,呂瑕來到吳城已有數月之久,這段時間裡,吳侯三子季逢與呂瑕呂琅兄弟交往甚密,並時常爲呂氏兄弟提供掩護,而且就在大王抵達吳城的當日,季逢還曾去見過呂氏兄弟。”

停頓了一下,見楚王面有慍色,然後壓低了聲音道:“就在季逢離開呂氏兄弟的藏身之所後,呂瑕就找到了將軍季遂,然後通過季遂行賄看守公子玉的守將,呂瑕這才能見道公子玉,緊接着不久,公子玉將刺客送給了章義。”

昭常緊跟着道:“大王,據看守公子玉的守將交代,從季遂呂瑕離開,到章義進入公子玉府上,前後不足半個時辰,是以,臣以爲這次大王遇刺,絕對與季逢季遂二人脫不了干係。而且,根據守將指認,章義從公子玉府上的舞姬,正是行刺大王那羣舞姬。”

“好好好!他還有臉指認。”熊槐冷冷一笑:“寡人讓他看守公子玉,他就是這麼看守的,寡人雖然沒有殺公子玉,雖然沒有將公子玉抄家,不過是將他的所有財富全都寄存在公子玉哪裡,然後等殺了公子玉,再收入宮中。

他倒好,不僅看管不嚴,讓人隨意與公子玉接觸,而且還監守自盜,將寡人的珍寶全都賣了。”

說着,熊槐聞言臉色一沉:“傳詔,將看守公子玉的將領,以及吳侯季歆,吳侯太子季幌,吳侯三子季逢,從子季遂全都帶來,寡人要當面對質。”

“唯。”

不多時,相關人等全都被帶到熊槐面前,一翻對質之後,雖然季逢沒有承認自己意圖行刺楚王,但是私通呂氏兄弟的罪名,卻是怎麼也無法賴掉。

“咚”的一聲,季歆直接無力的跪在熊槐面前,臉色蒼白的哭道:“大王,臣教子無方,以致逆子與逆賊勾連,臣無話可說,願隨大王處置。”

熊槐聞言,臉色有些冷淡道:“寡人一向仁厚,從來不牽連他人,季逢季遂與逆賊牽連,爲逆賊提供助力,這是死罪,該殺。但是吳侯與此事無關,寡人也不會將罪責牽連到吳侯。”

說着,熊槐目光從季歆身上轉移到瑟瑟發抖的季逢季遂身上,語氣冰冷的道:“傳詔,將季逢季遂二人抓捕入獄,擇日定罪。”

“唯。”

“傳詔,將所有牽制到謀刺案的人全部抓捕歸案,等候審批。”

“唯。”

隨着熊槐一聲令下,吳城的楚軍再次行動起來,這一次的抓捕,纔是真正與刺殺案有牽連的貴族。

不過因爲之前所抓的那批人大都是不願親近楚國的人,故而許多人都與呂氏兄弟有過牽連,已經被抓捕,這一次的抓捕僅僅只是再次抓捕了四家貴族。

當所有牽連此事的吳城貴族全族都被抓捕起來後,昭雎與昭常等人再次進入吳城王宮。

“大王,所有牽連此事的貴族已經全部抓捕,此案的種種隱秘已經查清楚,請大王示下。”

熊槐大略的將昭常遞上來的卷宗全都看了一遍,發現昭滑並沒有牽連其中後,心中微微一嘆。

原本他已經打算將昭滑留在江東,但現在,經過此事,昭滑已經不適合繼續留在江東了,而且連回到郢都也無法擔任要職了。

想着,熊槐沉默了許久,然後開口道:“傳詔,將軍昭滑,辦事不力,行事疏忽,以致於給了刺客以可乘之機,是以,免去昭滑所有職位,並收回昭滑所有爵位,以儆效尤。詔令,立即讓昭滑返回郢都,靜思己過。”

昭常一聽楚王的第一條詔令,頓時臉色大變,正欲爲昭滑辯解,但一擡頭,見楚王臉色冰冷,張了張口,沒有說出一個字來。

另一邊,昭雎卻是心中大喜的行禮道:“大王仁厚,想來昭滑將軍得知此事,一定會感恩戴德的。”

熊槐沒有理會昭雎,接着道:“公子玉謀刺寡人,罪大惡極,故,詔令,滅門。

另外,將軍章義,獻上刺客,以致寡人受創,其罪理應滅門。然,念及章義及時出手救援,故寡人決定赦免其家人。傳詔,將章義父子賜死。

將軍季遂,吳侯三子季逢,行爲乖張,與越國叛逆私通,傳詔,賜死。”

說到這,熊槐看向昭雎道:“柱國,至於其他人牽連此事人,加以甄別,該殺得殺,該滅門的滅門,該流放的流放。還有,剩下那些跟此事沒有牽連的人,全都放出宮吧!”

昭雎聞言,知道楚王說的是不久前給自己的名單上的人,於是,立即點頭道:“請大王放心。”

熊槐點了點頭,然後一揮手:“如此,這事就交給柱國以及左尹了。”

“唯。”

當日,昭雎派出軍隊,將所有牽連謀刺案的人,全都押到城外松江斬首,一共滅族十六家,殺數千人,一時間,松江之水盡赤,三日不清。

與此同時,剩下那些被抓後卻沒有被處死的人,也全都被流放洞庭墾荒。

這消息一經傳出,整個吳地,一片寂靜,一時間人人自危,唯恐楚人的屠刀降臨在自己頭上。

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謀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絕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八百零三章 調停第六百九十八章 羣起圍攻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第四百章 往燕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四十五章 楚宮反應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八百四十章 錢塘江畔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下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九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風放火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圍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九百六十六章 謠言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四百三十五章 離心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級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起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題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