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

沉默了一陣之後,夏珏再次開口道:“相國,如今楚王遇刺,惱怒之下在吳城大肆殘殺貴族,以致血染松江,三日不清。眼下不僅吳地人心惶惶,連我越國故土也人心不穩,謠言四起。不知相國以爲,我們下一步應該如何行動。”

呂瑕沉吟一下:“如今江東各地因爲楚人的殘暴而揣揣不安,至此之際,理應繼續散步謠言,並與各地心向我越國的忠臣聯繫,準備發動百姓起事。”

夏珏聞言,臉上露出一陣遲疑。

與呂氏熊槐拋棄了吳城的所有基業不同,他夏氏在這上虞城家大業大,在楚國十幾萬大軍鎮壓江東的情況下,甚至在楚國沒有衰弱之前,倉促起事,復國的機會太小,一不小心就要搭上整個家族。

雖然他也可以學呂氏兄弟逃亡,但是人可以走,地卻走不了。失去了土地,家族還能存在多長時間?

尤其是吳地那邊傳來的消息,這次楚王遇刺,楚人一口氣將吳地貴族或滅族或流放,吳地貴族損失太慘,讓他不禁心驚膽戰。

而且,這次楚王在吳地被刺殺,跟越地貴族沒有多大的關係,萬一此時起事,結果自投羅網,導致身死族滅,那就不值得了。

想着,夏珏不安的看着呂瑕問道:“相國,現在起事是否太倉促了。”

“不,一點也不倉促。”呂瑕搖頭道:“如此楚王在吳地大肆殘殺貴族,整個江東已經人心惶惶,再加上只需我等告訴百姓,這次楚王率軍前來,就是爲了將江東的貴族全部殺死流放,並將所有的百姓全都貶爲庶人,然後遷到楚國洞庭一帶墾荒。

如此,只需大家羣起而動,整個越國的百姓就會紛紛響應。

而且,吳地的那些吳人也一樣,吳侯死章義亡,吳人百姓貴族也都對楚人充滿着不信。如此,只要我們聯繫那邊的貴族,他們必然會與我們親近,一旦我們起事,許諾可以復立吳國,他們必然會響應。”

“這···”夏珏還是有些不安,計劃太冒險了。

此時,呂瑕見夏珏面有難色,心中頓時沉了下去。

他知道此時夏珏心中沒底,不僅是夏珏,而且其他各地的貴族也都在遲疑,認爲現在起事成功的機會太小。

當然,不僅是他們,連呂瑕自己也認爲根本沒有成功的可能。

但是,此刻呂瑕卻不能不鼓動他們起來反抗。

當初楚國滅越,越王率領的主力一戰而崩,而被公子玉請來得唐昧又輕取吳城,然後會稽城沒有堅守多長時間,就被唐昧攻克,然後唐昧輕取越地。

如此,沒有經過苦戰的楚軍滅亡越國之後,既展示了楚軍的強大,讓越人心懷畏懼,又沒有造成太多的殺戮,讓所有的越人全都極端痛恨楚人。

這樣一來,就大大縮短了楚國徹底掌控越國的時間。

呂瑕擔心,等上十年二十年,等到楚國衰弱之時,恐怕越人已經臣服楚國,沒有反抗之心了。

所以,爲了推遲楚國控制越地的時間,他纔去激起公子玉的決死之心,楚王一到江東,他就立即離開吳城,返回越地散步謠言。

目的不是別的,就是爲了破壞楚國的收買人心之舉。

現在,公子玉的刺殺成果大大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楚王一怒之心果然大肆殺人,如今整個江東全都人心不定,心中充斥着恐懼,唯恐楚王牽連無辜。

值此之際,只要越人貴族帶頭起事,各地的越人必然羣起響應。

如此,他的計劃就成功了。

這次能否復立越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楚人與越人之間埋下一顆仇恨的種子,讓楚人在二十年內無法徹底掌控越地,這纔是越國真正的復國希望。

因爲楚國強盛的也有數十年了,天下各國,秦魏齊等國,那個國家不是強盛一段時間後,就會陷入虛弱呢。

所以,這次的起事,就是用越人吳人的鮮血,種下一顆復仇之種,十幾二十年後,一旦天下有變,現在播下的種子將會收穫一個新生的越國。

當然,這種事呂瑕沒有跟任何人說,只是深深的埋在自己心中。

想着,呂瑕笑着安撫道:“當然,僅憑我越國之力,自然是難以復國的。可是,若是有其他國家相助呢?不久前,秦國內亂,楚國趁機奪取了巴充兩國,並收回了上庸漢中,楚國的實力再次得到加強。

此時,秦楚兩國的仇恨更加深,而楚國的強大已經讓各國更加恐懼。如果在下所料不差,楚王殘殺越國百姓的消息傳到各國,現在,齊魏宋三國前來聯繫我等的使者已經在路上了,而且,各國的大軍應該已經再次聚集在楚國邊界,準備響應我越國復國。

所以說,現在正是我越國復國的天賜良機,錯失了這個機會,各國見楚國如此殘殺越人,越人也不敢反抗,必然以爲我越人已經臣服於楚國的淫威之下,不敢反抗。

見此,各國必然退兵,如此,我越國失去了各國支持,豈有復國之日。”

“這···”夏珏看着激動的呂瑕,心中微微一動,但是,楚人的殺戮以及江東十六萬大軍,卻讓他躁動的心再次安定下來。

“相國說的不錯,此時正是復國良機。不過,眼下楚王坐鎮吳城,江淮有數十萬楚軍,一旦我等起事,必然會遭到楚國鎮壓。所以,依在下之見,何不等等,等我們繼續散步謠言,等百姓誠惶誠恐,等各國兵臨楚國之時,再羣起而動。”

“不妥,常言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如今不趁楚王還在吳地,趁楚軍主力不在時起事。在下擔心,等楚王來越之後,百姓見越地聚集十幾萬楚軍,恐怕心有畏懼,不會跟我們起事了。”呂瑕再次勸道。

夏珏依然搖頭道:“相國,就算我們現在要起事,也太過倉促了一些。吳地的消息纔剛剛傳來,會稽諸暨上虞等地的人全都意圖不明,我們派去聯絡的人也沒傳來消息。故而,爲了以防萬一,在下以爲還是查清各地貴族的態度之後,再一起考慮是否起事吧。”

“···”呂瑕將夏珏死活不願率先暴動,心中長長一嘆,只等點頭道:“好,也罷,我們先等等。”

“相國英明!”夏珏心中鬆了一口氣,立即開口攢道。

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退縮之意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圍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八百零八章 行賞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鯉使秦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三百零三章 挫敗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二百四十八章 宋魏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謀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三百零三章 挫敗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辭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變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一百四十章 兩個秘方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起第一百七十七章 遺贈第二百四十四章 齊策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七百八十六章 舉國動員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六百零八章 宋國內爭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