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

吳城吳侯府。

“父侯,剛剛左尹昭常傳來消息,大王將三弟還有族弟季遂全都賜死,二人業已自殺,左尹讓我們去收屍。”吳侯太子季幌略有低沉的道。

“收屍,收什麼屍?”吳侯季歆瞪圓了眼睛,氣憤不已的道:“爲父讓他們兄弟二人在吳城爲楚國效力,再三叮囑他們不要多事,我季氏一脈地位非常,只需謹守道德家風,便可保住季氏一脈長盛不衰。”

說着,季歆大恨道:“結果他們倒好,竟然私通越王臼的相國呂瑕,私通也就算了,竟然還在楚王來到吳城後,還接受呂瑕的賄賂,帶着呂瑕去見公子玉,以致有此之禍。

大王祭祀太伯、季子,這是對我季氏莫大的恩寵,而且還立你們的妹妹爲美人,我季氏一脈可謂在楚國之內徹底立足矣。

但是,就是因爲這兩個逆子,頓時讓我季氏一脈失去了大王的恩寵,而且還將波及你妹妹吳美人,讓她失去大王的寵愛。如是種種,爲父如何能去收屍!”

說罷,季歆惱怒道:“傳令,立即將二人的屍首扔入松江餵魚,如此不肖之子,不可爲我季氏子孫,將其二人名字從我季氏族譜上勾去。”

季幌沉默了一下,然後應道:“諾。”

頓了頓,季歆失神落魄的道:“那兩個逆子雖然死了,但是大王被刺一簪,還連累宋美人也被一簪被踢一腳,這事還不算完。爲了平息大王心中的怒火,爲了避免牽連季氏,爲父決定以死謝罪,以換取大王的憐憫,讓大王心中不至於看我季氏一脈不順眼。”

“···”季幌聞言,張了張口,什麼也沒說。

楚王祭祀太伯、季子,納季嬰爲美人,可謂待季氏甚厚,但是,季氏的回報,卻是私通越賊,讓楚王被刺,險些喪命。

發生這種事,楚王沒將季氏滅族,那也是季氏福澤深厚,並且對楚國依然有用。

當然,季幌心中更清楚,若不是大王剛剛纔祭祀完太伯跟季子,爲了防止打自己的臉,恐怕這次季氏真的是凶多吉少,就算沒有被滅族,恐怕也將失去吳侯爵位。

想着,季幌便沉默了下去。

季歆見季幌沒有迴應,慘然一笑:“爲父死後,爲父的屍首不必停放五月,只需停放七日,便下葬吧。”

季幌聞言,臉上浮現出一股悲涼。

季歆乃是吳侯,這是諸侯的爵位,按照禮節,天子死棺槨停放七月,以接受各地諸侯前來祭奠,而諸侯死亡之後,屍體需要放在棺槨中五月,以供天子詔賜,以及其他貴族前來觀禮,然後才能下葬。

七日而葬,這是庶人的禮節。

以吳侯之尊,享用庶人之禮,這是莫大的恥辱。

想着,季幌心中立即涌現出一股對季逢二人的怨恨,原本因爲將他們屍首直接餵魚還略有憐憫,但現在,一想到父侯如此,恨不得將他們分屍後再拿去餵魚。

此時,季歆繼續道:“爲父死後,不要葬入延陵祖地,直接在城外挖一個坑埋了便是,也不要陪葬禮器,日後更不要來祭祀。

若是大王有賜,那就全部接受,並讓你二弟以及你的長子去做大王的護衛。若是大王沒有恩賜,那就作罷,從今以後,季氏之人不能輕易離開延陵。”

“諾。”季幌聲音極爲悲切的應道:“孩兒明白,日後除非有大王的詔令,否則定會深居延陵,侍奉祖先。”

“好!”季歆點了點頭,然後開口道:“還有,備上一份重禮,送給宋美人,請求她的諒解,並傳訊給吳美人,讓她以後以宋美人爲尊。”

“諾。”

另一邊。

宮中。

正在宮中等候消息的熊槐,見昭常走了進來,立即開口問道:“左尹,吳侯情況如何?吳侯對寡人賜死季逢季遂二人,是何態度?”

昭常拱手道:“回大王,左尹讓吳侯去收屍後,吳侯直接派人將季逢二人的屍首扔進城外的松江之中,並揚言季逢二人已經不是季氏的子孫,季氏已經將他們二人除名。”

“嗯!”熊槐聞言點了點頭,正想再問一下,卻見陳軫快步走進來。

“大王,臣剛剛得到消息,吳侯季歆在府中自殺,吳侯府邸已經掛出白幡。”陳軫一走進來,不等楚王詢問,立即拱手道。

“吳侯死了?”熊槐一怔,吳侯在楚軍大開殺戒的時候自殺,這時機很微妙。

是心中不滿,以死相抗,還是心中羞憤,以死謝罪。

想着,熊槐遲疑的看向陳軫,問道:“可曾知道吳侯是爲何而死?”

陳軫拱手道:“臣未在吳侯府上聽到有怨恨之言。”

熊槐點了點頭。

此時,一個侍衛進殿稟報道:“大王,吳侯太子身穿素衣在宮外長拜不起,另,吳侯太子遞上吳侯的上書。”

“嗯?”熊槐一聽,立即應道:“請吳侯太子進來,另,將吳侯的上書呈上來。”

接着,熊槐拿到吳侯的最後一封上書,大略一觀後,見昭常與陳軫全都緊張的看過來,長嘆道:“吳侯自言羞愧而死,並請求去除吳侯封號。”

昭常聞言立即開口道:“大王,吳侯封號不能去除。”

熊槐點了點頭。

原本他是打算用懷榮手段安撫江東,但是,現在經過這一番殺戮,吳侯的安撫作用大減。而且,章義父子身死之後,吳侯也失去了牽制章義的作用,再加上這次行刺案季逢季遂牽扯其中,吳侯的自殺,不僅沒有讓熊槐趕到遺憾,反而還讓熊槐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

但是,爲了安撫吳地剩下的那些貴族,吳侯的爵位依然需要保留,以安撫吳地百姓之心。

更何況,吳侯請求去封,這未嘗不是試探之舉。試試他這個楚王,究竟是因爲遇刺後惱怒而大開殺戒,還是這次來江東,本來就是前來殺人的。

真情還是假意,在貴族大量被殺,而且他這個吳侯也死亡之後,已經不必隱藏了。

不久,吳侯太子季幌進入殿中後,熊槐先好言安慰了一番,然後下詔道:“

“傳詔,吳侯之死,寡人心中甚痛。故,寡人決定厚葬吳侯,其賜吳侯禮器。”

說着熊槐看向一旁的陳軫道:“刺史令,稍後賢卿代寡人前去送祭奠吳侯。”

“唯。”陳軫點頭應着。

而後,熊槐看着季幌道:“詔令,立吳侯太子季幌爲吳侯,即日即位。”

季幌聽着楚王詔令,見楚王安撫之情切切,頓時送了一口氣,等楚王說完,立即長拜道:“謝大王!”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宮驚變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廣佈仁德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宋國內亂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緊逼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動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勢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四百三十五章 離心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韓國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橫財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一百七十七章 遺贈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五章 請誅屈原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義獻寶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轍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策第五百一十五章 將死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爭辯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聲震城第八百六十章 宋宮之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二百章 登門送禮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圍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