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

上官大夫離去後,熊槐轉頭看向身側的太醫:“賢卿,宋美人哪裡如何了?”

太醫立即應道:“回大王,宋美人只是背部被刺了一簪,臣觀其部位,並沒有刺中要害,故而已經女醫爲宋美人整治,想來現在已經包紮完成了。”

熊槐聞言點了點頭。

今日若非宋美人兩次出手,恐怕他已經被刺客逮着,不知道被捅了多少下。

現在想起方纔的驚險之處,熊槐此刻依然心有餘悸。

想着,熊槐立即吩咐道:“傳詔,等女醫爲宋美人包紮完,將宋美人送來寡人寢宮,讓宋美人來寡人這養傷。”

“唯。”

此時,依然在牀前等候的大夫左成聽着楚王的話,頓時露出異樣之色,這次大王遇刺,恐怕宋美人要真正得寵了,而不是之前那樣,得到大王寵愛,只是爲了安撫太子貞。

此時,熊槐將事情全都交代完後,頓時略感疲憊,然後看了看左成,開口吩咐道:“賢卿,你也退下吧,順便傳出消息,寡人遇刺,身負重傷,昏迷不醒。還有,告訴柱國,繼續封鎖宮城,並封閉四門,直到刺客案查個水落石出。”

“唯。”

吳城中。

楚王在宮中遇刺的消息一經傳出,頓時整個吳城一片譁然。

“楚王被刺殺了,也不知道楚王傷勢如何,是否遇刺身亡。”

“嗚嗚嗚,不想我越國雖亡,但是還是有義士在的,如此,我越國雖亡,但依然可以復國。”

“大王遇刺,風雨欲來,立即關閉大門,全都呆在家中避避風頭。”

就在吳城中人心浮動的時候,緊接着又傳來宮城關閉,所有的大臣全都滯留宮中的消息。

尤其是吳城城門關閉後,整個吳城的百姓紛紛返回家中,唯恐遭到暴風雨的波及。

另一邊,昭雎從楚王寢宮出來,一面派人通知在越地的唐昧抓人,一面下令從城外調兩萬楚軍進城,然後控制吳城各處。

等吳城徹底掌握在楚軍手中後,這才按照名錄抓捕貴族豪強。

因爲楚王設宴的緣故,整個吳地的貴族豪強全都來到了吳城,故而昭雎很快便將名單上吳地之人一網打盡。

接着便派出兵馬前去抓捕他們的家族中人,這些人中,家族在吳城的佔據一大半,剩下的一小半則散步在吳地各處。

而在宮中看着昭雎抓人的吳侯季歆,雖然神色不太好,但是卻也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

畢竟,行刺的舞姬是章義獻上的,跟他沒有關係。

而且,他貴爲吳侯,在吳地聲望甚高,只要他沒有參與此事,楚王也不會將他怎麼樣。

而吳城中。

原本吳地父老聽到楚王遭到刺殺,還幸災樂禍的,不少人還在心中默默詛咒楚王不治身亡。

結果,等楚軍在吳城中破門抓人時,這才反應過來。

現在他們雖然還是江東人,但是,越國已經滅亡,此刻他們也是楚國人,受楚國管制。

很快,整個吳城都因爲楚軍的大肆抓捕行動而陷入風聲鶴唳之中,所有人都毛骨悚然,揣揣不安,唯恐楚王遇刺案牽連到自己身上。

當年楚國僅僅只是傷到了一個死去的楚王的遺體,楚國就大肆抓捕,滅了自己國家的七十多家貴族。

現在楚王還活着,就在江東這新附之地遭到刺殺。

這···究竟得死多少人才能平息楚王的怒火。

一時間,吳城中人人自危,即便是跟楚王遇刺案沒有牽連的普通百姓,也都驚疑不定。

萬一楚人一怒之下,將整個吳城的百姓全都貶爲奴隸,那該如何是好?

就算沒有被貶爲奴隸,萬一被楚國遷到蠻荒之地墾荒,那也是大大的不妙啊。洞庭彭澤這些蠻荒之地,哪裡比得上吳城這越國都城?

隨着吳城十幾家貴族被楚軍抓走,隨着吳城的局勢越來越緊張,整個吳城都在詛咒那個行刺楚王的人。

明明越國已經滅亡,明明楚王已經拜祭過太伯季子,明明楚王已經表達了對江東父老的親善,明明江東已經平靜下來了。

偏偏此時有人出來攪風攪雨,竟然膽敢刺殺楚王,打破了江東的平靜。

就在吳城之中的百姓惶惶不可終日的度過兩日後,昭常等人終於將行刺案查清楚了。

宮中。

“大王,臣奉命調查兩日日前的行刺案,經臣接連調查兩日,此案已經有了結果。”昭常站在楚王面前稟報着,與此同時,屈署與陳軫一左一右地站立在昭常兩側,而昭雎左成站在兩旁旁聽。

熊槐點了點頭,眼中露出一陣殺意:“好,不愧是左尹,這麼快就將此案查清,那刺客是誰的人,誰是主謀。”

昭常聞言一滯,想起還在獄中的昭滑,立即應道:“大王,經臣查探,這次謀刺大王的主謀乃是公子玉···”

“公子玉?”熊槐一怔,不等昭常說完,便立即開口打斷,要知道公子玉已經自殺了,主謀怎麼可能是他呢?

想着,熊槐立即遲疑的看向昭常。

昭常立即開口道:“大王,不會錯的。據章義交代,數日前,也就是大王來到吳城那一天,公子玉傳出消息給他,說是要請他向大王求情,希望大王能寬宏大量,能他公子玉體面的度過餘生。爲此,公子玉將自己府上的諸多珍寶交給章義,讓章義向大王求情。

故而纔有幾天前的章義獻寶一事,因爲章義獻寶失敗,是以那日章義沒有開口向大王請求。而公子玉得知大王召見後,誤以爲行刺失敗,這才自殺而亡。

經過臣確認,公子玉所給的珍寶中,其中最珍貴的一件正是之前章義所獻的水晶杯,另一件正是那個刺客。”

“所以說,那個水晶杯還有刺客,全都是公子玉之物了?”熊槐一怔,隨後勃然大怒。

他已經準備好屠刀,準備大開殺戒了,結果昭常卻告訴他,行刺的主謀已經在行刺之前自殺了。

如此,寡人的屠刀向哪裡砍,這一簪子豈不是白白被刺了?

想着,熊槐猛然喘了兩口氣,憋了兩天的氣現在卻無處可使,這讓他心中很難受。

昭常聽出了楚王語氣中的怒意,立即長拜道:“大王息怒,雖然公子玉已死,但是刺史令那邊還是查出另一個主謀,這次行刺案,還跟吳侯有關?”

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義獻寶第三百四十章 時機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二百七十七章 輕取西都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四百章 往燕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錢大錢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陳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標 上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六百二十一章 詔令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齊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陳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