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

羣臣聞言,全都驚喜莫名。尤其是之前借錢給楚王的大臣,此刻已經笑得合不攏嘴,十年前,本來只是想向楚王表忠的投機之舉,不想,十年後,不僅收回了本金,而且還收到了利息。

雖然這利息比放高利貸的利息低多了,但是,這可是數百金乃至千金之財,尋常買賣,往往數十年也未必能獲得如此鉅額利潤。

更何況···

此時,不少人想起尚在燕國,滯留未歸的鄂君來,那個傢伙可是一口氣借了萬金。十年過去,萬金收益,除了攻城滅國,什麼事情還能獲得如此收益?

想着,不少人心中隱隱後悔,早知今日,上次就不會借的如此之少了。

更有人嘆恨,當時只是下手慢了一下,結果,竟然就遲了。

就在羣臣各有所思間,隨着熊槐將這三件事全都公佈下去,整個大殿中,一掃不久前的壓抑之氣,殿中的氣氛似乎輕快了不少。

此刻,羣臣紛紛再次大唱讚歌。

熊槐聽着羣臣的奉承之聲,笑了笑,然後開口道:“三事已畢,諸卿可有要事要奏?”

屈原聞言,立即出來道:“大王,臣聞有過則賞,有過則罰,上次一戰,羣臣百姓全都奮勇作戰,自當予以獎賞。但是,面對過錯亦不可不引以爲戒,比如一些縣尹與封君從中投機取巧,這亦不可不防。

故,臣以爲,爲了避免各地再次出現同樣的事情,理應對各地加強管制。”

說着,屈原俯首一拜,然後起身道:“是以,臣建議,在各縣設置屬吏,縣中主官,縣尹縣丞縣尉,全都由大王親自任免,以輔助縣尹治理地方。

另,向各地封君派遣令尹,一則輔助各地封君治理地方,加強各地百姓於大王的聯繫,讓百姓也能沐浴大王的恩澤。二則也能教導封君,讓各地封君走上正途,以免封君再次誤入鄢陵君等人的歧途。”

屈原話音一落,殿中頓時傳來一片吸氣的聲音,向各縣派遣屬吏也就罷了,還要向封君派出令尹。

這···

此刻,尤其是那些封君們,看着屈原,眼中冒火,恨不得將他生吞活剝了。

十幾年前,就是屈原蠱惑楚王,收回所有超過兩代封君的封地,說是要執行國法,君子之澤,兩世而斬。

好在當時國家一片沸騰,國中激憤難當,楚王這纔不了了之。

現在,屈原在襄陽呆了幾年,一回朝中,竟然又要多事!

偏偏這種冠冕堂皇的事情,他們身爲被動承受着,還無法主動開口反對。

想着,眼中的怒火好似要噴出來一般,一面死死的盯着屈原,另一面,眼睛的餘光則落在楚王身上,希望楚王能拒絕這個荒謬的提議。

此時,熊槐在羣臣的震驚中,沉吟了一下,在大臣開口之前點頭道:“不錯,如今各地縣尹上任之時,往往自己帶着屬吏前去上任。如此,各縣每次換縣尹,都會造成縣中混亂。若是各縣屬吏,全都由國家所設,即便縣尹換人,只要縣中屬吏尚在,便可避免因爲換人而產生的混亂,此事寡人以爲可行。”

說完,熊槐直接將目光投向景翠,開口道:“令尹,不久後,各地推薦到郢都的賢才抵達郢都,到時請令尹親自主持考覈,擇其優着充任地方,還望令尹量才而用之,縣尹縣丞以及屬吏,以能而任。”

景翠聞言立即應道:“唯!”

隨着景翠的應答,一些還打算勸阻楚王的大臣,立即閉上了嘴巴。

原因是他們想起了十幾天前,楚王要求各地舉薦賢才的詔令。

當時,他們還以爲楚王只是求賢若渴,這才強制要求各地舉賢薦能。

現在想來,原來十幾天前,楚王就已經下定決心,要在各縣設置屬吏,或許是因爲無人可用,這才讓各地舉薦賢良。

想到這,羣臣便已經知道楚王決心已下,此時,短時間內恐怕難以動搖楚王的決心,強行勸諫,無疑是觸怒楚王。

此時,羣臣似乎再次聞到了空氣中瀰漫的血氣,頓時渾身一冷。

而各地封君,此時已經回想起,楚王下詔的那一日,似乎就是屈原向楚王稟報,喜君等人逃歸之後,楚王召見令尹等人之後,才下達的詔令。

當時大家還以爲楚王是在商議討伐喜君等人。

現在看來,屈原當時不僅在楚王面前說了喜君等人的壞話,導致楚王讓公孫衍出兵討伐喜君五人。而且,恐怕當時還在楚王面前進了讒言,以致楚王遷怒各地縣尹以及封君。

只是,當日面見大王的令尹與柱國等人,沒有傳出半點風聲。一直此刻衆人騶然聽聞此事,竟然無法開口反駁。

想着,無論是江漢辛存的封君,還是江淮的封君,全都向景翠與昭雎看去,希望他們能阻止楚王。

結果,他們全都失望了。

此刻,無論是景翠還是昭雎,全都靜靜的跪坐席上,一言不發,沒有任何反對的神色,好似一個局外人一般。

見此,衆人心中一寒。

此時,熊槐又開口道:“如今各地封君,若無詔令,幾乎只在每年十月祭天祭祖之時,纔會前來郢都,而且,若是封君年老,則會派出世子前來。如此,諸君一年到頭纔會見寡人一次,難免就有些疏遠了。

而各地封君的世子,在諸君強壯之時,十有八九不會前來郢都,寡人慾見諸世子,或許也之後世子即位之時,如此,未免讓世子與寡人情感淡薄。

故,爲了加強寡人與諸君的關係,爲了避免一些封君走上歧途,寡人決定···”

此時,熊槐看着衆封君,一字一頓,不容置疑的道:“寡人決定,今後爲諸卿安排賢能做令尹,還望諸君免之,與令尹一起,爲國效力。”

衆封君聞言,紛紛擡起頭來,驚恐的看着楚王,久久不語。

楚王竟然沒有在朝議中與羣臣商議,不僅沒有詢問,而且沒有給羣臣反對的機會,就同意了。

楚王竟一反常態,如此獨斷專行。

此刻,從楚王的反常中,羣臣感到了一股發自內心的寒意與恐懼。

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趙雍求教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七百八十九章 聯趙伐秦?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國伐韓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動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禮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六百二十一章 詔令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出手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賞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五百八十九章 轉封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四百八十六章 異心同聲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