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

曲陽君聽到鍾離君的抱怨,唯恐楚王高壽,心中不由同樣充滿憂慮,臉上的笑容瞬間隱去,皺起眉來,訕訕的道:“如是如此,那就是天命了···”

衆人一聽到天命,瞬間想起楚王腰間的五色石,然後臉色全都一僵。

此時,尋君臉色僵硬而眼神略帶不屑的道:“天命之說,純屬虛無縹緲,豈能當真。況且,諸君還真以爲悼王是病死的不成,世間哪有這麼巧的事,吳起才帶兵離開郢都,不出三月,悼王就突然間病死了!”

曲陽君臉色一變,立即呵斥道:“尋君,休得胡言,當時悼王年高體弱,恰逢吳起大破魏軍的捷報傳來,悼王是激動過度而死,這可是肅王親自定論的,民間謠言,豈能當真。”

尋君聞言,撇了撇嘴,輕輕喃喃了一聲,最終什麼話也沒有說出來。

見尋君縮回去後,尚君笑道:“諸君,雖然我等不知天命所在,但是,人力亦可爲之。”

鍾離君精神一振,立即開口道:“願聞其詳!”

“大王要想控制地方,需要大量的人才充當地方屬吏,故而纔要我等舉薦人才,以補足人才的不足。”說着,尋君笑了笑道:“雖然我等無法違背大王的詔令,不得不舉薦一些人才,但是我等可以在人才上做出一些抉擇。”

尋君驚喜道:“尚君的意思是說,我等可以舉薦一些廢物給大王,破壞大王的計劃。”

“不可,我等直接對抗大王,只會惹怒大王。”尚君搖頭道:“但是,我聽說,治理國家,太上以道,其次用德,其次以仁。如今大王仁義之名已傳遍國中,但卻是下等治國之法,依在下之見,大王還可以更進一步,以德治國,名傳千古,豈不美哉!”

“以德治國?”曲陽君沉吟了一下,隨後大喜道:“善哉!善哉!以德治國好啊。依老朽之見,這以德治國的事情,還需通知各地封君以及縣尹,讓各地全都舉薦一些德行高美的人給大王纔是。”

被曲陽君一提醒,其他人立即反應過來,紛紛大喜道:“善哉!善哉!”

另一邊,楚宮中,此時被委任前往秦國的太卜,在楚王處理完國事後,立即趕到宮中求見。

此時,熊槐看着太卜道:“太卜,卿可知這次寡人讓你去秦國,其目的何在?”

太卜疑惑的看着楚王,不解的問道:“大王,難道不是讓臣去秦國說服秦王祭祀黑帝嗎?莫非還有其他事情?”

說着,太卜便拱手行禮道:“還請大王吩咐。”

熊槐點了點頭,笑道:“這傳播黑帝的威名,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上而下,比如我楚國現在做的,就是由寡人推動,讓衆大巫在民間傳播黑帝威名,如此,黑帝之名,必然能在短時間內在國中獲得認可。

而另一種方式,就是自下而上,先在各地百姓之間口耳相傳,然後聲名傳到國君的耳中。最後,在百姓的不斷傳說下,即便國君不會親自祭祀,也會深信不疑,不僅不會阻礙百姓進行祭祀,反而還會默許。如今各國有名的大賢,便是此類,雖然國君不會親自祭祀,但是,每到祭祀之日,應有的祭品,還會讓各地官吏奉上。”

太卜聞言心中隱隱鬆了一口氣,若有所思道:“大王的意思是說,讓臣去秦國的百姓間傳播黑帝的神名。”

熊槐點了點頭:“不錯,秦國女媧大神的信奉者極少,更多的則是巫咸等神靈。況且黑帝賜予寡人神器的事情,從半年前開始,就已經從楚國傳到各國。以各國的情況,想來一定會貶低女媧大神,以貶低寡人,肯定不會承認女媧大神黑帝之尊。

故而,要想在天下傳播女媧大神的威名,還得從百姓入手。”

說到這,熊槐笑道:“好在女媧大神也是上古時期便已經流傳的大神,造人補天兩事天下皆知,而不是寡人憑空捏造的。所以,寡人想讓太卜以及國中的大巫去北方各國傳播黑帝信仰。寡人要讓所有人都相信,女媧大神便是黑帝,黑帝已經眷顧寡人,賜予了寡人神器。”

太卜聞言,有些爲難的道:“大王,黑帝事蹟早有古籍記載,在百姓之中傳播信仰,這並不困難。只是,其他國家還好,對百姓的控制並不嚴,唯獨秦國,自商君以來,以民爲什伍,管控極嚴。”

說着,太卜看着楚王,斟酌道:“大王,若是我等偷偷前去秦國傳播黑帝事蹟,恐怕立即就要被秦民舉報,此事···”

熊槐笑道:“寡人正是有此一慮,故而才讓太卜去一趟秦國。既然偷偷的傳播不行,那麼我們就光明正大的傳播好了。”

說到這,熊槐以手扶須,笑了笑道:“太卜乃是我楚國重臣,太卜親自去秦國,以秦國與楚國現在的關係,想來秦王也不會催促與爲難楚國的太卜。到時,請太卜大張旗鼓,穿縣過鄉,一路緩行便可。

而且,寡人還會送給秦王一塊五色石,請秦王以五色石祭女媧。太卜經過秦國各地時,將五色石放在顯眼位置,讓秦國百姓一觀。等到了咸陽,必然整個秦國都知道了五色石一事,那時,無論秦王信不信,都不重要了。”

太卜聞言,楚王讓他去秦國,並非真的是要說服秦王,頓時徹底放下心來,笑着拜道:“大王請放心,臣明白了。”

於是,次日。

熊槐再次帶着羣臣,親自在宮外送太卜去秦國。

禮畢。

太卜穿着華麗的盛裝,腰間戴着一塊四色石,手中捧着一塊五色石,坐在一個寬大的木輿上。

確保五色石放在顯眼的位置,能讓周圍的人全都看清楚後,便對周圍的人點了點頭。

接着,八個身穿奇異服飾的壯丁擡起木輿,在一羣大巫的敲鑼打鼓中,緩緩離開楚宮,望西北而去。

接着,熊槐站在宮牆上,遠遠的看着太卜帶着一大羣人走遠,不由輕輕一笑。

遠去的人羣,不僅有太卜手下的巫衆,還有他派出的五百精銳護衛,更有成千上萬的圍觀百姓。

此時,熊槐笑道對身側的陳軫道:“陳卿,你說,連我楚國郢都這些親眼見道五色石降世的百姓,都忍不住想要再次圍觀五色石,那麼秦國的百姓,聽說補天神器五色石抵達之後,會是如何反應?”

陳軫笑道:“大王,那肯定是人山人海,萬人空巷,一睹爲快。”

“哈哈哈···”熊槐聞言,哈哈大笑,一時間,宮牆上到處都是楚王爽朗的笑聲。

ps:抱歉了,這個國慶有些嗨了,鬆懈了,明天開始恢復正常更新,不定時加更還債!

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書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二百四十四章 齊策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書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題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二百七十七章 輕取西都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十八章 封君貴族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楚韓一體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後追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五章 請誅屈原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八百一十七章 瘋癲若狂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