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

“大王!”鄢陵君見楚王心意已定,兩年內禁止在漢北抓捕盜賊的事情已成定局。

於是,又拱手道:“大王,臣有一個疑問,不知大王讓地方如何分辨遭遇戰亂的百姓與之前便存在的盜賊。這些盜賊成羣結隊,在各地流串作案,燒殺劫掠,無惡不作。若是這些人乘機混入百姓之中,不僅是魚目混珠,更會躲避法律的懲罰,這置國法於何地!

臣請大王三思!”

羕陵君話音一落,屈原頓時臉色一變,心中暗暗焦急:分辨,如何分辨,只要百姓被貴族抓住,到時,誰能說得清他們是盜賊呢?還是難民?

更可怕的是,要是漢北各地按照百姓的消息傳出,然後貴族的私兵在前往各地的路上埋伏,悄悄抓捕被安置政策吸引而來的百姓。

如此,百姓見前面的人一去不回,全都被貴族以盜賊的名義抓了起來,必然會以爲這是楚國在以安置爲餌,行抓捕之實。

如此,漢北各地不能取信於民,接下來漢北之地的變法又將如何展開?

想到這,屈原急忙行禮道:“大王···”

此時,熊槐也相通了所謂的分辨盜賊,這其中有極大的操作空間,貴族從中牟利可能性極大,而且這還是以損害國家的利益以自肥。

想到這,熊槐心中暗暗惱怒,心中略一思索,便想到了破解之法。

然後看了鄢陵君一眼,暗道:寡人本不想一下子就在全國動刀,現在,這是被逼的。

此時,熊槐見屈原開口,先打斷了屈原的話,然後緩緩開口道:“鄢陵君大可不必擔心此事,寡人接下來要說的第二件事情,便是如何甄別流民與盜賊的問題!”

說着,熊槐笑了笑道:“其實這件事很容易解決,既然難以分辨難民與盜賊,那就不必分辨了。”

“不必分辨?這···”鄢陵君聞言,頓時一愣。

原來他見屈原開口,還想着給其他人使眼色,一同圍攻屈原,然後將流民與百姓分開,一邊暗中獲利。

不想,楚王竟然不打算分辨盜賊。

此時,熊槐在羣臣疑惑的目光中,沉吟了一下,開口道:“不久前,太卜以祥瑞之事說以寡人大赦天下,寡人深以爲然。故,寡人打算借今日祭神之際,正式宣佈大赦天下,赦免楚國所有的盜賊與罪犯。如此一來,被迫成爲盜賊的人,則將得到安置,而那些內心淫邪的人,也將失去羽翼,橫行鄉野的盜賊團伙勢將被削弱。

未來國家再抓捕盜賊,豈不是更容易了嗎?”

說到這,熊槐看向羣臣問道:“如此一舉數得的事情,不知諸卿以爲如何。”

羣臣聞言,相互觀望,一時間竟無人開口反對。

這大赦天下的事情,本來就是之前羕陵君等人上下活動的結果,目的是爲了救援九里君他們,免得他們的族人真的被貶爲庶人,而被流放到洞庭。

現在,雖然羕陵君等人已死,而且九里君等人族人,也已經被流放洞庭。但是,現在不僅是九里君他們的好友要爲九里君的族人免除庶人身份,爭取讓他們成爲一個平民。

此時,還有羕陵君他們的世子也要展開救援,算算時間,羕陵君等人的世子,不是已經逃亡,就是已經在被抓到郢都的路上。

此刻,楚王決定大赦天下,這正是他們的最好機會。

這種情況下,他們如何開口反對大赦天下。

更何況,分別盜賊的事情,與大多數貴族無關,利益關係最大的,也就是距離漢北極近的鄢陵君等人,其他人連湯都喝不上。

此時,大夫左成長拜道:“大王仁義,給盜賊以改過自新的機會,若是盜賊得知此事,必然會永感於心。”

左成開口後,其他大臣立即反應過來,這個奉承楚王的機會竟被人搶先了。

於是,只能齊聲附和道:“大王仁慈!”

鄢陵君一聽殿中傳來陣陣恭維聲,心中便知這個大肆抓捕奴隸的良機已失。

不過,好在他在來郢都之前,就讓自己的司敗去漢北抓捕奴隸了。現在,雖然時間纔過去一月不到,但是,想來也有一些收穫了吧。

想着,鄢陵君便遺憾的跟着衆人拜伏在地,對着楚王大唱讚歌。

頓了頓,熊槐見殿中羣臣全都贊同大赦天下後,點了點,開口道:“既然諸卿全都不反對,那麼大赦天下的事情,就這麼決定了。”

“令尹!”熊槐目光投向景翠道:“稍後下詔全國,昭告各地,釋放自寡人即位以來,所有的因罪被抓的人,恢復流放各地的庶人平民身份,並且讓各地招安盜賊,所有被各地安置的盜賊,全都算作各地增加的人口,日後考覈,記功。”

景翠聞言,立即應道:“臣領命!”

接着,熊槐又看向屈原道:“左徒,卿在襄陽多年,熟知漢北之事,故而如此安置百姓的事情,就有賢卿負責處理。”

屈原立即拱手道:“臣領命。”

待這兩件事情安排妥當之後,熊槐再次看向羣臣,笑了笑道:“諸卿,寡人要說的第三件事,那就是要兌現之前的諾言。先前,各國來襲在即,國家正處危難,故而滅越之後,太府之中,雖然有錢,但是寡人也只是歸還了諸卿借給寡人的本金,而沒有歸還許諾的利息。

如今六國敗退,紛紛與楚國講和,國家趨於安定,短時間內沒有刀兵之憂。是故,寡人覺得是時候實現諾言了。”

太府尹鬥由一聽,隨即臉色一變。

楚王要歸還利息,這事沒有跟他商議過啊。

滅亡越國之後,從越國國庫以及各地府庫所得,雖有二十幾萬金,還有衆多越國珍寶,但是,之前那一年,歸還本金十萬斤,再加上戰爭所需已經用了十幾萬金,再加上這次歸還利息十萬金,恐怕還得從楚國太府中調用金錢。

再加上來年的免稅,太府只能從各地關邑收取關稅,如此···

楚王這是要把他往死了逼的節奏。

想着,鬥由臉色慘白的急忙行禮道:“大王···”

話未開口,卻被楚王制止。

此時,熊槐對鬥由微微搖頭,然後看着羣臣道:“稍後,諸卿可取太府支取相應的利息,寡人一言九鼎,絕不會食言自肥。”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十八章 封君貴族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禮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謀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掙扎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一百五十八章 楚韓一體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六百零八章 宋國內爭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禮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三百四十章 時機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五百一十六章 遺言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