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犀首說楚

看到公孫衍下車,熊槐不等公孫衍靠近,主動迎過去,大聲笑道:“犀首,數年不見,可是想煞寡人了。”

公孫衍見楚王果如陳軫所說,親自在楚宮外相迎,而且還主動走過來,立即快步向楚國走去。

走到離楚王數丈遠時,立即向楚王行禮,拜倒在地,激動萬分道:“臣公孫衍拜見大王,累及大王親自相迎,公孫衍死罪死罪。”

面對楚王的迎接,公孫衍內心感動不已,雖然知道這是楚王對自己計劃的認可,但是楚王親迎的行爲,他還是第一次享受到。

尤其是這些年來,公孫衍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的事蹟,讓各國對他的能力十分懷疑,導致他在各國中的地位直線下降。

於是乎,公孫衍從被各國爭先邀請封將拜相的風光,居然淪落到成爲棄子的待遇。

這其中的落差和辛酸,實在難以爲外人道也。

想到此處,公孫衍再也忍不住,淚水控制不住,直接流了下來。

熊槐見公孫衍遠遠的向自己拜倒,立即快步走到公孫衍身邊,將他扶起。

扶起公孫衍後,見到一張熱淚盈眶的老臉,深情的看着自己。

熊槐大吃一驚,道:“犀首,你這是何故。”

公孫衍微微側身,擦去眼淚,控制情緒,感動道:“大王,我公孫衍戎馬一生,屢敗於秦,魏韓因我而兵敗勢削,實在是不肖。況且,衍如今不過是一個聲名狼藉,被他國驅逐的喪家之犬,如何當得起大王的禮遇。”

熊槐搖頭道:“犀首此言差矣,昔日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這並不是百里奚在虞國事愚蠢,而到了秦國時卻充滿智慧,只不過是這樣的人才會不會得到使用,他的謀略會不會被採納罷了。”

“犀首你又何嘗不是如此,魏韓兩國若是聽從你的建議,而不是在合縱連橫中搖擺不定,又怎麼會被各國拋棄呢!”

公孫衍聞言拜道:“大王不以微臣不肖,與微臣於宮外,臣感激涕零,願爲大王所驅馳。”

“!!!”熊槐聽完一愣。

公孫衍這是打算投靠了嗎?

難道這就是王霸之氣散發,各路豪傑納頭就拜?

當然這種意淫只在腦海裡轉了一圈,就被驅逐出去。

公孫衍現在基本上處於走投無路狀態,他能夠選擇投奔的國家,不是楚國就是齊國,其他的國家都處於和秦國結盟的狀態,爲了避免引發秦國的誤會,其他國家哪怕接納,也不會重用的。

當然,現在公孫衍納頭就拜,跟這一場隆重的禮儀也不無關係。

熊槐和公孫衍在楚宮外簡單的交流了一會兒,就一同向大殿中走去。

公孫衍這一路被楚王拉着手,腳踩着依然溼潤的地面,風風光光的走在衆人的前面,已經被感動的無以復加。

而跟在楚王之後的羣臣,大部分的臉色都是臭的。

如果不是公孫衍現在還不是楚國大臣,如果不是陳軫推薦公孫衍去三晉結盟,恐怕此時公孫衍已經遭到楚國大臣羣起而攻了。

熊槐自然沒有注意到身後大臣的臉色,一臉興奮的和公孫衍走到大殿中。

衆人坐定,熊槐開口問道:“犀首,寡人聽客卿所言,楚國如何與三晉結盟之事,還請犀首細說一二。”

公孫衍答道:“大王,微臣愚鈍,竊以爲楚國有一遠憂,望大王明察。”

“···”熊槐見公孫衍答非所問,不禁有些無語。

好像這個時代的人,都好這口,先來個答非所問,然後一言驚人,就等你上鉤。

雖然對這種方式很不滿,但是現在面對這種情況,熊槐不得不出言詢問:“不知犀首爲何這麼說。”

公孫衍問道:“大王,如今五國伐齊,不知大王以爲勝算如何?”

熊槐不知道歷史上這一戰究竟如何了,但是後來樂毅率領燕國差點滅亡齊國的事還是知道的,既然樂毅滅齊,那麼齊國這一戰肯定失敗了。

“齊國孤立無援,失道寡助,各國齊心協力,替天行道,齊國必敗。”熊槐想出一個理由道。

公孫衍點點頭,繼續問道:“大王英明,如今天下有三個強國,楚國最強,齊國其後,秦國再後。如果齊國戰敗削弱,那麼大王會向秦國稱臣嗎?”

熊槐差點跳起來,道:“這不可能!”

一戰還沒有打,楚國爲什麼要服軟?

熊槐可是知道,現在的楚國,一點也不比秦國弱小。

公孫衍繼續問道:“大王,那您認爲,秦國打贏齊國後,會向楚國稱臣嗎?”

熊槐搖搖頭。

公孫衍所說的情況更不可能發生,要是秦國打輸了那還有可能,但是如果打贏了,還向楚國稱臣,那就完全是一件扯淡的事。

公孫衍見楚王搖頭,立即一臉沉重的道:“大王事情就是如此,齊國削弱後,天下的強國就剩下楚國和秦國。”

“那秦國想要稱霸天下的念頭已經存在許久了,既然秦國大敗了齊國,那麼秦國距離稱霸天下就只有一步之遙,也就是楚國。”

“爲秦國計,大敗楚國稱霸天下最快捷的辦法,就是攜大勝之威,立即聯合五國之兵南向攻楚,重演昔日齊桓公的舊事,不知大王以爲楚國是否能夠打敗五國聯軍?”

熊槐倒吸一口冷氣,他這時想到了許多,昭陽爲什麼把昭滑留在魏國,爲什麼提議大軍跟在秦國之後,爲齊國的大戰做兩手準備,只可惜昭陽死的太突然,許多事情都沒有交代完。

此時如果不是公孫衍點醒,要是秦國大敗齊國後,立即率領大軍伐楚,那麼楚國肯定是要被打一個措手不及的,還做着秦齊兩國兩敗俱傷的美夢呢?

不過還好,根據昭陽之策,齊國戰敗後楚國立即出兵救援,從新和齊國結盟。

這樣也不至於美夢立即變成惡夢,不過美夢破碎是肯定的。

熊槐向公孫衍行禮道:“不知先生何以教寡人?”

公孫衍對楚王的態度很滿意,但是不敢託大,立即拜道:“大王,正如先前之言,加入聯盟之中,最不濟也要和三晉三國中的一個結盟,只要三晉之中,有一個楚國的盟友,那麼秦國就不能興兵伐楚。”

熊槐點點頭,只要三晉之中有楚國的盟友,再加上楚國和齊國的關係,那麼就再次形成對持局面,不必擔心遭到圍攻了。

熊槐想到這,不由問道:“不知賢卿以爲,我們楚國能與那個國家結盟呢?”

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廣佈仁德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計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國北上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禮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一百二十章 秦韓退兵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五十九章 犀首說楚第五百零三章 時機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糧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壇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圍而出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九百六十九章 進諫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應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圍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