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

“爲了防止秦國得到消息後,情急之下率先攻打楚國,所以需要我們楚國小心防備。此時將軍昭鼠手漢中,大將軍屈匄守丹水,柱國景翠防守韓國,自然可以無懼秦國的攻擊。”

“秦國知道我們楚國有了防備之後,最大的可能是趁楚國加入聯盟之前,出兵齊國,然後攜大勝之勢,鞏固秦國聯盟盟主的位置。”

“所以,哪怕秦國打敗齊國後,我們楚國依然需要積極和趙魏韓結盟,免得秦國調轉槍頭,帥五國之兵興師伐楚。”

熊槐暗讚一聲,向羣臣問道:“諸卿以爲如何。”

景鯉等人相互看了一眼,齊道:“客卿所言極是,臣等附議。”

“好,既如此,那就立即派出使者前往趙魏韓三國,不過與三晉結盟一事,事關重大,諸卿以爲何人能擔此重任?”

景鯉聞言向楚王行禮道:“大王,臣以爲客卿可以,此事既然是客卿提出,而且客卿極尚外交,必然能馬到成功。”

景鯉之後,其他大臣紛紛附議。

陳軫見楚王看了過來,不緊不慢道:“大王,微臣保舉一人,此人比我更勝十倍,定然不會讓大王失望的。”

熊槐聽到陳軫這麼說,笑道:“賢卿過謙了,天下怎麼可能還有比你更勝十倍的人啊?”

陳軫拱手一禮,道:“大王,微臣要保舉的人,不是他人,真是楚相公孫衍。”

這個楚相和蘇秦身掛六國相印一樣,只是掛着一個相印,表示這是楚國的人,只有外交聯絡權,而沒有其他作用。

犀首的楚相,正是昔日公孫衍幫助楚王獲得盟主之位時,從楚王哪裡得到的獎勵,專門用來聯絡其他國家的,後來合縱解散,公孫衍楚相的身份自然也就不被其他國家承認了。

“犀首公孫衍?”熊槐一驚確認道。

“回大王,正是犀首。”陳軫點頭道。

熊槐疑惑道:“犀首不是在魏國失蹤了嗎?難道他來我們楚國了?”

“大王,正是如此,先前微臣所言,正是犀首之謀,所以微臣以爲,犀首正是這個計劃的不二人選。”陳軫道。

“犀首的計劃!”熊槐恍然大悟,難怪陳軫今天如此給力,還以爲嗑藥了呢,原來是背後有人。

雖然和秦國的戰爭中,公孫衍基本沒有贏過,但是這並不意味者公孫衍的軍事素養差,只是現在的秦國,相對於魏韓兩國而言,卻是很強大。

尤其是五國伐秦時,公孫衍對義渠國所說的話,證明公孫衍的戰略眼觀極好。

要是幫助陳軫的人是犀首,那麼這個計劃成功的可能性就是極高的,犀首在三晉的人脈,那是毋庸置疑的。

熊槐問道:“現在犀首在何處?”

陳軫答道:“回大王,現在犀首正在微臣府上。”

公孫衍在陳軫哪裡,熊槐有所預料,剛想開口讓公孫衍過來,話到了嘴邊,又咽了下去,想到犀首這是自己遇到的第一個外國高級人才,必須予以重視纔是。

原本打算將千金買骨的事蹟放在陳軫身上,現在既然有了一個更好的人選,那就先從公孫衍開始。

至於如何體現自己對公孫衍的重視,熊槐從記憶中得到昔日鄒衍去魏國的時候,魏惠王親自到郊區迎接的事。

現在公孫衍已經在郢都了,那就只能到楚宮之外迎接了。

於是改口道:

“犀首來到楚國,寡人身爲楚王,卻茫然無知,其寡人之過也。賢卿,請爲寡人邀請犀首前來一會,寡人必在楚宮之外相迎。”

陳軫聞言詫異的看了一眼楚王,這種國君親自到宮外相迎的禮節,是屬於一種很隆重的歡迎儀式,但也不是最高的。

昔日武丁和傅說的傳說,那才叫誇張。

商王武丁自小在民間長大,即位數年後突然說夢見天降聖人,前來輔佐他,並且將傅說的外貌特徵畫了出來,發動商國之力,按照畫像去尋找這個傳說中的聖人。

許久後,商國纔在奴隸中發現了正在築牆的傅說,而傅說也因爲天降聖人這一個神秘的色彩,被武丁直接從奴隸提拔到相國,可謂一步登天。

而另一個周文王夜夢飛熊姜子牙的事,更是在天下廣爲流傳。

前輩爲了吸收人才,連做夢這麼離譜的事情都發生了,國君親迎只是小兒科。

但是在楚國,這麼隆重的禮節,還是分屬第一次。

難道楚王轉性了,要向天下表達求賢若渴的態度嗎?

陳軫想到這,立即拜道:“唯。”

陳軫說話的時候,景鯉張了張嘴,本想阻止楚王用這麼隆重的禮節歡迎犀首,但是一想到如何犀首和陳軫的計劃順利進行,那麼楚國將會再次成爲天下的霸主。

和天下的霸主的地位相比,楚王親迎的禮節,好像也算不了什麼。

陳軫離去後,熊槐感覺只是在楚宮外迎接,連魏惠王都比不上,還得在加碼才行。

這一瞬間熊槐想起了後世的紅地毯。

但是倉促之間哪有什麼紅地毯,現在這個時代,連地毯都是稀罕物。

既然沒有紅地毯,那咱還可以清掃道路用水地毯麻!

想了想後,對李秋吩咐道:“傳寡人之令,立即派人用水清掃道路,從楚宮外一直清理到這座宮殿。”

“唯。”李秋頓了頓,向楚王道:“大王,犀首很快就會達到楚宮,如今僅憑宮中侍從,恐怕已經來不及了,小臣請大王下令,調一隊宮中侍衛幫忙。”

熊槐頷首:“可。”

安排好人員清理道路後,熊槐對羣臣道:“諸卿請隨寡人來,去楚宮外一同迎接犀首。”

“唯。”

有部分大臣臉色不太好看,但是楚王開口,也只能認了。

熊槐帶着羣臣出了大殿,見到一些宮中侍衛和侍從,已經開始清掃道路了。

其實這一段的道路,每天羣臣道路之前就會清掃一次,雖然不能說一塵不染,但是也十分乾淨。

現在李秋所做的事情,就是在道路上灑上水,用水清洗一遍道路,然後將水處理乾淨。

熊槐帶着羣臣在楚宮外等了一段時間,就見一輛馬車從遠處駛來。

馬車在楚宮不遠處停下後,第一個下車的正是陳軫,隨後,又下來一個髮鬚皆白的老者。

這人正是號稱犀首的公孫衍。

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八百零四章 議楚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二百二十三章 麥君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二十七章 張儀歸秦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三百四十章 時機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羣臣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羣臣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橫財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公子憲章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賞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國伐韓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圍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計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五百八十九章 轉封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三百一十七章 圖趙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慄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