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

熊槐聽得雲裡霧裡,在沒有地圖的情況下,只能憑印象,大概知道宜陽在韓國的西部,是很久以前的韓都,離秦國很近。

陽翟是韓國上一次的都城,離楚國較近。

而現都城新鄭,離魏國的都城大梁很近,雙方快馬加鞭,只需要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可以從自己的都城殺到對方的都城之下。

所以,爲了以防萬一,魏韓兩國在都城,都會留有重兵的。

在軍事這一塊,前任也是半桶水,更別提熊槐。

熊槐問道:“賢卿以爲我們楚國應該如何防備韓國。”

Wшw .ttκǎ n .C 〇

昭雎回答:“大王,正如微臣方纔所言,韓國對秦國同樣抱有戒心,爲了防止秦國假道伐虢,所以宜陽的韓軍,韓國不會全部調離。我楚國面對宜陽方向的軍隊,極有可能是秦韓聯軍,而且是以秦國爲主。”

“但是對這一路的軍隊,我們楚國大可不必擔心,從宜陽進攻我們楚國,正是我楚國方城一線,易守難攻,秦韓軍隊不足爲慮。而陽翟方向的韓軍,距離我楚國的襄城極近,需要派遣一位將領領兵防守。”

熊槐再問道:“不知何人可以防守鄧蔡兩地。”

昭雎頓了頓,道:“將軍昭應,熟知兵事,若是協助襄城守防備韓國,必能讓韓國不能寸進。”

熊槐還沒有點頭,令尹景鯉道:“大王,臣有一言,望大王察之。”

熊槐聞言看向景鯉道:“令尹請說。”

“大王,工尹所言雖然完備,但是我楚國乃是天下大國,何必擔心秦國的攻打。”

“況且如今天下的心願是攻打齊國,若是我楚國貿然調兵,必然會讓秦國驚懼,而讓趙魏失望,屆時如果秦國不出兵伐齊,齊國難以被制裁,則必然強大。”

“所以微臣愚見,可以令大將軍所部駐兵丹水之南,以防備秦國。而爲了能讓秦國割讓巴國,並且儘快出兵齊國,我楚國可以調柱國景翠所部,移師東進攻打齊國。”

熊槐聞言眼睛微微一縮,景鯉的話讓他想起了第一次和昭陽的交談的情形。

當時昭陽叮囑,楚國的軍隊可以東進,但前提是秦國出兵攻打齊國。如果秦國不出兵,那麼以秦楚之間的矛盾,楚國不能率先將軍隊調往東方。

而且楚國的軍隊開到東方,究竟是救援齊國還是攻打齊國,還要看情況。

熊槐想到頓時沉默不言。

陳軫見楚王許久不說話,想了想,出來開口道:“大王,令尹與工尹所言都有道理。

當前天下的主要目標是齊國。但是秦國目前態度不明,也不可不防。”

“如今我們已經和齊國絕交,秦國要是攻打我們楚國,我們已經沒有他國援兵了。這種情況對秦國是有利的,而對我們楚國是不利的。”

“面對這一種情況,爲了避免秦國得到藉口攻打我們楚國,微臣以爲可以調柱國所部東進。”

“但是,爲了避免秦國趁機偷襲,聯合韓國攻打我們,柱國所部的軍隊,不能直接調往齊國邊界,而是應該打着支援魏國的旗號,駐紮在魏國邊界,以次來威震韓國。”

“若是韓國夥同秦國出兵,那麼立即調柱國所部向韓國都城新鄭進攻,一方面吸引圍魏救趙,調動韓國的軍隊,另一方面迫使韓國向秦國求援,也可是秦國分兵,減輕其他方向的壓力。”

熊槐詫異的看了陳軫一眼,沒有想到一向對軍事不甚瞭解的陳軫,今天居然能說得頭頭是道。

陳軫還沒有說完,繼續道:“大王,我們楚國防備秦國,乃是下策,驅使秦國攻打齊國纔是上策。秦國之所以遲遲沒有進攻齊國,是因爲攻齊的難度以及收益。”

“如果說柱國所部東進攻齊,是減少了秦國伐齊的難度,那麼我們楚國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擴大秦國攻齊的收穫。”

熊槐眼前一亮,道:“請賢卿細說,我們楚國如果擴大秦國攻打齊國所得到的收穫。”

“大王,秦國要要攻打齊國,無非是兩方面原因,其一是齊國的強大,讓秦國也感到恐懼,十年前秦楚攻齊,我們楚國和齊國的主力大戰,楚國佔據優勢。但是秦國主力面對齊國剩下的那部分殘兵,依舊被匡章殺得大敗而歸,秦國因此向齊國稱臣求和。”

“所以,報仇雪恥,是秦國攻齊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二,就是因爲趙國欲立秦王之孫爲燕王。一旦公子職登上燕王位,那麼秦國就在東方獲得了一個大國的支持。而且這個大國和韓國結盟,和趙國的關係也很好,一旦燕國投入秦國的懷抱,那麼只要公子職在位期間,秦國就再無被六國圍攻的危險。”

如果說秦國是不怕被其他六國聯合針對的,這其實是打腫臉充胖子。

上一次六國合縱,其實卻是五國伐秦。

身爲盟主的楚王只會指揮其他國家,自己卻保存實力。

燕國的國君當時正做着成爲當代堯舜的美夢,根本沒想過真正的去攻打秦國,只是因爲礙於蘇秦的面子,去露臉罷了,純粹出工不出力。

更關鍵的是,合縱進行中,齊國的合縱主使人蘇秦,意外被刺身亡,導致齊國和楚國競爭盟主時,處於極端的不利地位。然後在公孫衍活動下,楚王擔任盟主,結果就是齊國一怒之下,缺席六國軍隊會師,連出工都不打算出了。

所以上一次真正攻打秦國的,只是趙魏韓三國。

即便是隻有趙魏韓三國,也對秦國造成了極大的威脅,逼得秦國調集全國之力,纔打敗了趙魏韓三國聯軍。

但是,這還不是最終結果,秦國顧此失彼,義渠王被公孫衍說動,在後方偷襲秦國成功。

秦國那兩年很不好過。

所以秦國對各國的合縱運動還是很擔心的。

這也是爲什麼趙國一說要立公子職爲燕王時,秦國馬上從看熱鬧的旁觀者,變成了揚言要擼袖子下場出力攻齊的原因。

只要秦國獲得燕國的支持,那麼各國合縱就再也合不起來,一個燕國即便是不能對抗齊國和趙國,在齊趙兩國後面搖旗吶喊扯後腿,還是可以的。

熊槐知道秦國想要攻打齊國的原因,卻不明白陳軫所說的更大的收益在什麼地方。

見楚王疑惑的看着自己,陳軫解釋道:“大王,我們可以去秦國散佈謠言。”

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四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議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九百七十六章 謠言再起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陽第五百九十九章 說庸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五百二十五章 說越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鑑第八百九十七章 對症下藥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五十九章 犀首說楚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四百七十七章 東進西出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盟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六百二十九章 勸說第八百零三章 調停第四十八章 昭陽之後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六百零五章 備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壇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五百三十三章 調將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