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

景鯉一聽昭魚之言,立即笑道:“大王,臣聽說幾個月前燕國與東胡人的大戰,燕國不僅擊退了東胡人,而且還再次殺入草原之中,追殺百餘里,所獲牛羊甚多,看來這是真的了。不然,燕國不可能一口氣拿出如此多的新鮮材料。”

熊槐點了點頭:“不錯,看來燕國在這場戰爭中,雖然北面的牧場是被毀了,但是燕國也並沒有吃多大的虧!”

頓了頓,熊槐又向景鯉與昭魚二人笑道:“這秦國使者纔剛剛向寡人保證,一定會準時出兵魏國。另一邊,燕國就送來了如此多的戰備物資,爲寡人解決後顧。若不是這次寡人的目標不是齊魏兩國,恐怕這次齊魏兩國必然在劫難逃,非得割一大塊肉不可。”

景鯉二人聞言,同時拱手道:“恭喜大王,天命在楚。”

君臣聞言相視大笑。

······

隨着時間越來越靠近五月,天下的局勢騶然變得緊張起來。

二月下旬,楚燕兩國達成戰馬換金石的協議後,公子安便心滿意足的從郢都離去。

又過了二十餘日。

三月十五。

楚國大朝會,這也是熊槐出征前的最後一次大朝議。

坐在王位上,等羣臣行禮後,熊槐直接向昭雎問道:“司馬,本次攻打齊魏兩國,各地的士卒是否已經準備好?”

對於楚王的詢問,昭雎毫不意外,這一次可是舉國而戰,士卒的調度可是頭等大事,容不得半點馬虎。

於是,昭雎鄭重的從座位上起身,而後走到大殿中間,行拜禮道:“回大王,對於攻打齊魏兩國的戰事,我楚國勢在必得。所以,早在三月初,臣就已經傳命給各地,讓他們提前做好準備,準備徵召士卒。故而,現在只需大王一聲令下,我楚國各地的大軍,就可以立即雲集效命。”

“好。”熊槐面無表情的吩咐道:“司馬下朝後立即向各地傳令,開始徵召士卒,準備與齊魏兩國開戰。”

“唯。”昭雎應道,再行禮,而後退回原地。

接着,熊槐看向景鯉問道:“令尹,各國那邊可有消息傳回。”

景鯉出列應道:“回大王,不久前,秦韓宋越四國,全都已經傳來消息,不會耽誤了五月的戰事。”

“好。”熊槐點了點頭。

接着,熊槐看向一旁靜坐的太子橫。

“太子。”

太子橫立即應道:“臣在。”

熊槐鄭重的開口道:“本次出征事關我楚國國運,故,寡人打算親自出徵。寡人不在郢都的期間,太子你替寡人監國。”

太子橫立即沉重的拱手行禮道:“臣領命。”

熊槐接着向景鯉與昭魚道:“令尹,司空,寡人不在郢都期間,有勞兩國賢卿盡心輔佐太子,處理國事。”

景鯉昭魚二人同時拜道:“唯。”

而後,熊槐向鬥由道:“太府尹,此戰意義非比尋常,故而,寡人想請賢卿親自爲寡人督糧,供應大軍所需。”

鬥由立即應道:“臣領命,稍後臣就會趕往壽縣,爲淮北以及陳地的大軍準備軍需。”

熊槐點了點頭,然後看着景翠,開口道:“柱國,稍後便開始點齊郢都的大軍,讓將士們做好準備,三日之後,大軍出發前往淮北。”

“唯。”景翠應着。

最後,熊槐目光從羣臣身上掃過,開口道:“諸卿,寡人不在郢都期間,有勞諸位繼續爲國分憂。”

“唯。”殿中傳來一片應承之聲。

待殿中的聲音落下,熊槐見事情已經安排好,便開口道:“既如此,退朝吧。”

······

三日後。

熊槐與景翠便帶着近十五大軍,離開郢都,走陸路,望壽縣而去。

四月中旬。

當熊槐率領楚軍抵達壽縣西南三十里處時,便遇到了前來迎接的鬥由以及鄂君。

很快,二人便來到熊槐身側的一輛戰車上,一同拱手行禮道:“大王。”

熊槐點了點頭,然後看着與幾年前相比,已經發福許多的鄂君,笑着問道:“鄂君,卿是什麼時候趕到壽縣的?”

鄂君應道:“回大王,臣受到司馬的軍令之後,便立即率領廣陵守軍趕來壽縣,知道今日,已經在壽縣外呆了十三天。”

熊槐微微頷首,然後突然面色沉重的問道:“鄂君,你就在廣陵,與江淮的封君們接觸甚多,這次寡人命江淮的封君前往陳地,跟隨司馬攻打魏國,不知淮南的封君們可有怨言?”

江淮的封君,除了靠近陳地的項君等封君,還有淮北的一些封君,需要同時防備齊魏兩國外,淮南的封君,一向都是防備齊越兩國的。

這次騶然讓他們勞師遠征魏國,熊槐擔心他們心中有所不滿。

鄂君搖了搖頭,笑道:“大王,雖然這次淮南的士卒需要勞師遠征魏國,但是,封君貴族們,不僅沒有任何怨言,相反,大家對大王的決定,都心懷感激之意。

大家唯一的擔心就是,聽說大王把臣也帶去攻打齊國後,有些擔心越國會不會偷襲廣陵。”

“哦!”熊槐一怔。

對鄂君所說,封君貴族擔心越國一事,並不感到奇怪,令熊槐意想不到的是,這些人竟然對讓他們前去攻打魏國,還懷抱感激。

想着,熊槐不禁奇怪的問道:“大家爲何會感激寡人?”

“這···”鄂君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熊槐另一側的戰車上,景翠不屑的一笑,沒好氣的道:“大王,楚國這次攻打齊國,所面對的乃是郯城以及莒城這兩座大城,齊國已經派出重兵把守,強行攻城,必然損失慘重。

而魏國則不然,此番四國伐魏,秦韓攻魏之西,司馬率楚軍攻魏之南,宋軍攻魏之東,面對各國的圍攻,魏國根本沒有抵抗的實力。難易得失之間,大家當然樂意攻打魏國。”

熊槐恍然大悟,卻並沒有說什麼。

而鄂君則是尷尬的笑了笑。

接着,熊槐轉頭看向鄂君,眼中帶着笑意,道:“鄂君,本次攻打齊國,寡人直把卿呆在身邊,去與齊國硬碰硬,卿不會埋怨寡人吧。”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紛飛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一百二十章 秦韓退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勢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八百零三章 調停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見文雀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中第四章 屈原進言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五百四十五章 衝突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下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五章 請誅屈原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宮驚變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孫衍薨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