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

十餘日後,四月二十七日,楚越兩國在鍾吾城外會師。

次日,熊槐與越王在鍾吾城中相會,二人相對而座。

越王笑道:“楚王,敢問這一戰怎麼打,不知楚國有何計劃,寡人帶來的十五萬越軍,願聽楚王的吩咐。”

熊槐看着一臉輕鬆的越王,同樣笑道:“越王,如今齊國已經在郯城以及琅琊佈下重兵,以我們現在的兵力,想要攻下這兩座城池,恐怕有些勉強。”

越王聞言點了點頭。

楚國之前頻頻聯絡各國,齊魏兩國也不是瞎子,自然不會毫無準備了。

以楚越兩國現在的兵力,攻克些許小城,自然不在話下,但是攻打齊國重兵防守的大城,那就有所不足。

熊槐見越王點頭,臉色似乎更加輕鬆的樣子,於是繼續道:“所以,寡人的意思是,你我兩國的軍隊,接下來兵分兩路,先行清理周圍的小城。然後我楚軍圍住郯城,越軍圍住琅琊城,以對齊國進行牽制,接着便可以靜待魏國的消息。

只要魏國頂不住四國的壓力,向寡人投誠,那麼寡人立即就順勢組建五國聯軍,號令諸國進攻齊國的西面。那時,齊國面對各國聯軍,必定難以抵擋,一面大軍撤回齊國西部,一面派人向你我兩國求和。”

說着,熊槐露出得意的笑容:“那時,你我兩國就可以趁機向齊王索要齊長城以南所有的土地,寡人獲取郯城、莒城,而越王則可獲取琅琊。如此,不戰而屈人之兵,不知越王以爲如何。”

越王一聽這上兵伐謀之策,不必讓越國強攻琅琊,頓時心中一鬆,大笑着同樣道:“高,楚王果然高明,寡人佩服。”

“哪裡,哪裡!”熊槐謙虛的應着,臉上僅是得意之色,沒有半分謙虛之意。

接着,熊槐與越王對視一眼,二人同時發出大笑聲。

笑畢。

越王拱手示意道:“楚王,既然你我已經定下策略,而不久就是五月初一,那麼寡人就不打攪了,這就返回越營,準備出征事宜。”

熊槐聞言立即拱手回禮道:“好,越王請。”

說着,熊槐便起身,準備親自送越王出城。

鍾吾城大門外。

熊槐看着越王離去的隊伍,心中長長一嘆。

可惜楚軍剛到鍾吾城,大軍還沒有準備好。另外,可惜現在唐昧他們也還沒有準備好,還沒有被公子玉請入越國境內,難以突襲吳城。更加可惜的是,各國伐魏之戰還沒開打。否則,剛剛就在這鐘吾城中,熊槐就有直接綁架越王的衝動。

想着,熊槐搖了搖頭,就邁步向城中走去。

回到方纔議事的大廳,君臣再次做好後,景翠拱手行禮道:“大王,不知我們是否真的攻打郯城附近的小城,以繼續麻痹越王?”

熊槐沉吟了一下,然後問道:“柱國,不知你是什麼意思?”

景翠應道:“大王,臣的意思是,越王率領的十五萬越軍,其中精銳一半不到,大半都是徵召的士卒,就算是正面對決,我們勝算也很大。更何況,率領大軍強行攻城,哪怕僅僅只是一些小城,也要付出一二日,乃至三四日的時間。況且,攻城一事,本來就極爲影響士卒的士氣。

更重要的,還是大軍的補給問題。如今我們還在楚境之內,可以就近得到補給,若是戰線推進到郯城,那麼就需要分出一部分軍隊運送軍糧,這對我們決戰十分不利。

所以,臣的意思是,不如率軍北上,攻下一座城池後,便止步不前,進行休整,以備決戰。”

說着,景翠遲疑道:“只是,這需要一個理由。”

“理由?”熊槐聞言一笑:“這好辦,就說寡人水土不服,病了。”

景翠急忙拒絕道:“大王不可,大王乃是一國之君,身系楚國之望,豈能生病。此舉必然影響我們自己的士氣。”

熊槐一怔,然後又笑道:“既然寡人不能生病,那麼就讓其他人生病好了。”

想了想,熊槐便笑道道:“等攻下一座小城後,就止步不前,若是越王來問,就說寡人幼子公子彘病了,寡人心中甚是憂慮,無心戰事,還望越王見諒。”

熊槐說完,立即自顧自的笑了起來,這理由,他自己也不相信,更何況是越王。

那時,對楚國來說,已經快到琅琊的越王信不信,已經不重要了。

局已設下,越王已是甕中之鱉,跑不掉了。

此刻,楚王的大笑聲傳來,廳中的衆將全都跟着大笑起來。

······

五月初一,這是各國攻打齊魏兩國的日子。

這一日,楚越兩國聯軍,兵分兩路,越王率軍向東北方向的琅琊城而去。而熊槐則是率軍望郯城而去。

齊國莒城。

齊王又一次坐鎮莒城。

此刻,齊相儲子向齊王稟報到:“大王,南邊傳來的消息,楚國與越國已經分兵。楚國從鍾吾城出發,兵鋒指向郯城。兩天前,楚國開始攻打沂水南邊的一座小城,現在,雖然還沒有消息傳來,但是,沂南小城恐怕已經被楚軍攻克了。”

齊王聞言面色不變,接着毫無表情的問道:“那麼現在越軍到哪裡了?”

儲子應道:“回大王,越軍兩天前才離開鄣城,算算時間,現在應該快抵達紀鄣城了。”

齊王臉色露出一絲喜色,點了點頭,接着,又問道:“魏國那邊,現在情況怎樣?”

儲子面色沉重道:“大王,魏國的情況,恐怕比我們之前預料的要艱難不少。

本來,我們齊魏兩國聯合出手,拉攏宋國內部親齊親魏派系的大臣,並且還說服了不少宋國宗室勳貴,勸諫宋王不要四處樹敵,以阻礙宋國出兵,減輕魏國的壓力。結果,沒有想到,宋王面對羣臣的勸阻,竟然做出了射天鞭地這樣瘋狂的行爲。宋國羣臣,一時間爲宋王所攝,全都不敢開口再勸。所以,宋國僅僅只是遲緩了一天,五月初二就出兵伐魏了。”

齊王臉色僵硬,一陣沉默之後,嘴裡迸出一句話道:“宋王這個瘋子,暫時不必理會,等寡人解決了楚國,再收拾他。”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六百零八章 宋國內爭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下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不居其華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計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見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二百七十七章 輕取西都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六百二十九章 勸說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成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側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八百零三章 調停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九百八十九章 請罪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二百六十九章 進言第二百章 登門送禮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二章 滿朝恭賀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賞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萬軍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五百零三章 時機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