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時機

“一個臺階?”

齊王的第一反應就是獻地,於是開口問道:“相國難道是想讓魏國將汾陰之地獻給秦國,以換取秦國退兵?”

“不可。”儲子聞言立即阻止道:“大王,秦國這些年之所以如此頹廢,不是因爲秦國衰弱,而是因爲三晉與楚國封鎖了秦國出關的道路,導致秦國有力無處使。若是秦國得到汾陰之地,那麼我們齊國就需要重新與秦國爭奪魏國,這對我們接下來的行動不利。”

齊王微微頷首,頓了頓,問道:“那麼相國打算如何收買秦國?”

儲子笑了笑:“無他,魏章足以。”

齊王一怔,詫異道:“魏王會同意嗎?”

儲子笑道:“當然,現在被各國圍攻可是魏國,而不是我們齊國。”

齊王聞言不禁莞爾。

www _Tтkǎ n _¢ O

儲子見齊王發笑,頓了頓,向齊王拱手道:“這剩下的宋國,正如大王所說,僅僅只是一個小國,而且殷商遺民,與周圍各國全都格格不入,並沒有自己的立場。只要各國退兵,那麼宋國就會求着跟我們講和。”

齊王聽到這,心中的憂鬱之氣頓時消散,似乎,全身的鬥志都被儲子鼓動起來了。

過了一會兒,齊王開口道:“相國,如今想要拆散以楚國爲首的聯盟,三晉是關鍵,而三晉之中,趙國是突破口。只是,現在趙國正在觀望天下的局勢,如何才能讓趙國站在我們這邊?”

儲子微笑道:“大王,那麼就要看趙國想要什麼了。”

說着,儲子拱手道:“大王,不久前趙國與秦國會盟講和,趙國在上郡對秦國讓步,這就是說明,趙國無意繼續與秦國在上郡糾纏。接着,各國舉兵攻打我齊魏兩國,而趙國卻在這個時候持兵觀望,並沒有出兵的舉動,這就是說明趙國無意與我齊魏兩國交惡。

趙國既然無意西南兩面,那麼趙國的目標何在,是想要休整一陣,還是別有所圖?”

齊王聞言一怔,然後開口道:“這幾年趙國與各國作戰,基本上都得勝而歸,並沒有遭到重大損失。即便是去年的代地之戰,趙國主力依舊未損。所以,趙國休養生息的可能性很少?”

說着,齊王用疑問的目光看着儲子,問道:“那麼相國,卿以爲趙國的目標是哪裡,是打算報復中山國,還是樓煩王或者林胡王,亦或者是打算攻打燕國?”

儲子應道:“大王,無論趙國的目標是哪裡,中山國作爲我燕國盟友,讓中山國加強防備是沒有問題的。中山國實力不及趙國,但是單論防守,趙國這一個國家,也未必能把中山國怎樣。所以,若是趙國攻打中山國,那麼齊國便不急,只需支助中山國抵抗趙國便是。

若是趙國打算報復樓煩王,那麼我們就給中山國足夠的底氣,讓中山國在趙國邊境集結重兵。如此,只要能讓趙國產生顧慮,這就是我齊國的機會,齊趙兩國現在還是盟友,身爲盟友,難道不應該互相排憂解難嗎?”

齊王點了點頭:“寡人嘗聞,人有親屬之別,病有遠近之分,如今楚國之患就在眼前,而趙國之禍尚未明顯,當有所取捨纔是。中山國屢受寡人恩惠,如今,到了該還的時候了。”

儲子聞言應道:“大王英明。”

······

平城。

這是鍾吾城以北不遠,沂水之南的一座小城,方圓一里出頭,城中百姓連八百戶都不到。

故而,在楚國大軍來襲之時,平城僅僅只是堅守了半天,然後就被楚軍攻破。

攻佔平城後,楚軍便止步不前,主力駐紮在城外,而城池則成爲熊槐的臨時行宮,暫居齊中。而熊槐的親衛軍,同樣也入駐城中,擠滿小城。

至於城中百姓,已經全部前往南方。

很快,熊槐就在平城停留近二十日。

此刻,陳軫向熊槐稟報到:“大王,越國那邊傳來的消息,越國大軍離開紀鄣城後,一路直撲琅琊。探子傳回的消息,越王在三天前攻破了前往琅琊道路上的第五座城池,第二座縣城。此時,越國大軍距離琅琊城還有七十里,沿途只剩下一座縣城。臣預計,快則三日,慢則五日,越王就會率領大軍抵達琅琊城外。”

熊槐一聽越軍已經攻破齊國兩縣,臉色露出一絲笑容:“好,很好!越軍的攻勢很兇猛啊!不知越軍傷亡如何?”

陳軫搖了搖頭:“回大王,齊國似乎已經大部分的士卒全都調往琅琊城了。所以,越國大軍不僅勢如破竹,而且傷亡很小。”

熊槐不以爲意道:“無妨,越國只要攻打城池,這對接下來的決戰就十分有利。越國每攻下一地,就需要留下一部分軍隊鎮守,無論越國傷亡如何,這部分留守的軍隊就全部都是越國的損失,是無法避免的。

所以,現在,寡人就希望齊國讓出的城池越多越好,最好,齊國連琅琊城也送給越國,如此,越國爲了守衛琅琊城,非得留下數千精兵不可。”

陳軫頓時煥然大悟,拱手行禮道:“大王英明。”

熊槐擺了擺手,又問道:“現在魏國那邊如何?”

陳軫笑道:“大王,司馬率領的楚軍已經兵圍襄城,還在打造攻城器械。甘茂率領的秦軍,因爲與汾陰只有一河之隔,有夏陽源源不斷的支持,所以秦魏兩國自開戰之日起,就惡戰連連,短時間內還未分出勝負。

公叔率領的韓軍,此時已經兵圍鄢陵,不日就會攻城。而宋國,雖然最後出發,但是卻已經獲取戰果。宋軍在主將臧信的率領下,渡過濟水,已破魏國一縣三城。”

熊槐一聽各國的戰事全都按照楚國所預料的方向進行,頓時露出燦爛的笑容:“太好了,如今各國全都已經出動,已經無法顧及楚國,看來,是時候讓公子玉在吳城自立,引楚軍入越了。等公子玉自立的消息傳到琅琊,等越王倉促回師,那時,就是寡人與越王決戰之時。”

說着,熊槐立即收斂住臉色的笑意,正了正顏色,開口道:“陳卿,立即傳訊給吳城的昭滑,告訴他時機已到,讓他鼓動公子玉正式自立。並且讓他做好準備,寡人這次要一口吃下整個越國,寡人要淮水之南,盡是我楚國的土地。”

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聲震城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五百八十九章 轉封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國難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終始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見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八百一十三章 駕臨吳城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二百七十七章 輕取西都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五百八十九章 轉封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詐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