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

之前幾次,楚國攻打齊國的時候,每次都會聯繫燕國,讓燕國出兵相助。

燕王職剛剛即位的那段時間,每次都是滿口答應下來,即便限於實力不足,也在燕國南部集結兵力,威脅齊國北部,牽制齊國一部分軍隊。

其後,燕國被齊國教訓了幾次之後,燕王職便徹底消停了下來,擺出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再也沒有表現出仇視齊國的行爲了。

結果,這次楚國聯合各國攻打齊魏兩國,天下各國全都派去了使者,結果卻獨獨忘記了燕國。

這令燕王職很遲疑,莫非楚國真的以爲燕國被齊國打擊了幾次,就認慫了。

否則,爲何沒有派人來聯繫呢?

燕王心中憂慮,擔心未來等到燕國同齊國決戰的時候,各國會懷疑燕國的決心。

於是,就在燕王職的驚疑之中,便有了公子安的這次楚國之行。

以這份重禮向楚國表明,燕國對齊國的仇恨依然沒有忘記,只要能打擊齊國,燕國願意付出代價,哪怕是沒有任何回報。

但現在,公子安見楚王堅決不接受燕國的無償奉獻,而是一定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只得一邊感嘆楚王的大氣,一邊應承道:“大王,這兩年來,我燕國接連與東胡人作戰,國中戰備之金(銅)已有所不足。而楚國出產的金石,聞名天下各國。故,臣欲向大王請於金,還望大王成全。”

熊槐聞言一陣沉吟。

所謂的金,指的是銅,這年頭,銅器既可以製作銅錢,也可以製作銅器,更可以打造兵器。這是現在各國最重要的戰略物資,是嚴禁出口的管制品。

雖然天下各國或多或少都有銅礦,但是論及銅礦的規模以及數量,楚國一個國家的銅礦就能與其他所有國家加在一起相當。

僅僅是爲了隨國的銅礦,楚國早年就與周天子大打出手,結果,連周昭王都浪死在漢水。同樣,楚國也沒有佔到便宜,最後一勝一敗被周室壓制在漢水以西,不能東進。

但楚國一直沒有放棄對銅礦的追求,歷盡楚武王楚文王兩代連續征伐,並且連楚武王都死在攻打隨國的路上,前後近三百年,最終控制了隨國銅綠山的礦場。

這是當時天下開採規模最大的銅礦。

不僅如此,其後楚國的勢力範圍擴展到洞庭、淮水、彭澤等地,這些地方,也全都有大規模的銅礦。

從此,楚國在也沒有爲銅礦發愁,愁的只是人手不足,無法快速將銅礦石轉化爲武器以及其他銅器。

想着,熊槐便應道:“公子所請,寡人自然不會拒絕。”

說着,熊槐便對一旁的景鯉道:“令尹,稍後卿可與司空說一聲,交付公子足夠的金石。就說,這是寡人送給燕王的禮物。”

景鯉應道:“唯。”

公子安見楚王答應下來,立即拱手謝道:“謝大王。”

熊槐笑了笑,接着遲疑了一下,而後開口道:“公子,敝國的金石數不勝數,但是敝國缺馬,所有的戰馬都要從其他國家買進。而燕國與胡人相接,擁有大量的牧場,牧場中的戰馬,同樣成羣結隊數不勝數,但是貴國卻缺少金石。

所以,寡人打算用楚國金石換取燕國的戰馬,不知貴國可有意與敝國交易。”

說完,熊槐便目不轉睛的看着公子安。

之前楚國雖然與燕國也有戰馬交易,但是這都是用錢買的,用的的是黃金以及銅錢。

金錢雖然重要,但是燕國卻也並不急需。如此一來,便是燕國源源不斷的向楚國輸送戰馬,楚國大佔燕國的便宜。

現在,經公子安一提醒,熊槐這才意識到燕國真正缺少的東西。

或許,用燕國缺少的金石來交換燕國的戰馬,這纔會讓燕國輸送戰馬更積極一些吧。不會像這次一樣,遭遇損失後,便停止向楚國運嗎?

而且,似乎一個強大的燕國,對楚國而言,好像沒有什麼損失啊。

至少從目前來看,一個強大的燕國,比一個弱小的燕國,對楚國而言更加有利一些。

另一邊,公子安聽到楚王的話,頓時一喜。

燕國境內金石產量並不多,但是無論是兵器還是銅器乃至銅錢,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金石。故而,燕國常常感到金石的短缺,爲金石的不足而感到煩惱。爲此,燕國不得不效仿韓國,使用鐵石打造兵器。

但是,鐵製兵器很不穩定,燕國已經打造出一些比銅劍還要精良的鐵劍,但是,更多的鐵劍,卻是比不上銅劍。

若是能獲取楚國的金石,那麼燕國就可以淘汰一批劣質鐵劍了。

只是,燕王派他來只是送禮的,這麼重要的事情,公子安無法一言而決。

故而公子安沉吟了一下,拱手道:“大王,貴國願意用金石換戰馬,這是敝國的榮幸,雖然臣很樂意答應下來,但是此時還得向寡君請示。故而,臣希望能儘快返回薊都,向寡君說明大王的美意。”

熊槐笑道:“當然,只要燕王能答應此事,那麼敝國淮南出產的金石,就可以源源不斷的運往燕國。”

郢都距離燕國太遠,運送皮革還好,若是運送礦石,那就太過麻煩。想要快捷方便,那就是從淮南的銅礦運輸,經淮水河水,直達燕國。

公子安聞言露出期待之色。

······

不久後,公子安便送走幾個信使,讓他們趁着日落之前離開郢都,快馬返回薊都向燕王命。

日落時分。

景鯉與昭魚將燕國送來的皮革筋角處理完畢後,便一同來到宮中。

君臣相見後,熊槐問道:“令尹,司空,燕國的事情可曾處理完畢?”

景鯉應道:“回大王,公子安已經派人返回燕國向燕王請示。而他本人則是繼續留在郢都,等候燕王的回覆。另外,公子安爲了保密,不願住在郢都的賓館中,所以,臣已經安排他在郢都中的閒置府邸中暫居。”

“好!”熊槐應着。

接着,昭魚開口道:“回大王,燕國送來的禮物,共有牛皮五千張,馬皮五千張,羊皮三萬張,另有筋角等物百車,臣已經清點完畢,全部放入倉庫。至於送給燕國的金石,臣應公子安所請,已經命人從淮南調出金石,然後讓燕國使者派人從淮南運回。”

說着,昭魚笑了笑道:“大王,據臣的查看,這次燕國送來的皮革筋角,全都是最近幾月才獲得的上等材料,燕王送來的這份大禮,可謂用心了。”

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懼第六十五章 楚魏聯姻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七百四十六章 獲罪於天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語第一百四十章 兩個秘方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五十九章 犀首說楚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五百一十六章 遺言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十八章 封君貴族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六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七百四十五章 開始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八百一十七章 瘋癲若狂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轍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五百四十五章 衝突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四百八十六章 異心同聲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齊第三百一十章 馬政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