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禮

熊槐一怔。

牛皮是製作皮甲的重要原料,除了楚越兩國的犀牛皮甲,牛皮就是皮甲中最堅固的了。而筋角這兩樣東西,也是重要的戰略物資。

這些東西,全是違禁品,各國一般都不準出售。

現在,公子安作爲燕國使者,竟然帶着這些東西前來楚國,無論是送是賣,對楚國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也難怪公子安要秘密來楚了。

若是此事被齊國或者魏國知道了,那麼一定會恨上燕國。

想着,熊槐立即問道:“公子安現在在哪,寡人慾見他一面。”

景鯉應道:“大王,臣已經將其安頓在臣的府上,若是大王現在就想召見他,臣立即就將他帶來宮中。”

“好。”熊槐點了點頭:“現在就將公子安帶來。”

“是,大王。”

很快,景鯉便帶着一人來到殿中。

熊槐看着那人一副商人打扮,卻處處流露出貴氣,便知這人就是公子安,之所以這副打扮,應該是在隱瞞身份吧。

果然,那人來到熊槐身前不遠處後,立即行禮道:“外臣姬安,拜見楚王。”

“免禮!”

待公子安起身,熊槐問道:“不知公子此時來楚,有什麼指教與寡人的嗎?”

“不敢。”公子安臉色露出一絲諂媚,姿態擺的很低,拱手應道:“大王,去年敝國答應向楚國出售千餘匹上等戰馬。此事寡君一直銘記於心,絲毫不敢怠慢。不過,可惜的是,幾個月前,東胡人大舉進攻敝國,導致敝國北方的牧場毀於一旦。故而,原本答應楚國的戰馬,敝國今年已經無法兌現。

所以,寡君特遣臣來楚國向大王請罪。敝國願獻上牛皮五千張,筋角百車,以向大王謝罪。”

熊槐一驚。

五千張牛皮,這絕對不是少數,要是楚國一口斬殺五千頭牛,熊槐顧及,自己的心痛許久。

更何況還有百車筋角,肯定不是五千頭牛能湊齊的。

這是一大筆戰備物資。

正想着,殿下的景鯉開口道:“公子此言差矣,楚燕兩國的約定,只是一筆買賣,燕國遭到不幸,敝國感同身受,深爲同情,這種情況下,燕國不能完成約定,只需派人來告知一聲,敝國自然就會理解。哪裡有需要什麼謝罪道歉之言呢。”

熊槐點了點頭,楚燕兩國是對等的國家,燕國並非楚國的附屬國,所以,雖然燕國自己將姿態放得很低,但是楚國卻不能大大咧咧的接受。燕國獻上的牛皮和筋角,楚國自然是不能要的,但是,這麼多戰略物資來到楚國,也不能讓燕國再運回去吧!

想着,熊槐開口道:“令尹所言不錯,寡人一向以德服人,豈會幹出這種強人所難的事情!所以,請公子不要再提謝罪之言,否則羞煞寡人矣。”

見公子安點了點頭,熊槐接着道:“不過,既然燕王已經將這些東西運到楚國來了,寡人若是拒絕,就顯得有些不近人情,所以,寡人打算將公子帶來的東西全部買下來,不知公子以爲如何。”

熊槐並以爲公子安會滿心歡喜的答應下來,結果,卻見公子安搖了搖頭。

“公子,莫非寡人的提議有何不妥之處嗎?”熊槐問道。

公子安搖頭道:“大王好意,臣已經知道了。但是,臣從薊都出發的時候,寡君千叮萬囑,一定要將這些東西送給大王,若是臣帶來這些東西,然後又帶走大量的錢財,等臣回到薊都,燕王肯定不喜,會以爲臣貪圖錢財,而忘記了楚燕兩國的友誼。”

說着,公子安又感慨道:“大王,燕王在薊都之中,時常感嘆,當年若是不大王全力相助,同時擋住了秦齊兩國的壓力,燕國復國都是奢望,更別提燕王能重新登上燕君之位了。所以,臣帶來的這些東西,只能送,而不能賣。若是大王堅決不接受,那麼臣也只好將這些東西留在楚國之內,然後獨自返回燕國想燕王請罪了。”

“這···”熊槐與景鯉對視一眼,全都露出迷茫之色,摸不準燕國這究竟是什麼意思。

莫非燕王真的是如此講情誼的國君嗎?

熊槐不信。

正所謂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不是別有所求,就是有所籌謀。

想起這次公子安在楚國與齊魏兩國大戰的前夕,送來這麼多的戰備物資,燕王似乎是在支助楚國與齊魏兩國大戰啊。

熊槐瞥了一眼下方的公子安,莫非這就是燕王的意思,只要能打擊齊國,對齊國進行報復,燕國哪怕無償支持他國,也在所不惜?

但即便如此,熊槐也無法接受。

楚燕兩國相距甚遠,並無利益衝突,所以,熊槐並不想讓楚國失去燕國這個天然的盟友。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不是短時間內就會結束的,而是長久的,眼前的利益,必將導致長久的仇怨。

詐騙、索取、欺壓,恐懼,都是兩國之間關係破裂的根源。

所以,熊槐並不想讓楚國大佔燕國的便宜,免得日後燕王回想起來,會惱羞成怒。

從而讓原本沒有衝突的楚燕兩國出現裂痕。

互惠互利,纔是兩國長久交好的方式。

想着,熊槐看着誠意十足公子安,遲疑的開口道:“公子,燕王對寡人的情誼,寡人已經感受到了。雖然燕王有此美意,寡人心中甚喜,但是,這份重禮,寡人不能答應。吾嘗聞,無功不受祿,更何況,寡人當年幫助燕國復國,難道是想要燕王有所報答嗎?

燕王此舉,卻是陷寡人慾不仁,寡人不能接受。”

公子安一聽楚王的語氣不善,立即長拜謝罪道:“大王,寡君僅僅只是表達內心的一片謝意罷了,萬萬沒有陷大王於不仁的心思。”

熊槐點了點頭,算是接受了公子安的說法,接着,又問道:“公子,燕王的心意,寡人可以收下,但是寡人也想有所回報,不知敝國有什麼可以幫助燕王的嗎?”

“這···”

公子安表面十分爲難,心中卻是鬆了一口氣。

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七百零七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七十七章 遺贈第七百一十六章 實驗基地第八百零八章 行賞第六百九十八章 羣起圍攻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六十四章 魏國抉擇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指濮陽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語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六百零四章 襄陽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聲震城第八百零八章 行賞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三十二章 田需之謀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亂中有治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