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

唐昧笑道:“臣爲破薛城而來!”

“破薛城?”宋王更加奇怪的看了看唐昧。

宋王可是知道,現在負責攻打薛城的楚軍主將乃是景翠,唐昧這段時間一直在東面構建防禦工事,負責阻攔不知什麼時候到來的齊國援軍。

“不知唐子有何妙計可破薛城?”

唐昧搖了搖頭,拱手道:“大王,妙計臣沒有,但是擺在咱們楚宋兩國面前的,倒是有兩條路?”

宋王一愣。

難道攻破薛城除了強攻以外還有其他辦法?

想着,宋王問道:“願聞其詳!”

唐昧立即答道:“大王,這第一條路就是按照之前我們所商議的辦法,我楚軍牽制齊國援軍,然後楚宋聯軍強攻薛城。”

宋王聞言面無表情,沒有發表看法。

說實話,宋王也沒有想到楚宋兩國攻打薛地會如此艱難。

本來,按照宋王的計算,田文即位才幾年,田嬰從齊威王哪裡獲得薛地也才二十年左右,再加上田文父子在薛地一直都沒有收買民心的政策,按理來說薛城很難獲得百姓的支持纔是。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田文這個傢伙在做公子的時候就不按常理出牌,現在即位成爲薛公了,依然不按常理出牌,竟然幹出撒錢這種事情,導致楚宋聯軍圍攻薛城一個多月,損失慘重。

雖然現在田文已經民心盡失,但是薛城內依舊有大量軍隊,不容樂觀。

繼續按照原來計劃,宋王很擔心即便能攻下薛城,恐怕宋軍也會損失慘重。

這代價是否值得,宋王曾與惠盎算了算,算不清了···

唐昧說完第一條路,見宋王沒有開口,停頓了一下,繼續道:“大王,這第二條路就是······”

唐昧將計劃說完,然後拱手道:“大王,要想打敗齊國援軍,敝國雖然準備良久,但是實力依舊有所不足,所以臣特意前來向大王借兵,不多,只需三萬人便可。”

“三萬軍隊!”宋王遲疑了。

唐昧的計劃很不錯,而且計劃一旦成功,楚宋兩國的損失將會大大減少。

在強攻薛城一月之久的情況下,宋王更傾向於先破援軍的辦法。

只是三萬軍隊雖然不多,但是宋軍需要攻打薛城兩面城牆,再調走三萬宋軍,薛城的兵力就相形見絀。

宋王有些爲難。

至於楚國想要坑害宋國的問題,宋王以爲根本不可能。

如今齊楚爭霸,齊國逐漸拉攏趙魏兩國,若是楚國在坑一把宋國,那麼宋國也沒有什麼好說的,直接倒戈便是,而且只要付出輕微的代價,就可以博取各國的同情,而且齊國爲了打敗楚國,說不定還會安撫宋國。

唐昧見宋王猶豫,面色陰晴不定,陷入思索之中,繼續開口道:“大王,臣向大王求援的目的,不僅僅只是因爲兵力不足,更是爲了迷惑匡章。”

“兵法有云,能而示之不能,不能而示之能。讓宋軍前去抵抗齊國援軍,正是爲了向齊國表明,我們的目的就是拖住援軍,強取薛城。”

“如此,才能對薛城中的田文,莒城中的齊王施加壓力,逼迫匡章儘快趕來決戰。”

宋王沉默了一下,鄭重的點了點頭道:“好,三萬宋軍,寡人可以調來,但是需要從離薛地最近的彭城調兵,需要一些時間。”

唐昧聞言大喜道:“大王英明。”

······

薛城東面六十里的地方,一條十米寬的小河,靜靜從西北流向東南,唐昧防守齊國援軍的主要戰場就在此處。

唐昧在河流西面的一處高地設下一座大營,以防備齊軍渡河。大營的南側十里地地方,有一座名叫綠竹山小山,北面十五里有一座名叫青峰的臨河小山,兩座小山也是唐昧阻攔齊軍的要點。

小山因爲地形的緣故,唐昧分別派遣了一萬五千人防守,共三萬大軍。而大營中,更是安排有七萬主力。

三個據點守望相助,控制了周圍近三十里的道路。

這裡便是唐昧千挑萬選出來的與齊軍決戰的地點。

唐昧抵達大營的次日中午,一個偏將急忙來報:“將軍,齊軍已經到達魯國西部邊境處,距離我們尚有四十里。”

“什麼?齊軍行軍速度竟然這麼快?”唐昧大吃一驚。

昨日才接到齊國援軍出發的消息,不想今日匡章就到了。

雖然郯城莒城離薛地不遠,但是匡章的行軍速度也未免太快了一些!

難道匡章就不怕遭到楚國埋伏嗎?

想着,唐昧便下令道:“傳令,嚴密監視齊軍動靜。”

“諾!”

不多時,又有斥候來報:“將軍,齊軍進入薛地後,就停了下了,開始紮營結寨了。”

唐昧看了看頭頂上的太陽,現在還是大中午,齊軍竟然就停下了。

但也沒有出乎他的意料,而且與之前的快速行軍沒有矛盾。

之前的快,是爲了給薛城信心,同樣也是爲了給楚宋兩國壓力。

現在剛剛離開魯國進入薛地範圍,立即停下腳步,也是爲了給楚宋聯軍壓力。

再說,停下腳步纔是正常的,若是繼續急行軍,那纔是不正常的,楚軍總不可能是泥捏的。

想着,唐昧笑道:“匡章來勢洶洶,現在在四十里外修整,肯定是想等齊軍恢復後,一擊打垮我們。如今我們人少,齊軍人多,本將恐怕難以抵抗。”

“故,速速前去稟報大王,請大王派遣援軍支援。”

“諾!”

另一邊,齊軍大營中。主將匡章正在與副將田甲商議安營之事時,齊貌辯急匆匆地向匡章問道:“將軍,現在時間還是正午,我們也不過纔剛剛離開魯國,爲何停下不走。”

按齊貌辯的意思,現在薛城危在旦夕,援軍理應殺到薛城下,爲孟嘗君階位纔是,怎麼可以太陽還在頭頂,就停下前進的腳步呢!

匡章平靜看着身前這個一同前去薛城的孟嘗君的門客。

在這個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年代,怎麼行軍、怎麼打戰,身爲主將的他沒有必要跟任何人解釋什麼。

但想着齊貌辯與他也有一些交情,再加上也要穩住薛城中的孟嘗君,便開口解釋道:“雖然說救急如救火,但是怎麼救,還是有講究的。”

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潛龍勿用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亂中有治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廣佈仁德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敵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不居其華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六百二十一章 詔令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應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慄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盟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終始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五百三十三章 調將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宋國內亂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