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軍

儲子沉吟了一下,點頭道:“大王,除掉樓庳的事情並不難,,臣已經開始佈局了,但是現在時機還未成熟。至於魏相的人選,翟強本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此人更加偏向於秦國,扶持翟強,十有八九要爲秦國做嫁衣。”

“可若是除了翟強,其他人的地位尚有不足,難以接替魏相的位置。除了魏國那邊的人選以外,其實我們齊國也有一個人選,只是不知大王願不願意···”

話還未說完,就有一個侍者在殿外稟報道:“大王,孟嘗君使者齊貌辯求見。”

“齊貌辯!”齊王一愣,然後皺起眉頭。

自從薛城遭到圍攻以來,田文幾乎每天都會派人前來求援。

本來這也沒什麼,齊王已經習慣了。但是從幾天前開始,重臣宗室的人紛紛前來進言,要求救援薛城,以免齊國南部局勢糜爛,不可收拾。

齊王被弄得心煩意亂。

而對於齊貌辯,齊王除了第一次接見了他,接下來這幾日全都躲着沒有見。

就在齊王想要開口,再次拒絕接見齊貌辯的時候,陳賈匆匆從外面進來,稟報道:“大王,斥候來報,越國退兵了?”

齊王一愣,詫異的問道:“越王這不是纔剛剛拒絕了寡人嗎,怎麼就退兵了?”

陳賈尷尬的答道:“回大王,據報,孟嘗君門客公孫弘攜帶重禮拜訪越王,說以厲害,然後越王就退兵了。”

“···”齊王也尷尬的“呵呵”一笑:“看來寡人的這個孟嘗君當真是賢明啊。”

齊王派人與越王溝通多次,結果都是無功而返,結果孟嘗君只派人去了一次,越王就退兵了。

誠然,公孫弘可能是壓倒越王思緒的最後一根稻草,但是齊王顏面很不好看。

雖然如此,但越國終究還是退兵了,齊王也不以爲意。

儲子聽到公孫弘說服越國退兵的消息後,愣了一下,想了想,笑着拱手行禮道:“大王,時機到了···”

楚營。

陳軫大喜的稟報道:“大王,郯城傳來的消息,越軍後撤三日後,齊王從郯城出兵,以匡章爲主將,以宗室重臣田甲爲輔,率十五萬齊軍來援。”

“什麼?”熊槐露出驚喜之色。

自從楚宋聯軍攻打薛城起,楚軍就一直準備着與齊國援軍的這一戰了。

現在,這一戰終於來了。

頓了頓,熊槐問道:“陳軫,匡章帶領的齊軍走得是那一條路?是從魯國借道直奔薛城,還是從郯城南下,攻打鐘吾城斷我歸路?”

陳軫應道:“回大王,因爲越軍後撤,停留在鍾吾城東面百里的地方。所以,齊軍爲了避免與越軍再次發生衝突,選擇從魯國借道。”

“從魯國借道!”熊槐重複了一句,然後看着唐昧道:“司敗,不出所料,齊軍果然選擇了從魯國過來。”

唐昧拱手道:“大王,一切都在預料之中,臣請返回東面的大營阻攔齊軍到了。”

“好,唐卿儘管去便是。”熊槐點了點頭。

唐昧在兩個月前就開始佈置的戰場,現在終於能派上用場了。

唐昧還未離去,熊槐身側的公孫衍開口道:“大王,未慮勝先慮敗,以我之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此乃不敗之理。”

“此時雖是我大敗齊軍的關鍵時機,但同樣,也是齊軍大敗我軍的機會,臣請大王詳查!”

熊槐一怔,向公孫衍問道:“犀首,你這是何意,莫非寡人遺漏了什麼嗎?”

此時唐昧卻是反應過來:“犀首的意思是越國?”

公孫衍鄭重道:“正是,兵者詭道也,各國早上結盟,不到日落就背叛盟約乃是常有的是。況且這兩個月來,齊國使者頻頻拜訪越王,若是越王與齊王達成盟約,齊國從東面進攻,越國進攻鍾吾城,那麼這薛城就是我楚軍敗亡的地方。”

熊槐面色沉重的點了點頭,對於越國,就算公孫衍不提,他也不放心。

要是越國真的倒戈一擊,那楚國就被坑了。

“不知犀首可有對策?”

公孫衍搖了搖頭:“大王,此時臣只有兩個建議,一是命令留在鍾吾城的楚軍嚴密監視越軍的活動,一旦越軍西進,別管越國想幹什麼,我們立即撤。”

“二是加強與宋軍的聯繫,派人向宋王借兵,一旦越軍背叛,那麼宋國就是我們退路。”

熊槐微微頷首,向宋國借兵,這既是向宋軍尋求幫助,又是要宋軍提供人質,避免宋王草率背叛楚國。

“犀首所言有理,只是,寡人當心,在現在攻打薛城的關鍵時刻,宋國的實力本來就不充裕的情況,宋王未必會願意借兵給我們!就算宋王想借,恐怕在薛城也沒有餘力了。”

公孫衍笑道:“大王,這就是臣的目的。若是宋王借兵,肯定不會從薛城出兵,而是會從彭城調兵,而彭城,這就是我們楚國的退路。”

熊槐恍然大悟,只要宋王從彭城調兵,那麼若是事有不協,楚國也沒有什麼好說的,直接從彭城返回楚國,宋王就算不答應,那也沒有辦法。

聽到這裡,唐昧拱手道:“大王,現在的情況,齊軍援軍來襲,短時間內攻破薛城已經不可能。但只要攻破齊國援軍,薛城士氣盡喪的情況下,自然就會不攻自破,所以,臣以爲宋王肯定會答應的。”

“爲了以防萬一,臣請走一趟宋營面見宋王。”

熊槐點頭道:“好!”

宋營中。

宋王坐在營中,奇怪的看着拱手行禮的唐昧問道:“唐子,此時攻城正急,不知何故急着要見寡人?”

唐昧答道:“大王,剛剛寡君得到消息,齊王以匡章爲將,率十五萬齊軍來援薛地。”

宋王聞言頓時一驚,這個消息宋王他現在還不知道,宋國的消息比楚國慢了一拍。

頓了頓,宋王皺起眉頭,看着唐昧道:“齊軍來援的事情雖然重要,但是寡人想來,楚王也不會讓唐子親自前來通知寡人吧!”

“不知唐子所來何事?”

感謝書友宇宙之最賴的打賞!

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壇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側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四十八章 昭陽之後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選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國叛齊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聯軍潰敗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壇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三百零五章 議聯姻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謀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四十五章 楚宮反應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爭辯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六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五十九章 犀首說楚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敵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七百四十一章 薦賢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三十六章 趙國齊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