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

匡章繼續開口道:“之前爲了趕到薛地,本將下令軍隊急行軍兩百餘里,三天不到便從郯城趕到薛地馳援孟嘗君,正是因爲擔心薛城有失。現在,我軍疾行二百餘里後,士卒已經疲敝,正需休整,免得被楚軍以逸待勞。”

“況且,薛城哪裡聚集四十萬大軍,楚宋聯軍是什麼情況也不知道,本將帶着十五萬人急衝衝的扎進去,這不就是去送死嗎?”

齊貌辯反駁道:“將軍,楚宋兩國強攻薛城一月之久,哪裡還有四十萬大軍,現在還能湊齊三十五軍隊,就是他們走運了。”

匡章搖了搖頭:“不管現在楚宋聯軍還有多少人,本將總要打探清楚敵情,這才方便行動。否則,若是本將被楚宋聯軍擊敗,那時魯國不保,恐怕薛城也將不攻自破。”

齊貌辯聞言一滯,若是真的發生匡章所說的事情,那麼薛城就真的完了。

再說,反正匡章已經帶領援軍抵達薛地,隨時可以對薛城增援,倒也不急這一時。

想到這,便也不在請求匡章立即進軍,頓了頓,又試探的開口問道:“那麼將軍預計什麼時候能趕到薛城,在下也好通知孟嘗君提前備好勞軍之物。”

匡章想了想道:“如今楚宋情況不明,本將兩三天打探消息,並且軍隊休整也需要一些時間。所以,請先生會回薛城通知孟嘗君一聲,就說本將已經帶領援軍抵達薛地,請孟嘗君做好準備,隨時準備接應。”

“好!”齊貌辯點了點頭,接着便行禮離去。

匡章看着他離去的背影,不禁搖了搖頭。

去薛城,這怎麼可能。

就憑他手中的十五萬齊軍,就算加上薛城中的守軍,在強大的楚宋聯軍面前,也只能守城自保而已。

一旦進入薛城,薛城肯定是能守住,但是這樣做只是對薛城有利,對齊國來說,又有什麼好處呢?

爲齊國打算,挫敗楚宋聯軍攻取薛城的打算,守住薛城雖然重要,但是這卻不是最重要的。

對齊國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能在薛城之下,打敗楚國,這纔是齊國的目的。

想着,匡章便對田甲下令道:“傳令,大軍修築大營,一定要修得又高又大,而且一定要修得異常堅固才行。”

“諾。”

···

“君上,臣不辱使命,已經請大王派出援軍,共十五萬之衆,由將軍匡章親自帶領,目前已經援軍已經抵達薛城,正在薛城東面七十里的地方休整,隨時可以支援薛城。”齊貌辯回到薛城後,興高采烈的向田文稟報着。

雖然援軍還在百里之外,但是齊貌辯估摸着薛城應該急需援軍到來的消息,便自己修改了援軍的信息。

田文大喜,高興對周圍的門客宣佈道:“諸位,大王的援軍已經到達薛地,我們薛城再也不是孤立無援了。”

門客聞言頓時全都如釋負重,歡呼雀躍。

援軍到了,薛城十有八九保住了!

很快,齊王派來的援軍抵達薛地的消息便傳遍了全城,城中守軍聞言全都士氣大振,不僅如此,原本離心離德的百姓,得到這個消息,內心也不自覺的向薛公靠攏。

薛君畢竟還在城外,而薛公,正在城中吶!

日落時分,薛城看到一大批楚軍向東而去的,心中更加高興了。

···

城外,得到齊軍抵達薛地的消息後,熊槐按照之前的計劃,下令項君等人帶着剩下的五萬楚軍前去支援唐昧。

雖然接下來東面纔是主戰場,但是熊槐這個楚王卻不能前去督戰。

爲了麻痹匡章,營造楚宋聯軍重心依舊還在薛城的跡象,楚王宋王還得留在薛城組織聯軍攻城。

項君等人到了東面的大營,在大營的東面牆上看到了皺眉東望的唐昧。

項君來到唐昧身邊,問道:“司敗,現在齊軍是何應對我們的防線的,爲何司敗如此神色?”

唐昧答道:“探子來報,現在匡章在東面正在緊張的修建大營,從昨日中午開始,一直修建到今日!”

匡章止步不前一副全力防守的樣子,這正是唐昧最擔心的事情。

項君聞言心中一緊,連忙開口問道:“司敗,這匡章可是有什麼陰謀,總不可能會是怕了我們吧!”

如果來援的齊軍主將是其他人,項君肯定會以爲齊軍這是怕了楚軍。

但是匡章名聲在外,如此作爲,不用想,肯定是有陰謀。

唐昧想了想道:“可能吧!或者是因爲兵力不足,在等待援軍也說不定!”

“等待援軍?”項君若有所思的磚頭看向北面。

若是齊國還有援軍,那就只有北面了。

楚國的五萬大軍到了後,又過了五日,宋王答應的三萬援軍這才姍姍來遲。現在,唐昧手中已經聚集十五萬楚軍外加三萬宋軍,總共十八萬大軍,在軍隊人數上已經壓過匡章一頭。

另一邊,齊營中,得到唐昧連連得到援軍的消息後,田甲面色沉重向匡章稟報道:“將軍,斥候來報,剛剛唐昧再次得到三萬宋軍來援,現在我們的前面已經聚集了十八萬大軍。”

說着,田甲斟酌道:“將軍,我們是否繞路前去薛城?”

匡章搖了搖,田甲與孟嘗君田文關係密切,但是他匡章與田文的關係還沒有好到這種程度。別說田文,就是田嬰還在,他匡章也不可能會爲了薛城,而至齊國的利益於不顧。

想着,便開口拒絕道:“不能繞路,如今楚將唐昧封鎖了前面三十里地道路,若是從北面繞到薛城,不僅會需要多走一倍的路程。而且心走在宋國滕地與楚軍唐昧之間,實在太過危險,要是被楚宋聯軍堵上,那麼大軍就有崩潰的風險,本將以爲不可。”

“更何況就算安全抵達薛城附近,繞道就是將唐昧這十幾萬大軍放在後方,自斷後路,如此,失去後路,我們除了進入薛城,就無路可走了。到那時,一旦楚宋聯軍圍城,圍而不攻,那麼薛城能堅持多長時間?糧食、水、柴薪等等,全都增加一倍的消耗,薛城能堅持的了嗎?”

“行軍作戰,制於人而不受制於人,這是勝敗之理。”

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見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三百零三章 挫敗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四章 屈原進言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三百零四章 “孫子”第七百四十六章 獲罪於天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盟第二百五十一章 樗裡疾離都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十八章 封君貴族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使入楚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兩國互市第八百五十六章 齊王崩上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約決戰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緊逼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二百章 登門送禮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見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終始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