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

次日。

得知秦國使者先後造訪齊楚兩國的韓王,憂心忡忡的再次與楚王齊王會面,見到二人面色如常後,心中即憂即喜。

一方面擔心齊楚兩國明面上依舊伐秦但卻在暗中扯後腿,另一方面高興齊楚兩國暫時還不會正式與三晉撕破臉。

三人扯皮了一番後,再度命人獻上歌舞。

自從齊楚韓三國之君得知齊趙聯軍在義渠國的接應下成功渡河後,西周公的宮殿裡歌舞就沒有中斷過,一派大肆慶賀的模樣。

就在其樂融融時,一名信使快步走了進來行禮道:“稟報盟主以及兩位大王,兩日前齊魏聯軍在犀首率領的趙軍的接應下,成功在龐地渡河。”

“現在寡君已經指揮齊魏聯軍強攻韓城,寡君特意通知盟主,韓城不日就會被攻破,到時齊魏聯軍將會揮師南下攻打少樑,爲了防止秦國繼續從函谷關抽調軍隊,寡君請盟主對函谷關施加壓力。”

熊槐一驚,齊魏聯軍也渡過河水了?

頓時有種喜從天降的感覺,忙問道:“此言當真,秦國的河西之地也失守了?”

信使點頭道:“不敢欺瞞盟主,此事千真萬確。”

得到信使的肯定回答,熊槐頓時露出喜色,接着與韓王齊王對視一眼,大家全都面帶笑意,這就是雙喜臨門啊。

熊槐大笑道:“好好好,這的確是一大喜訊。使者可以回去告訴魏王,就說寡人將會立即加強對函谷關的攻勢,請魏王儘管放心便是。”

信使應道:“謝大王。”

熊槐點了點頭,接着見信使並未離去,而是呆在原地欲言又止的樣子,詫異問道:“使者可是要有消息要稟報寡人。”

信使聞言拱手道:“回盟主,犀首將軍在接應盟軍渡河的戰事中病倒,如今一直昏迷不醒,寡君已經聘請名醫爲犀首治療,寡君特爲盟主傳來口訊,敝國一定全力救治犀首的,請盟主放心。”

“···”

剛剛大好的心情立即消散一空,熊槐皺眉道:“請問使者,現在犀首病情如何,還有犀首爲何會病倒?”

信使應道:“盟主,據趙將所說,之前趙王向犀首詢問西河之地的地形,犀首一聽趙軍突襲西河之地,立即自告奮勇要親自前去。趙王本不想答應,但是最後卻被犀首說服,答應讓犀首親自領兵前去接應。”

“只是這次行軍與以往不同,之前犀首行軍之時或是直接奔走,或者坐車而行,而這次趙國派出的軍隊乃是單騎,故而極爲顛簸。等齊魏聯軍成功渡河之後,犀首落馬昏迷,據太醫說,這次犀首雖無性命之憂,但是元氣大傷。”

齊王一聽說公孫衍元氣大傷,立即幸災樂禍的勸慰道:“盟主,犀首受傷,這實在是太令人遺憾了。”

“不過犀首與秦國的恩恩怨怨,天下皆知,如今犀首求仁得仁,也算死而無憾了。”

韓王本來也寬慰兩句,但是齊王這話一出,立即又縮了回去,免得引起誤會。

熊槐冷冷的看了齊王一眼,冷哼道:“多謝齊王關心,不過犀首現在只是受傷,還沒有死呢,求仁得仁一說,還是少用爲好,免得引起誤會。”

齊王訕訕一笑:“盟主,口誤,口誤。”

韓王見楚王與齊王出現摩擦,形勢似乎不太對,擔心兩人這是爲阻止趙魏兩國壯大,故意藉機生事,打算退兵觀望,立即出言道:“盟主,犀首久經沙場,區區疲敝,怎會有大礙。”

熊槐聽到韓王出口,便點了點頭。

韓王接着道:“盟主齊王,今日天色已晚,不如我們就到此爲止吧。”

熊槐與齊王對視一眼,同時點了點頭。

熊槐剛剛走出大殿的大門,就見一個不同尋常的信使從遠處匆匆趕來。

只見信使穿着齊國的服飾,明顯是一個齊國人,但是與其他信使不同是,這個信使穿着素衣,這是來報喪的。

齊國有重臣離世?

如果是匡章或者聲子那就更好了···

熊槐默默詛咒的了一聲。

接着嘴角微微一彎,向還在大殿中的齊王道:“齊王,似乎齊國有信使過來,還請齊王節哀啊!”

齊王聽到楚王的話先是一怔,接着以爲楚王在報復,頓時一怒,快步走出大殿,見到信使後,頓時臉色一變。

齊王認得來人是誰,這是田盼的孫子田浩。

齊王立即快步迎上去。

熊槐立即幸災樂禍的與剛剛出來的韓王跟了上去。

田浩快步來到齊王身前後,立即抽泣的長拜道:“大王,家祖甍了。”

齊王雖然早有準備,但是聽到田浩親口說出來,依舊腦袋一懵。

熊槐見齊王久久不語,嘆了氣,沒有過多刺激齊王,與韓王對視一眼,見韓王眼中露出擔憂之色,對其點了點頭,然後轉身離去。

回到住所,熊槐沉思了一會兒,對跟在身邊的陳軫上官大夫道:“田盼死了,這本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現在這個時間點,卻是死的不是時候。”

上官大夫應道:“大王,田盼死的的確不是時候,田盼在齊威王時期就是名鎮天下的名將,備楚防趙,功勞卓著,因齊威王猜忌,而被齊國擱置不用,但是他在齊國威望甚高,遠超尋常大臣。因爲他的逝世,齊王肯定會離開洛邑返回齊國。”

“齊王返回齊國,而齊軍主力還在秦國境內,這對齊王來說,肯定不會放心。所以,臣擔心,齊軍也會跟隨齊王返回齊國,到時,肯定會影響趙魏兩國的士氣,秦國壓力大降。”

熊槐露出贊同的神色:“不錯,這也是寡人所擔心的事情。”

····

另一邊,齊王令田浩下去休息後,陷入沉思之中。

現在的情況,齊國因爲田盼之死,肯定需要他這個齊王回去安撫齊國的宗室以及羣臣,若是他回去了,而齊國大軍還在攻打齊國,難免會影響齊軍的士氣。

而且齊國主力遠離本國,久在國外,這也是不正常的。

可若是將大軍撤回,那麼齊國精心謀劃許久的拉攏趙魏兩國的計劃就會半途而廢,並且還會因此引起趙魏兩國的不滿,這就是得不償失。

早知如此,昨日秦使來和談的時候,那就應該答應秦國的請求!

想着,齊王暗暗感嘆一聲:盼子死的真不是時候啊。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策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勢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賞賜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下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七百八十六章 舉國動員第九百六十六章 謠言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五百三十三章 調將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師徒來楚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齊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齊第一百八十五章 莊蹻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九十一章 韓軍敗退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九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終始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一百二十一章 齊使蘇代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緊逼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陽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