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

雖然齊王離開了洛邑,但是西河之地與上郡的戰事卻並沒有因此而停止。

齊魏聯軍渡河之後,先是圍攻韓城,歷時三日,攻陷韓城,接着率兵南下,歷時五日,再克兩城,少樑北面的龐繁之地全部淪陷,然後齊魏聯軍兵圍少樑。

秦國這邊,原本要去上郡增援的七萬軍隊,得到齊魏聯軍渡河的消息之後,立即停下腳步原地待命。

隨後,咸陽傳令,援軍改道前去增援少樑。

只是七萬援軍到了少樑,面對超過三十萬的齊魏聯軍,只能長嘆無奈,而後駐紮在少樑以西三十里的地方牽制。

另一邊,上郡戰場,齊趙聯軍完成攻城準備,正式展開對膚施城的圍攻。

雖然攻城的開始,兩地戰事卻陷入短暫的膠着,戰報同樣也源源不斷的傳到各地。

秦國宮中。

“啪。”的一聲大響,焦躁不已的秦王蕩將上郡守王閒的求援信狠狠的砸到地上,然後目光緊緊的盯着張儀問道:“相父,齊楚兩國還是沒有答應退兵嗎?”

自從齊魏聯軍渡河之後,秦國的情況日趨惡劣,張儀再也不能悠哉悠哉的在自己府中養病,只能從府中出來主持秦國大局。

此刻聽到秦王的詢問,張儀搖了搖頭,回道:“大王,我們已經派出多位使者前去洛邑以及臨淄,向楚王與齊王曉以利害。但是目前得到的消息,楚王已經明確的拒絕了,而且,拒絕的十分堅定。”

“而齊國方面,雖然還沒有最新的消息傳來,但是根據之前的情況,齊王就算有所鬆動,但也不會放棄打擊秦國的機會,所以情況恐怕也不容樂觀。”

秦王蕩一愣,心煩意亂的問道:“相父,爲何會如此,齊楚兩國這麼出大力的壯大趙魏兩國,對他們有什麼好處?難道齊楚兩國忘了之前三晉強盛的時候,頻頻向周圍的國家奪取土地的舊事了嗎?”

“這···”張儀遲疑道:“或者齊楚兩國這是在忌憚秦國。”

“之前天下的三大強國秦齊楚三國,齊國已經遭到數次削弱,這兩年實力雖然有所恢復,但是接連遭到楚國打擊,實力大不如前。”

“現在各國好不容易抓到秦國的破綻,自然不會輕易放棄,肯定要削弱秦國的。”

秦王蕩聞言沒好氣道:“那麼強大的楚國呢?”

張儀雙眉緊鎖,想了想卻想不明白,於是,反問道:“大王,若是趙國奪取我秦國的上郡,魏國奪取西河的部分失地,那麼接下來三晉還會唯楚國馬首是瞻嗎?”

秦王蕩一聽,頓時愣住,思考了一下回答道:“相父,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那麼三晉不僅不會聽楚國的,恐怕還會主動背起楚國,繼而向楚國發起挑戰,試圖削弱楚國。”

張儀點點頭,接着愁眉不展道:“大王正是如此,現在的這種情況已經很明顯,但是楚王卻依舊毫不鬆口,一副堅持到底的態度,臣搞不清楚楚王究竟在想些什麼。”

秦王蕩沉默了一下,然後開口道:“相父,你說楚王是不是覺得我們秦國開出的條件不夠?”

張儀搖了搖頭,嘆氣道:“大王,臣本以爲楚王也是想要獲得更多的東西,所以派使者用巴地試探楚王,只要楚國退兵,那麼秦國就可以讓出巴地,但是楚王依舊拒絕了。”

秦王蕩大驚道:“楚王連巴地都不要,難道想要南鄭或者商地?”

接着,秦王蕩快速搖頭道:“若是這兩地,寡人寧可失去上郡,並於魏國平分河西地,也不會讓出這兩塊地方的。”

南鄭是聯繫巴蜀與關中的重要通道,失去南鄭就意味着同時失去巴蜀,秦王蕩一想到秦國失去這三個地方,頓時打了一個寒磣。

至於商地,這是駐守關中的咽喉,失去商地,就意味着秦國的咸陽將會暴露在楚國的兵鋒之內,這就是受制於楚國,實在是不敢想。

張儀聽到秦王的話,頓時心驚膽戰,出言道:“大王,若是楚王敢開口所要這兩地,那麼秦國就與楚國沒得談了。”

秦王蕩點了點頭,接着擔憂的看着張儀道:“相父,那麼你說楚王現在一意孤行地攻打秦國,而且對楚國有弊無利的情況下,楚王究竟是怎麼想的?”

張儀搖了搖頭,示意自己也想不通。

秦王蕩見張儀沉默,頓了頓,又問道:“相父,那麼齊國呢,爲何齊國同樣也不退兵。”

“如果說楚國是打算從秦國身上割肉,那麼齊國難道也想在秦國身上割肉不成?就算寡人敢把咸陽送給齊王,難道齊王還敢來咸陽接受城池不成。”

張儀拱手道:“大王,對於齊國,臣倒是有一些猜測。”

“現在齊王雖然有所鬆動,但是卻遲遲不退兵的原因,臣猜想應該是齊國伐秦的目的還沒有達成。齊王之所以鬆動,那是因爲齊國的計劃已經展開,並且很快就會見效。”

秦王蕩若有所思,問道:“相父,你說齊國伐秦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張儀嘆氣道:“無非是離間楚國與三晉並且拉攏趙魏兩國而已。”

秦王蕩想了想,接着大怒道:“齊王用伐秦來拉攏趙魏兩國,寡人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趙魏兩國壯大後,那麼趙魏還是齊國可以拉攏的嗎?”

“那時得到壯大後的三晉,要是合兵一處,實力將遠超齊國,難道齊王就不擔心嗎?”

張儀接着道:“大王,所以臣猜測,齊國的計劃肯定會在趙魏兩國擊敗我秦軍主力之前出現結果,免得趙魏兩國坐大,齊國難以控制趙魏兩國。”

秦王蕩煩躁的點了點頭,然後問道:“相父,那麼我們的的計劃進行的如何了。”

聽到秦王蕩的詢問,張儀立即答道:“大王,計劃進行的很順利,基本佈局完成。越國雖然沒有答應我們出兵伐楚伐齊,但是越王也願意幫助我們。不久後,越王會聚集兵力,在吳城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圍獵,以展示勇武之氣。”

“而且,我們派去越國的使者已經被昭滑得知。算算時間,昭滑現在已經通知楚王了,爲了替楚王下定決心,司馬錯會在巴地造勢,做出突襲郢都的姿態。”

“另一邊,燕王已經答應我們的求情,很快就會找中山國的麻煩,藉機製造衝突。”

“好!”秦王蕩期待的道:“如此寡人也就放心了。”

齊國。

已經回到臨淄數日的齊王此時正與齊相儲子相對而坐。

齊王聽着儲子的敘述,眉間逐漸掠過幾絲喜色,等儲子說完,齊王開口道:

“既然中山王已經同意,那就按計劃行動吧。告訴中山王,不要怕,出了任何事情,寡人會在爲中山國撐腰,齊國會在中山國後面頂着,絕對不會讓中山國吃虧的。”

儲子應着:“諾。”

第一百六十六章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橫財第六十三章 秦國戰略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開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一百二十章 秦韓退兵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三十三章 張壽被刺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陽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 三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勢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間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六百九十八章 羣起圍攻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齊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五百一十六章 遺言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