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

齊趙兩國乃是緊挨着燕國與中山國的國家,燕趙是盟友,中山也是齊國的盟友,齊趙兩國正在攜手並肩,這件事無論怎麼算都會把齊趙兩國扯進去。

若是齊趙兩國打算武力干涉,趁機與秦國講和,從上郡撤兵,那麼伐秦一事就此結束。

若是齊趙兩國能勸燕國與中山國停戰和談,那麼伐秦之事還有戲。

想着,熊槐向陳軫問道:“賢卿,現在齊趙兩國是什麼情況?”

陳軫張口答道:“大王,目前齊趙兩國已經派出使者,希望燕國與中山國保持克制,然後進行和談。”

對於陳軫的話熊槐全然不信,北方冷不丁的出現這樣的事情,要說與伐秦一事沒有關係,熊槐打死也不信。

只是這事究竟是哪一個國家主導的呢?

秦國?

齊國?

亦或者是趙國!

想着,熊槐看着陳軫問道:“賢卿,繼續關注此事,兩國一有動靜,立即來報。”

“諾。”

五天後。

陳軫再次向熊槐稟報道:

“大王,中山國傳來的消息,齊趙兩國在三日前調解失敗,十萬燕軍入侵中山國,在中人城的東方與五萬中山軍相遇,結果雙方再次大戰半日,中山軍潰敗,燕國趁勢圍攻中人城。”

熊槐默然不語。

而後,向陳軫問道:“賢卿,對於此事你怎麼看?”

陳軫答道:“大王,目前的情況來看,對於這件事燕國是早有準備,三日之內在燕國邊界聚集十萬燕軍,這顯然是有預謀的。”

“而中山國這邊,重兵防守趙國,倉促備戰,大軍聚集緩慢,被燕軍抓住機會,一戰而敗。”

熊槐點點頭,他也是這麼想的,沉默了一下,開口道:“就現在的情況來看,燕國恐怕已經與秦國有所勾結。”

“燕國入侵中山國,一方面是爲了奪取中山國的土地,壯大自己;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在逼迫齊國退兵,意欲爲秦國解圍。”

陳軫拱手道:“大王英明。如今中山面對燕國的入侵,已經正式派出使者前往齊國求援。”

“若是齊國答應中山國的求援,那麼齊國很有可能就會從秦國撤軍,失去了齊國的援助,趙魏兩國面對秦國,恐怕難以爲繼。”

熊槐聞言長嘆一口氣,可惜燕國與中山國離楚國太遠,楚國的觸手還沒有那麼長。

“繼續關注北方動靜。”

“另外,向司馬柱國傳訊,要小心秦國的偷襲。”

“唯。”

齊國。

齊王歡欣鼓舞的對儲子道:“相國,中山國的使者已經到了臨淄,並正式向寡人提出了求援。”

“雖然燕國大軍集結的速度快的超乎中山國的想象,以至於中山國與寡人全都準備不足,並且導致我們一步步激化矛盾的事情失效。但是,正因爲如此,才坐實了燕國的早有預謀的事實。”

儲子笑道:“恭喜大王,這正是說明燕國早就打算偷襲中山國,現在中山王應該正慶幸不已吧。”

“正是如此,所以這次中山王派人來求援時還攜帶了重禮,唯恐寡人在一旁觀望。”齊王哈哈笑道:“明日朝會,寡人會正式答應中山國的請求,派兵支援中山國。”

“另外,派人聯繫趙王魏王,現在是時候讓趙魏兩國付出代價了!”

······

膚施城外。

趙軍大營。

“大王,燕王屢次拒絕我趙國的好意,執意攻打中山國,實在是可恨可惱。”樂池充滿怒氣道。

之前燕王職只是燕國一個毫不起眼的質子,若不是趙國出力,燕王職根本就沒有機會登上燕王之位。

結果,現在燕王地位穩固後,不僅趁各國伐秦之計攻打已經趙國嚴重削弱的中山國,撿趙國的便宜,而且還暗中支援正在與趙國作戰的秦國。

樂池一想到燕王職是自己親自送到燕國薊都登上王位的,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趙王眼中同樣帶着怒火,中山國一早就是他的目標,但是現在燕王虎口奪食,着實有些令他不滿。

只是現在趙國的目標是秦國,只要能削弱秦國,穩定趙國後方,其他的事情可以暫時放在一邊。

想着,趙王強壓着怒火,開口道:“無妨,現在我們優先對付秦國,燕國以後再給他一個教訓。”

說着,趙王向身邊的趙袑問道:“將軍,之前寡人讓你聯繫城中內應的事情,現在進行的如何了?”

趙袑拱手道:“大王,臣已經聯繫城中的趙人,目前已經有三家原本是趙人的家族答應充當盟軍內應。”

“很好。”趙王笑道:“這一件事情寡人就全都交給賢卿處理。”

趙袑應道:“諾。”

接着,趙王開口道:“明日寡人就會啓程返回邯鄲與齊王會面,寡人希望···”

說着,趙王看着帳中的衆將道:“等寡人回到上郡的時候,這膚施城已經是我趙國的城池了。”

衆將聞言行禮道:“願爲大王效死命。”

·······

洛邑。

“大王,不好了。”陳軫心急如焚的走到熊槐身前,喘着氣道:“大王,臣剛剛得到北面的消息,齊王先是與趙王會邯鄲,而後與魏王會鄴城,共同協商燕國與中山的消息。”

熊槐淡淡的道:“莫非齊國打算從秦國撤軍?”

對於齊國撤軍的問題,熊槐這段日子早有準備。

“不是,事情比齊國撤軍還要嚴重!”陳軫搖頭道:“齊王在於趙王魏王會盟之時,再次重申了齊國堅持伐秦絕不退兵的態度。同時,齊國也向趙魏兩國表達了齊國對燕國的不滿,燕國在齊國主力外出伐秦之際,悍然出兵攻打齊國的盟友中山國,齊國對此絕不能忍,所以齊國打算出兵教訓燕國。”

“什麼?”熊槐一怔,齊國竟然在不從秦國退兵的情況下出兵援助中山國,這肯定會將齊國的絕大部分的軍隊全部派到國外,齊國內部必然會十分空虛。

想着,熊槐開口道:“難道齊王就不擔心齊國空虛之後,越國會趁虛而入嗎?”

陳軫搖了搖頭,提醒道:“大王,之前我們恐嚇越國,越王擔心秋獮活動會引起楚國的誤會,已經帶着越國大軍回會稽進行秋獮了。”

“這···”熊槐一愣,貌似自己幫了齊國一把。

“賢卿,那麼趙魏兩國是怎麼回覆的?”

陳軫答道:“三國之君相會的結果,齊趙兩國正式宣佈結盟,並且趙國歸還給之前齊國割讓給趙國的五座城池,以答謝齊國的大義。”

“另外,齊魏兩國隨後也正式宣佈結盟,魏國歸還齊國兩城,以感謝齊國的援助。”

第六百章 心傷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選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九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勢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六百零八章 宋國內爭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國北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東進西出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城 上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七十七章 越國使者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三百一十六章 議趙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糧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韓國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