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

就在齊王左右爲難之際,一個侍者在殿外稟報道:“大王,國內有使者來,正在殿外求見。”

“國內使者?”

齊王聽到齊國又有使者到來,立即皺了皺眉,接連兩位信使,齊王頓時有些擔憂國內的情況了。

隨後齊王又反應過來,這一次的信使應該也是來回報田盼去世的事情的。

田浩是田盼一脈的信使,田盼身爲宗室之人,他的離世自然需要派家人前來彙報。

同理,現在負責監國的太子以及相國,接到田盼去世的消息後,也要派使者前來彙報的

想着,齊王對外道:“傳使者來見寡人。”

“諾。”

不久後,陳賈來到殿中,向齊王行禮道:“臣拜見大王!”

“免禮!”

待陳賈起身後,齊王問道:“卿從國內來,可是國內發生了什麼大事。”

陳賈拱手答道:“大王,最近國內並無大事,只是盼子離世,大王不在國內,國中人心有些不穩了。”

齊王點了點頭:“此事寡人知道了。”

接着,齊王問道:“不知太子是如何處理盼子離世的?”

陳賈答道:“回大王,太子聽說盼子離世後,先是親自去盼子府上慰問,然後安排宗室中人一同處理盼子後事,與相國商議後,決定按例對盼子以及盼子長子進行封賞。”

“只是盼子身前功高,一般賞賜不能表彰盼子的功勳,但是額外的賞賜,太子以及相國不敢擅專,故特意派臣前來彙報大王。”

齊王點頭道:“好,太子做的不錯。”

陳賈見狀繼續道:“大王,相國另有要事讓臣稟報大王。”

說着,陳賈向左右掃了一眼,閉口不言。

齊王一愣,立即揮退左右,而後問道:“何事?”

陳賈答道:“大王,之前相國聽說齊趙聯軍已經渡河,而後得知盼子病死,相國知道大王依然留在洛邑恐怕有些不妥。”

“所以相國決定借盼子之死,現在就進行收網,一舉籠絡趙魏兩國。”

齊王眼前一亮,之前因盼子之死的抑鬱之氣一掃而空,忙問道:“相國打算怎麼做?”

陳賈應道:“回大王,早在五國伐秦之初,相國已經在中山國佈局,試圖挑起中山國與燕國的矛盾,想必不久之後,兩國之間就會爆發衝突。”

“如果中山國向齊國求援,那麼我齊國爲了防止盟友遭到燕國的攻擊,履行做爲盟友的義務,一定得出兵援助中山國不可。”

“這就是我們齊國不得不從秦國退兵的理由。”

齊王點點頭,而後怡然自得道:“到時,趙魏兩國爲了讓齊軍留在秦國,繼續幫助兩國於秦軍作戰,非得付出代價不可。”

陳賈應道:“大王,正是如此。一旦趙魏兩國成爲齊國的盟友,那麼現在我齊國極爲不利的外交局面將會不復存在,一改之前幾年的頹勢。”

“好。”齊王臉色浮出一絲喜色,道:“現在齊國已經幫助趙魏兩國成功渡河,秦魏趙三國之間的戰爭已經進入白熱化,趙魏兩國對齊軍的倚重越來越大,接下來就是我們齊國收穫的時候了。”

說着,齊王激動的來回走了數圈,平復下來後,立即大聲向外吩咐道:“傳寡人之令,邀請楚王韓王前來一會。”

“諾。”

······

熊槐得到齊王要宴請自己的消息後,頓時幽幽一嘆。

宴無好宴啊!

齊王在這個時候宴請他和韓王,肯定是齊王已經打定主意,想要回國了。

現在唯一不清楚的地方,就是齊王是否準備從秦國撤軍了······

熊槐與韓王來到齊王的宮殿,之見齊王愁眉苦臉,一臉哀傷的模樣。

見此,熊槐與韓王對視一眼,全都一臉的沉重。

二人一同開口道:“齊王,請節哀!”

齊王看了楚王韓王一眼,見楚王一臉的凝重,而韓王面帶驚恐之色,於是長嘆一口氣道:“盟主,韓王,相比兩位也知道,如今我齊國盼子與世長辭,寡人心中憂亂,擔心國內,如今已是歸心似箭。”

頓了頓,齊王一臉正色地通知兩人道:“所以,寡人決定明日啓程回國,至於伐秦的事情,那就有勞盟主費心了。”

“這···”熊槐遲疑了一下,而後滿是遺憾的道:“齊王,貴國盼子離世,的確是一大憾事。只是現在按照齊王提出的計劃,趙魏兩國已經突破河水的防線,正式與秦軍交戰。”

“若是此時齊王離開洛邑,寡人擔心會影響趙魏兩國的士氣啊。”

韓王聞言立即附和道:“不錯,齊王何不在考慮一番,秦關險固難以攻克,若是錯過這次機會,寡人擔心秦國再難削弱了。”

“這···”齊王聞言立即面帶遲疑之色,沉默許久後,開口道:“盟主韓王的話也很有道理,削弱秦國這是我們五國的共同心願,現在成功就在眼前,若是半途而廢,那就太可惜了。”

韓王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要是齊國在這個時候退兵,那就把趙魏兩國坑慘了。

“但是···”

隨着齊王繼續開口,韓王剛放下的心立即又懸了起來。

然後,就聽見齊王繼續道:

“現在寡人也的確沒有心思繼續呆在洛邑,所以,寡人決定明日啓程返回齊國,至於伐秦一事,同樣不容半途而廢。故,寡人可以對兩路齊軍主將下令,繼續協助趙魏兩國圍攻秦國。”

熊槐聞言一怔,而後深深的看了一眼義正言辭的齊王。

齊王自己打算離開洛邑,但是有不從秦國撤軍,這是想幹什麼,難道齊王自己就不擔心齊國大軍出事嗎?

這其中肯定有鬼,只是齊國究竟在算計什麼?

總不可能齊國就是一心一意的幫助趙魏兩國吧。

這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或許有人有,但是齊王肯定不會有。

熊槐突然想起昨日的秦國使者。

難道齊國打算與秦國合謀坑一把趙魏兩國?

這更加不可能,因爲齊軍要想回國,還得經過趙魏兩國境內呢!

正想着,就聽見韓王開口道:“齊王高義,寡人佩服,佩服!”

熊槐跟着道:“齊王果然重情重義···”

······

最終,齊王還是在第二天啓程返回齊國。

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側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軍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產神器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選定目標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九十一章 韓軍敗退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三百三十四章 搶功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懼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八百零八章 行賞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江淮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初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二百七十七章 輕取西都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八百一十章 公佈石磨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無音訊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八百零四章 議楚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鯉使秦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六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