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周憚

馬蹄踩踏殘雪,從原野馳過,彷彿黑褐色的浪潮一般,往東而去。

這片區域,位於濠州臨濠縣與滁州永陽縣交界,位於五尖山脈南段的北麓,地勢平坦,一馬平川,成千上萬的騎兵彷彿黑雲掠過,氣勢更爲驚人。

滁州守軍派到五尖山脈北麓的斥候探馬,看到這一幕,皆拼命摧馬快行,返回各自的營地,稟報敵軍最新的異動。

壽州節度使徐明珍親率兩萬騎兵,駐於壽州東南角的安豐縣境內,這是衆所周知之事。

不過,就之前的形勢,絕大多數人都認定,這兩萬騎兵的作用主要是限制禁軍不敢過於激烈的進攻巢州城,亦或接應其巢州守軍北撤。

沒有人會覺得徐明珍會捨得將手裡最重要的這張底牌,輕易打出來冒險。

而只要淮西禁軍能成功收復巢州城,從巢州到歷陽、滁州、南譙、永陽等地皆有城池可守,也不怕機動性更強的兩萬壽州騎兵穿插進來能有什麼作爲。

眼前的一切,說明衆人之前所預料的形勢,已然發生變化。

目前滁州境內,納入朝廷治下除滁州城之外,還有棠邑、永陽、歷陽、南譙四城皆有駐兵。

殘陽西斜,扮作商旅的韓謙、馮繚、奚荏、孔熙榮等人剛準備要進城時,聽到身後馬蹄踏地而來,轉回頭看到數名驛騎正拼命的催動身下的馬匹,往棠邑城趕來。

韓謙他們避讓到路旁,讓驛騎先行。

驛騎馳到城門裡,也不下馬,爲首者掣出一面令牌,喝道:“八百里加緊軍情報於周憚刺史。”

城門前守值的小校不敢怠慢,第一時間放他們通過進城。

“這是徐明珍那邊動手了吧?”馮繚猜測說道。

“應該是吧。”韓謙說道。

軍情傳遞自有體系,棠邑與金陵隔江相望,距離巢州城下的主戰場有二百五十六裡,正常情況下,對棠邑的軍情傳遞不用八百里加緊。

倘若徐明珍率兩萬騎兵東進,五尖山脈以東的城池皆有可能受到威脅時,前方的斥候探馬,纔會如此緊迫的趕到棠邑來傳信。

韓謙、馮繚他們進城後,在一座獨院裡等候沒有多久,便看到馮翊與周憚匆匆趕來。

時間非常緊迫,很多事情都來不及安排,韓謙之前只是叫馮翊比他們稍早一些進城,找到周憚提起會面之事。

看到周憚僅帶兩名隨扈過來見面,馮繚稍稍放寬心,心想這傢伙沒有忘恩負義的心思就好。

“周大人看到我在棠邑,是不是感到很意外?”韓謙笑着問道。

“周憚心裡確實是有太多的意外與疑問,想要找侯爺問個明白。”周憚聲音低沉的說道。

周憚之父乃前朝大寇秦宗權的部將,前朝末年秦宗權爲樑帝所敗,三四十萬流民軍被打得分崩離析,有數支殘部流入南陽四周的深山老林之中,周憚之父在丹水南岸創建密雲寨,死後傳位給周憚。

此時的周憚也不過三十五歲,身形瘦削而挺撥,予人文質彬彬之感,很難想象他是山寨頭領出身的武將。

韓謙不忙着他到棠邑來的緣故,請周憚到院子裡坐下,先問道:“我們剛纔進城時,看到驛騎馳傳信報,是否駐於安豐境內的壽州騎兵,往東異動?”

“成千上萬的騎兵,從永陽北境通過東進,此時壽州騎兵前部,可能已經奪下磨盤谷了,”周憚問道,“這與侯爺到棠邑,是否有關?”

“形勢已經危急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當然是有關了,”韓謙喟嘆說道,“我其實四月下旬人就已經在金陵附近了……”

周憚一臉震驚,但還是耐着性子聽韓謙繼續說下去。

“……事情要追溯到尚文盛刺殺案,”韓謙回想起裡面的糾纏,也禁不住感慨,淡淡說道,“爲避免世家宗閥對廣德府民衆逼迫太甚,我不得已在思州策動民變。原以爲再推動薛若谷到溧水任職,追查刺殺案的真相,便能叫形勢緩和下來,但實際上我四月下旬到金陵之時,韓東虎、蘇烈他們已經在策劃暴動。其時箭在弦上,我不能斷然阻止,只能另行組建赤山會,想着到樊樑湖以西找一塊地方,安置被奪田宅的左廣德軍舊部,以免真在江淮腹地掀起滔天血海。這也是敘州與淮東合謀的源起。至於文瑞臨其人,我早就注意到他有問題,但真正得知他慫恿李普獻策,以水師奔襲洪澤浦時,水師戰船已入邗溝。爲顧全赤山會上萬會衆及家小,也爲顧全十數萬計的左廣德軍舊部及家小不受牽連,我只是選擇坐看水師覆滅……”

韓謙將刺殺案之後形勢諸多糾纏、扭曲,給周憚娓娓道來。

除了太后與韓鈞私通生子這個可以說是韓氏家醜這事未提之外,韓謙也將與呂輕俠合謀獲得太后秘詔,敘州水營最快三四天之內就能進入長江水道等事,說給周憚知道。

“……”周憚長嘆一聲,說道,“侯爺爲陛下數謀奇功,奠下問鼎之基,功成而身退,拱手將左廣德軍送上,陛下不謀善取,卻百般猜忌,終致這樣的局面,真正是叫人惋惜啊。”

說實話,馮繚與周憚的接觸極少,沒想到山寨出身的周憚竟能有這番見解,也是暗暗吃驚,當然,他也徹底放下心來,不擔心周憚不跟他們合作了。

“這麼說,侯爺是想據棠邑,收攏赤山會衆及南逃流民,並以此作爲敘州水營在江淮的基地?”周憚又問道。

“不錯。”韓謙坦然承認道。

“危局解除之後呢?”周憚盯着韓謙問道。

“很難說危局到什麼時候纔算是真正解除,韓謙心裡唯願國泰民安,”韓謙袖手看着蒼穹之上的暮雲,悠然說道,“即便爲此要揹負上千古罵名,韓謙也一力承之!”

“好一個國泰民安,願周憚能助侯爺一臂之力。”周憚長身而立,拱禮說道。

“好!”韓謙高興的攙住周憚的胳膊,他原本沒有期待這麼多,但周憚願爲敘州所用,可以說是此行的意外之得。

看到這一幕,奚荏心裡暗想,都說是非自有曲折、公道自在人心,韓道勳、韓謙父子所做所爲,雖然無數人憎之厭之,但也絕不是沒有一人能體諒他們的良苦用心。

不過想想也該是如此。

周憚本身就是流民軍將領之後,年少時肩負重任率舊部在丹水深山裡苦苦掙扎十數年,是韓謙到襄州之後,第一時間想到聯絡山寨勢力,爲守住淅川城、最終支持到天佑帝親率大軍來援而建立奇功。

周憚、陳景舟這些山寨出身的將領,原本就跟世家宗閥尿不到一隻壺裡去,朝堂諸公也纔有用陳景舟出知廣德府緩解形勢的決定。

再一個,金陵事變前夕,李普當時就顧及帶着信昌侯府一系的家小逃往秋湖山,還是馮繚派人通知周憚、陳景舟等山寨將領的家小,集結到丹井巷後再一起衝闖東華門水關出城,保全他們的家小沒有落入安寧宮手裡慘受折磨、屠戮。

當然了,周憚能如此痛快,也跟太后手詔有莫大的關係。

要不然的話,周憚再怎麼對楊元溥失望,都要顧及他此時還留在金陵城裡的一家老小的安危。

有了太后手詔,就有大義名份,之前鬥爭再險惡,總不至於擔心家人會驟然遭受滅頂之災。

馮繚、馮翊、孔熙榮更是高興,周憚能全力配合,很多事情就能方便許多。

韓謙、馮繚、馮翊、孔熙榮先趕往周憚充當行轅的縣衙大院,隨後周憚便下令江州兵接管棠邑城防,對全城進行戒嚴。

待韓東虎率領五百餘人馬趕在天黑之前,進入棠邑城,周憚纔將城內的將吏都召集過來,由春十三娘出面,代表長春宮宣讀太后手詔:

“皇太后詔曰:陛下年輕氣盛,受奸佞矇蔽,輕師妄動,致左右五牙軍蒙受重難、死亡慘重、車船覆沒一盡,京師無以爲屏、十萬禁師孤懸江北,有傾巢之危。黔陽侯韓謙足智多謀,屢拯家國於危難之間,甚得哀家信任,故特賜此詔,着黔陽侯韓謙招募將勇、率敘州兵馬戰船東進江淮抵禦敵寇,以爲大楚藩屏。欽此。”

“謀逆,你們這是謀逆!”

棠邑縣令柳子書臉色大變的驚叫道。

金陵戰事過後,柳子書曾任廣德府戶曹參軍,株連奪田之事,他參與最多,待楊元溥調陳景舟出知廣德府,他意識到形勢發生微妙的變化。他擔心之前所做惡事太多,會被翻舊賬,趁着禁軍收復滁、巢等地需要一批官吏填充州縣,他隨衛甄到滁州,擔任棠邑縣令,哪裡想還是落到韓謙的手裡。

韓謙對柳子書這樣的角色沒有什麼印象,聽他大放厥詞,陰沉着臉,虎視眈眈的盯住他:“你說是秘詔有假,乃韓某人僞造?“

手詔除印信外,還有春十三娘乃長春宮女官,不容柳子書質疑手詔的真假,他驚惶辯道:“陛下有旨在先……”

韓謙厲聲說道:“即便太后手詔不假,連陛下都對太后敬畏有加,唯命是從,你在這裡張口胡言,竟敢口誣太后謀逆,當掌嘴三十!”

韓謙記不起柳子書這麼一個角色,林江等人則是恨之入骨,聽韓謙發令,也顧不得體統,上去揪住柳子書,扒了他的官袍,便拖到大堂廊前,拿木棒子啪啪啪作響的抽打其臉!

第六百一十章 對峙第三百七十章 岳陽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營第三百三十四章 窮酸王侯第四百三十四章 長信宮第一百五十二章 鹽事第七百八十一章 舊事(一)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捷第三百二十九章 攔街第四百零四章 請戰第二十一章 授計第二百七十五章 守株辰陽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扉第三百六十一章 刺史人選第五百九十一章 秋夜第一百二十四章 暗計第六十章 家兵進城第七百七十一章 聽聞第三百四十章 圖窮第四百八十二章 參見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安第六百五十五章 兵釁(一)第四百零九章 四周形勢第三百五十一章 劫持第十八章 誤導第二百一十章 王府供奉第六百二十六章 順水推舟第五百六十一章 夜戰奪寨第六百六十六章 驚雷第二百一十二章 化暗爲明第六百五十九章 稱臣第六百零五章 意圖第二百七十四章 誘敵出寨第二十六章 收奴第五百九十二章 虎狼之心第六百五十一章 秘使第十章 與人鬥第六十章 家兵進城第九十四章 純酒第四百七十章 詢問第七百五十二章 戰後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四十章 婦孺第三百九十七章 責難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見第三百零九章 一夜第四百五十七章 相逢第四十章 故作鎮定第五章 家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行刺第五百六十五章 公道第五百四十六章 奇功可居第四百五十七章 相逢第四百二十七章 短兵(二)第一百零四章 船幫之用第四百四十九章 婚約(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訊問第七百七十章 金陵詭局第四百六十三章 縉雲司第二百七十七章 削藩第六百六十四章 密會第六百五十一章 秘使第四百四十八章 婚約第七百零二章 新的形勢第三百五十六章 弒第二百零六章 重逢第三百九十一章 秘窟第三百九十一章 秘窟第五百二十九章 應急計劃第六百六十六章 驚雷第六百九十三章 解套第十四章 下注第四百二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四百四十三章 進城第七百七十四章 樊川河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間第二百六十八章 番民士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歸鄉第三百八十二章 秘密第七百七十一章 聽聞第六百八十三章 移花接木第二章 夢境窺史第三十四章 風未平第六百一十九章 監軍(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河洛(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同病相憐第七百二十九章 虎牢關第八十三章 快速帆船的造法第七百九十五章 勸嫁(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送別第一百九十六章 再見馬循第六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五百七十一章 同病相憐第二百二十章 厚禮第四百九十八章 招安(二)第六百九十二章 削藩第七十四章 相贈佳人第四百零二章 側翼第二百五十九章 襲擊第六百九十五章 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