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

“長伯,你我之間何須如此多禮?少傅實是多慮了,朝廷並無有疑於遼西上下。聖上有意促洪公於寧錦有所建樹,故洪公與某商議之下,決意奪取義州,以消錦州臥榻之患,更安聖上憂邊事之心。慮及寧錦官兵久缺戰陣,臨敵時恐乏戰意,洪公才上奏朝廷,請朝廷遣勇衛營出關相助。洪公現正欲往錦州,與少傅商議寧錦官軍觀戰一事,長伯還是回去稟報少傅,若無恙的話最好與洪公相見,以免有不利於少傅之風評傳出!”

沈世玉瞥了一眼吳三桂帶來的一個紫檀木打製的箱子,敞開的箱子裡向外散發着淡淡地金光,裡面放着五百兩金子。

他所說的請寧錦官軍觀戰只不過是一種官場的說辭而已,真實的含義自是要錦州出兵。不然的話,難道勇衛營這樣的客軍在與建虜交戰,寧錦軍就真的在一旁看着不成?

“沈公向來對三桂親如子侄,些許心意還請沈公笑納,三桂這就趕回錦州稟告舅父大人,以免錦州上下誤判形勢!沈公,三桂告辭!”

吳三桂抱拳施禮後出門帶着親兵匆匆上馬離去,那箱金錠被他有意識的留在了沈世玉的房內。

既然知道這次朝廷大軍的目標,那他就要趕緊回去勸祖大壽配合纔好,要不可就真的坐實了錦州上下與建虜有勾連的傳聞。真要如此的話,一旦事後朝廷拿此做文章,祖家除了坐以待斃以外,就只有反出大明這條路可走了。

錦州離松山只有四十餘里,吳三桂快馬來回一趟只用了一個多時辰。當他趕回錦州時,只見大隊騎兵在城外往來奔馳,城頭上也滿是披甲執堅的士卒和將領。城門也只敞開一小半,一隊正在值哨的士卒正在對出入城門的百姓商人嚴加盤查。

見此情景的吳三桂有些哭笑不得:自己這個大舅實在是被朝廷嚇破膽子了,搞出這麼大的陣勢來爲自己壯膽,其實一點用沒有,平白讓人抓住話柄。

“那個沈先生真是如此說的?長伯,你也是見過世面的人,你覺得朝廷這次派兵前來,真的不是對付咱們的?”

一直在書房等候吳三桂回返的祖大壽,聽完吳三桂轉述沈世玉的話後,依然一副半信半疑的神情,但一直緊繃着的身體已經放鬆下來。

“舅父,沈先生是洪督師最信任之人,孩兒與他相知莫逆,他絕不會哄騙與我!孩兒覺得,舅父還是與洪督師見上一面,籌劃一下如何攻取義州之事;孩兒認爲,我寧錦上下應當服從洪督師調派,全力以赴與客軍配合,憑藉此役使外界有關我寧錦之謠言不攻自破,以挽回聖上與朝廷之信任!”

吳三桂坦然道。

“大伯,三弟說的極是!咱們與建奴打了幾十年的仗,從遼東一路敗退到錦州,多少子弟兵死在建奴手裡?這可是血海深仇!這回朝廷派了只能打的官軍前來,咱們也得讓客軍看看,錦州軍也不是白吃朝廷糧餉的主兒!這回俺就帶着手下上陣好了!”

祖寬站起身來大聲嚷嚷道。

“混賬行子!建奴豈是和流賊那樣好對付的?你他x的別覺着在關內剿賊打了幾場勝仗尾巴就翹上了天!打仗就要死人,咱們花費老多銀錢供養起來的子弟,死一個就等於是扔掉好多銀子!都死沒了咱們祖家還依仗甚子?如何謀劃此事,你大伯自有主見,你再多嘴老子抽死你!”

祖大樂眉毛一立,指着祖寬的鼻子怒罵道。

祖寬看到自己的老爹發怒,只得心不甘情不願的坐了下來,嘴裡卻還在小聲嘟囔着。

“長伯說洪亨九就要來至錦州,大哥你見還是不見?朝廷大軍想拿義州,明擺着是立威來着!你說咱們要不要派人暗中知會一下義州,還讓他們早有個防備?”

見祖大壽坐在那裡半天不吭聲,祖大弼忍不住開口問道。

“二舅,這怕是不妥吧?別忘了咱們還是大明臣子,平日就算與建州有些來往,那也是爲利而已。這次可是事關軍國大事,這等做法等同於通敵,那可是與謀逆一樣的誅族大罪!舅父慎思之!”

祖大弼的話讓吳三桂十分反感。平常與建州做些見不得人的勾當賺取銀錢也就罷了,那也是爲了遼西上下許多人的利益的行爲,但在這關係到多少人生死的時候居然還以私利爲重,那可真就是不知死活了。

你自己想死也別拖累別人!還嫌這麼多年銀子賺的少不成?要是讓朝廷知道臨陣交通奴賊,得有多少人給你陪葬!吳三桂心中暗罵道。

“某還是見一見洪亨九吧。長伯說的在理,這麼多年咱們家產都掙下了不少,可有命掙也得有命花才成!眼見着皇上似有明君之像,大明也翻過點來了,咱們可不能不識時務了!這回咱們拿出點本錢來,也叫朝廷見識見識咱們馬隊的威風!朝廷官軍再厲害,也不過是些步卒而已,和建奴野戰的話,要是沒咱們馬隊壓陣,步卒再能打也頂不住建奴、韃子的馬隊衝鋒!”

思襯半天的祖大壽終於開口做出了決斷。

外甥的話沒錯,再怎麼樣遼西也還是大明的土地,在座的也都是大明的臣子,關鍵時刻總不能胳膊肘朝外拐吧?多年來個人都積攢下了豐厚的家產,可以說幾輩子都花不完,現在要考慮的就是怎麼保住這些家財了。攻取義州正是向朝廷表達忠心的機會,只要身段放軟,手中有足夠的功績,朝中有重臣替遼西說話,那皇帝也不能無緣無故下死手不是?

當日下午未時左右,當洪承疇在親兵的護衛下來至距錦州五里之地時,吳三桂受祖大壽的委託,專程在此迎接洪承疇的到來。爲了向洪承疇展示錦州的實力,祖大壽將自家以及手下將領們的家丁全部派出。官道兩旁頂盔摜甲的騎士們馬頭全部衝着官道,形成了一條密不透風的通道。馬上的士卒們表情不一,或是驕橫、或是謙卑、或是好奇、或是敬仰,默不作聲的目視着洪承疇一行從中間穿行而過。各種大小旗幟迎風招展,長長的隊伍一直延伸到了錦州城門處。

“祖少傅排出如此陣仗,本官頗有受寵若驚之感啊!呵呵呵呵!長伯,此衆較之你部孰強孰弱?嘗聞建虜甲兵犀利無比,爾衆與建虜相比如何?”

見慣大場面的洪承疇騎在馬上坦然自若,目光不時打量着兩邊的寧錦馬隊士卒,心內對祖大壽這種兒戲之舉頗爲不屑,也更加拉低了他對遼西上下的評價。

“稟督師,此皆乃寧錦強軍,與卑職所部相差彷彿,比之建奴甲兵稍遜!比靼虜略強!”

落後洪承疇半個馬身的吳三桂老老實實地回道。

“建虜八旗甲兵雖利,但在本官眼中不足爲懼!蓋因其數甚少,折損一個就無法補充。更兼其龜縮於遼東苦寒之地,物資匱乏,若無多年來由關內擄掠漢人工匠爲其勞作,其敗亡就在瞬間!且看此次奪城之戰吧,我皇既遣強軍,看來有足以爲恃之本領,只要能大量消耗建虜之有生力量,官軍折損多一些也不爲過!”

吳三桂不敢接言,只能裝作一副聆聽的樣子。旁邊的沈世玉笑着岔開話題:“洪公,不知祖少傅此次能拿出多少馬隊助陣,有兩萬勇衛營步卒,再配以數千馬隊,義州千五百之虜賊豈是我之敵手!就怕建虜眼見我軍勢大,縮於城內不敢出城應戰。聞建虜人人射的重箭,若我軍蟻附登城,折損可是會不小,就怕聖上怪罪我等損兵折將啊!”

洪承疇笑道:“只要能平滅遼東建虜,犧牲再多亦是小事一樁!等見到祖少傅再計議如何用兵吧,相比少傅當有摯言以教我!”

閒談之間巍峨高大的錦州城已近在眼前,南門外的空地上站着大羣文官武將,待洪承疇來之近前,一衆武將單膝跪地行軍禮報名參拜,遼東巡撫衙門的文官則是躬身行了揖禮。

待衆人行禮已畢,洪承疇翻身下馬,遼東巡撫方一藻臉上帶着禮節性的笑容拱手道:“最近幾日偶感風寒,未曾陪同洪公巡視地方,失禮失禮!少傅腰腿不便,不利於行,要下官對洪公告一聲罪,少傅現已至巡撫衙門等候洪公大駕!洪公請!”

洪承疇微微拱手還了半禮:“無妨!少傅於苦寒之地多年,難免有隱疾在身,本官這邊前去探望,還請子元頭前帶路!”

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三百章 證據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九章 皇莊5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二百章 客戶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五十章 殘暴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