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

帶隊駐守義州的鑲白旗甲喇章京湯古岱勇猛善戰、沉穩多謀,深受阿濟格和多爾袞的信任和欣賞。崇禎五年阿濟格率部攻打廣寧和義州,祖大壽放棄兩城、率部退回錦州後,湯古岱便奉命帶着鑲白旗五個牛錄的正兵駐守於此。

繼任後金汗位後,皇太極一直覬覦遼西走廊這條狹窄的通道。在他的構想中,只有完全奪取並佔據整個遼西,將戰線前推至山海關,直至奪取這道雄關,建州纔算徹底擁有了跟大明對陣的資本。

只要佔據了山海關,大明就如同一個赤身裸體的美婦一般暴露在建州的視野之中,建州所缺乏的物資和人口,都可以順順當當的從大明獲取。而不必像現在這樣繞道蒙古,從莽莽羣山中鑽出來,然後再從長城的殘**進入大明搶掠。

但皇太極也知道,飯要一口一口的吃。想拿下遼西,那錦州就成爲了必得之地。

攻取義州後,皇太極便決意將此地作爲將來攻略遼西的補給之地,將各種糧草物資慢慢儲存於城內,待時機成熟、大軍攻打錦州時,可以方便的從義州得到各種補充。

在崇禎五年開始,一直到崇禎九年,皇太極下令在城內修建了十餘座大型倉房,用以儲備各種物資。並且從盛京遷來數千包衣,在大淩河北岸屯田種植,以獲取更多的糧食。

經過數千漢人包衣五年的辛苦勞作,大淩河北岸開墾出來的數萬畝田地連年豐收,再加上與錦州之間進行的走私行動,義州城內的倉房堆滿了各種物資。得知消息的皇太極在高興之餘,下令加快了對蒙古部落的征討,以便在崇禎十一年聚兵圍困錦州,以圍點打援的方式消滅來援的明軍精銳,爭取一戰將大明的脊樑骨打斷。

這日正當湯古岱巡視倉房的時候,一名甲兵匆匆趕來稟報:城南五十里之外發現有大股明軍馬隊身影,人數當在五千之數,看其意圖,似是奔着義州來的。

湯古岱聞聽後既覺吃驚又覺着可笑,他隨即下令道:“你去傳令給多弼、巴揚阿,讓他倆帶上十個白甲兵、五百騎兵前去哨探攔截明軍,有機會就打一下,沒機會要探知明軍詳情後退回!傳令給黑格,封閉東西南三門,北門派留信使待命,隨時過河去盛京報信!步卒帶上弓箭上城牆,城內十五歲以上包衣男子於城牆下聽命!”

身邊的幾名親衛分頭領命而去後,湯古岱跨上戰馬帶着剩餘的親衛向南城門奔去。

對於明軍馬隊來襲他並不十分在意,就算對方兵力是他的數倍他也不懼。自薩爾滸之戰後,八旗對陣明軍幾無敗績,百名八旗精銳就敢向對面數千明軍發起進攻,並且最終將對方擊潰,這種事例已經屢見不鮮。

但令湯古岱趕到奇怪的是,祖大壽自從由廣寧詐降逃回錦州後,無論八旗兵如何挑釁,始終閉門不戰,數年來任由建州在其眼皮底下爲所欲爲,怎麼這次突然出動大兵前來義州?其意圖何在?攻取義州?

明軍馬隊在五千之數,看上去人數不少,可騎兵無法攻城,後面跟着步卒不成?建州主力正在西征,難道是錦州得到了消息,趁着建州無暇南顧之際,想來義州檢點便宜?倘若明軍真想奪取義州,那五千馬隊後面的步卒人數當在一萬以上。自己這一千五百人雖然勇悍,但守城怕是力有未逮。城內十餘座倉房內的物資糧草可是珍貴異常,一旦城破,這些物資或被明軍繳獲或是毀在自己手中,那可是掉腦袋的大罪。依着幾個主子的脾氣,自己這一枝後面可就很難翻身了。

想到可能出現的後果,湯古岱心頭頓時感覺到壓力陡增。

“克德渾,你即刻帶人回盛京稟報主子,就說明軍發兵數萬北來,義州怕是不保!奴才定會死戰不退,可明軍人數太多,還求主子儘快派兵來援!”

湯古岱當機立斷下令道,親衛克德渾領命後撥馬向北門方向而去。

多弼和巴揚阿都是和湯古岱一個牛錄的白甲兵,二人得到湯古岱的命令後,立刻召集五百騎兵,與另外十個其他牛錄的白甲兵一起領兵出了南門,直奔明軍前來的方向而去。

距義州近五十里的原野上,兩隻人數不等的小股馬隊正在追逐交戰,南面十餘里裡外,大羣的寧錦官軍馬隊正在緩緩向北移動。

交戰的雙方分別是百騎左右的明軍夜不收和八旗的一隻三十餘人的鑲白旗探馬。

這隻奉命哨探的八旗軍在與明軍夜不收遭遇後,帶隊的領催看到遠處揚起的大股塵煙,便知道明軍後續還有大隊人馬。他立刻派出幾騎繞過明軍小隊繼續往前哨探,以查清明軍人數。然後迅速下令剩餘的騎兵分成三隊,他自己領十人居中,其餘二十餘騎分別從左右兩翼嚮明軍衝去。

此次寧錦軍由祖大樂作爲主將,祖寬和祖澤潤爲副將。五千馬隊由三人麾下的家丁組成,人人披甲,有的家丁甚至連馬身上也披着棉甲,可謂是武裝到了牙齒的精銳。

前出大隊二十里的百餘騎明軍夜不收小隊也早已發現了對面的八旗兵,眼見幾裡外的建奴小隊向自己衝來,帶隊的哨管大聲下令手下分成三隊分頭迎擊。

中路的八旗領催手持虎牙槍,身穿從明軍身上繳獲的鎖甲,一馬當先衝在最前面。後面的十人以他爲箭頭排成一個鋒矢陣,手執兵刃、身子伏低催馬緊跟其後,對面的明軍也排出同樣的陣型直衝而來。隆隆的馬蹄聲響中,雙方越來越近,一聲轟然大響中,雙方碰撞在了一起。慘叫聲、喝罵聲、兵刃刺擊劈砍入骨肉聲交織,當雙方分頭脫離戰陣,身後留下了十餘具屍體和數匹失去主人的戰馬。

雙方另外兩側的搏殺也在瞬間結束,不得不承認八旗探馬更加彪悍,這場小規模的戰馬對衝下來,明軍傷亡二十餘人,而八旗探馬只有七人傷亡。

明軍夜不收哨管在和八旗兵對衝時肋下被八旗兵的長刀劃過,身上的札甲險些被撕開,雖然未見外傷,但肋骨已是隱隱作痛。

雙方騎士對衝交換位置後,戰馬兜轉回來,隔着數百步遙遙相望,都在等待各自的將領下達再次衝鋒的命令。

鑲白旗的領催心裡猶豫不決。

雖然剛纔的戰鬥看似八旗馬隊佔了很大便宜,傷損比達到三比一,但八旗精銳死一個少一個,無法跟規模龐大、人數衆多的明軍相比。

薩爾滸之戰後,八旗每次對明軍都是壓倒性的勝勢,幾十名八旗騎兵攆着數千明軍到處跑的場面屢見不鮮。

但這次雙方小規模的戰鬥與以前完全不同。

因爲雙方都是騎兵。

若是面對一羣明軍步卒,就算對方有幾千人,但八旗兵可以採用從蒙古人那裡學到的曼古歹戰術,一層一層的殺傷明軍,直至對方最後意志崩潰,再用突擊的戰術大獲全勝。

但騎兵對騎兵,這樣的戰術根本不適用。

八旗雖是漁獵民族,並且以長弓重箭聞名,但長弓需要下馬紮穩馬步才能拉開,騎在馬上根本不行。

蒙古騎兵在馬上使用的是軟弓輕箭,可以在馬上開弓射箭,但威力小、射程短、殺傷效果一般。

可騎兵對峙,你敢在距對方几十步外下馬射箭嗎?就算你射死幾人,對方一個加速衝過來,你也難逃被砍死的下場,所以這次鑲白旗的領催採用的是硬碰硬的戰術,憑藉八旗兵強悍的身體和豐富的戰陣經驗取得了不錯的戰果。

就在鑲白旗的領催拿不定主意的時候,這邊的明軍哨管也是心中暗暗叫苦。

雖然自己的身後有大股馬隊正在趕來,手下的士卒內心底氣十足,所以剛纔敢和八旗對衝一下,但一衝之後戰損太過驚人了。再來一次的話,別說手下如何,自己能不能活下去還是個未知數。可一旦想逃跑,那被對方追上從後掩殺,很可能就沒幾個人能活着回去了。

就在這時,去南面哨探的幾名八旗騎兵急速奔了回來,來到那名領催面前回稟幾句後,那名鑲白旗的領催大聲下令,哨探回來的八旗騎兵向一側打馬,繞過明軍小隊,向北疾馳而去。

雙方此時戰意全無,在各自將領的帶領下,緩緩驅馬向東西兩側移動,然後分別派出數騎前來收攏戰馬和傷亡士卒,之後分頭馳向南面和北面,一場小小的戰鬥只持續了不到一刻鐘就結束了。

當祖大樂率領明軍主力到達剛纔的戰場時,接到了洪承疇的將令:馬隊距義州四十里處止步,警戒哨探,等候與步卒匯合後就地紮營。

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三十章 預謀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八十章 困難第四百章 佈防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十六章 平叛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四百章 佈防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無策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