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

強力推薦隨緣大大的《都市逍遙客》,阿菩在17K追的一本書,隨緣那廝說了,要俺推薦纔有更新……暈,真是個鳥人。

黃旌得了楊應麒的允諾,卻還不肯走,楊應麒奇道:“你還有什麼事情麼?”

黃旌道:“有一件事情,小人不知是否當說。”

楊應麒道:“那就不用說了。”

黃旌一愣,不敢再扯皮,硬着頭皮道:“這件事情干係重大,七將軍就是怪罪,小人也要唐突了。”

楊應麒冷笑道:“那就直說吧!以後在我面前少兜圈子。”

“是,是。”黃旌道:“事情是這樣的。大金威震天下,連敗大遼,此事連朝廷也有耳聞。”黃旌口中的朝廷,自然是大宋。他一邊說着,一邊看楊應麒的臉色,但見楊應麒一臉的平靜,半點也看不出端倪,只得繼續道:“所以,朝廷有意派遣使者,由海路……”

楊應麒揮手打斷他道:“漢部大將軍在大金的身份地位,你知道多少?”

黃旌一怔,道:“那……那是大大的貴人!”

楊應麒冷笑道:“何止貴人而已!大將軍乃是大金先主之女婿!在遼南是裂土分疆,在國都則左右國事,與大遼是戰是和,與大宋是交是絕,我們大將軍一言可定乾坤。宋廷的事情我早知道了,不過這是國家大事,不是你一介商賈應該過問的。這件事情以後不用再提。”

宋軍不敵遼軍,而遼人最近連連敗給大金黃旌也是知道的,此時他又身處遼東,因此對金軍的威嚴甚是畏懼,被楊應麒這幾句話話嚇得低頭懾懦,不敢應聲。

黃旌走後不久,蕭鐵奴也回來了,送了楊應麒一頭狐狸。隨口問道:“這人來給你送禮麼?”

楊應麒微笑道:“差不多。”

蕭鐵奴道:“送了什麼東西?”

“我沒看。”楊應麒道:“給我行賄,可也把我看小了!現在是培養文官系統風氣的重要時刻,我焉能爲了這點小錢壞了我們的大業?便是黃金滿船,珠寶盈倉,我也不放在眼裡。只要我們把津門搞好了,將來整個東海的財寶還不是任我等予取?”

蕭鐵奴笑道:“我知道你人小志向卻不小!這傢伙想必碰了個大釘子!”

楊應麒道:“也沒有。他們黃家的勢力我還用得着,只要他們謹慎做事,那就是幫了我們的大忙,我何必跟他們過不去?不過他說起大宋想要和大金聯絡的事情,卻被我擋回去了。”

蕭鐵奴奇道:“和大宋聯合這是好事啊,爲何要擋回去?”

楊應麒道:“和大宋聯繫是遲早的事情。我這次擋回去,第一是來說的人不對,黃家雖然是海上豪富,但在大宋算什麼東西?由他來跑腿,便低了我們的身份!第二是時機不對。其實歐陽家已經跟我提過這件事情了,硬是給我壓下去了。大宋是個大得難以想象的外交資源,在我們漢部還沒能力主控整個局面之前,貿貿然給雙方牽線對我們來說並不合算。這件事情要等津門走上軌道之後再說。而且還不能我們湊過去求宋廷,得由宋廷來求我們——大宋的皇帝犯賤得很,送上門的東西他們是不會珍惜的。”

蕭鐵奴笑道:“說起來在遇到我以前,你們好像在雄州邊境上被大宋拒絕了,是不是到現在還有餘恨啊?”

楊應麒臉色一黯,嘆道:“其實當初我也只是想入大宋做個商賈小民,結果卻被拒之門外。說沒有恨,那是假的!不過老六你放心吧,在大局上我不會感情用事的。”

蕭鐵奴點頭道:“這個我信。說起來你這麼點年紀居然有這個心胸可真不容易。”

楊應麒笑道:“所謀者大,小事自然就不放在心裡。”說到這裡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對蕭鐵奴道:“六哥,有件事情我有些擔心呢。”

蕭鐵奴問道:“什麼事情?”

楊應麒道:“是關於四哥。最近我接管津門財權的事情想來你也聽說了,雖然他沒說什麼,可從一些蛛絲馬跡上看,只怕他對我有些意見。”

蕭鐵奴道:“這事我也有聽說。”

楊應麒道:“若按四哥之前那樣搞,我們漢部很難說有什麼大發展。且風氣一開,以後整個官僚系統的墮落便勢難挽回。本來以四哥的聰明才智,自然知道公私分明的重要。可我怕他最近被眼前的事情矇蔽住了,忘了他將來是要做東海王的,這個津門甚至這個半島,只是他起航的碼頭,而不是埋葬他志向的安樂窩。”

蕭鐵奴笑道:“放心吧。我會去敲他一棒子。”

楊應麒喜道:“兄弟齊心,其力斷金,道理大家其實都明白,但最適合去說明白的,也只有六哥你了。在七兄弟裡面,他和你最好了。”

兩人又遊歷了半月,這纔回到津門。津門的繁華一日盛似一日。楊應麒離開不過一個月,這個港口城鎮便略有不同了。

除了歐陽家因歐陽適的關係先拔頭籌,慢了一步的黃家跟上來的步伐也十分迅捷。這個時代的商貿遠未臻數家壟斷的地步,無論是歐陽家、黃家,還是陳家、林家,他們的財富也只是比其他家族高出一個層次而已,並沒有達到別人難以企及的領先程度。因此津門除了這兩大家族以外尚有許多其他商家,各類走私船隻數不勝數。

此時津門最最爲引人的出口貨物自然是琉璃品,這是漢部公營的核心產業之一。此外煤爐等雜物,人蔘、白附子等藥品,鼠毫、師姑布等特產也頗爲走俏。漢部雖然刀劍精良,馬匹衆多,但對這些東西楊應麒限制得十分嚴厲,因此沒有形成大規模的合法市場。

宋船北來之後,漢部在茶葉、書籍上對趙、劉兩家的依賴性大大減少。但趙觀、劉從卻發現自己的生意反而好做了。因爲他們能買到的貨物比過去在漢村多了十倍不止,而自己的貨物銷路也更開闊了。大宋、燕雲、高麗和渤海的商人也都願意在津門進行交易——在這裡有着簡便、公平而有效的交易環境,而楊應麒所調控的關稅與地租也讓他們覺得剛好可以承受。

短短半年時間,津門港的事情已經通過來往商船爲大東海沿岸的商人們所知聞——那是一個新的淘金窩,“一到津門,金銀滿盆”的諺語甚至傳到了日本和占城,天竺、大食的船隻雖然還沒有出現,但在秋季之前,許多波斯貨物已經以一個僅比泉州稍高的價格陸續出現在津門。

秋冬季風北來,帆船紛紛順風南下,自政和六年六月開港至政和七年正月這七個月間,被楊應麒收入囊中的錢財已經相當於他們這次南遷所花費的成本。而楊應麒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罷了。

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150章 國之樑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168章 偶遇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181章 責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197章 聯姻第6章 邊關(上)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154章 蒙古謠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348章 秦府(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188章 定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161章 民議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26章 兵滿萬(上)第181章 責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204章 思良將第331章 七軍沒(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166章 使者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下)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163章 表決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4章 過冬(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19章 議婚姻(上)第332章 金蘭折(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217章 窺九鼎(上)第9章 塞外(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10章 絕地(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196章 夜訪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21章 配佳偶(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172章 信任第152章 舟中議第49章 複雜的政治(上下)第25章 收俘虜(下)第180章 異第347章 嶽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