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律法與人情(三)

“嗯……那就先將張昭押進天牢,容朕細思之後再定好了。”

這一見衆宰輔們都不怎麼願意在如何處置張昭一事上表態,張君武也自無奈得很,概因他很清楚衆宰輔們的心思之所在——疏不間親,自古以來,帝王政治就是家天下,這等思想早已深入人心,正因爲此,在衆宰輔們心中,張昭乃是帝王親族,其有罪,那也是帝王家事,外人胡亂進言的話,無論對錯,怕是都討不了好,既如此,當然是不說爲妙。

“陛下聖明。”

張君武此言一出,衆宰輔們很明顯地都鬆了口大氣,緊着便齊齊稱頌不已,唯有蕭瑀似乎不死心,然則張了張口之後,最終還是沒再節外生枝,也就只是跟着隨了大流……

“陛下。”

將衆宰輔們打發走了之後,心煩意亂的張君武也自無心再批摺子了,起身便去了內禁,這纔剛到了甘露殿的門口處,蕭皇后已聞訊領着一大羣宮女宦官迎上了前來,款款地行了個禮。

“免了罷。”

既是規定了後宮不得干政的鐵律,張君武自是向來不會將政務帶回內禁,這會兒同樣如此,哪怕心中再煩,也不曾有所流露,但見其笑着行上了前去,伸手攙住了蕭皇后的胳膊,一道往寢宮裡行了去。

“陛下……”

蕭皇后顯然也有心思,待得在寢宮的龍牀上落了座,揮手便將隨侍人等全都打發了出去,一臉爲難狀地看着張君武,遲疑地輕喚了一聲。

“嗯?娘娘可是有甚心事麼,只管直說好了。”

這一見蕭皇后神情不對,張君武不由地便是一愣。

“回陛下的話,妾身確有兩樁事要稟,一者是承志過來年便已滿六歲了,如今雖是妾身在爲其啓蒙,然,妾身終歸不是大家,若是貽誤了志兒的學業,妾身百死難辭其咎,再者,平兒等也都是一般情形,不知陛下對此可都有甚安排否?”

聽得張君武這般說法,蕭皇后倒是沒再猶豫了,緊着便先將子女們的教育問題搬了出來。

“唔,此確是朕疏忽了,這樣好了,朕明日便着政事堂安排一下,建個學堂,延請朝中飽學大儒、武勇之將爲朕的兒子們上課,再有,朝中正四品以上大員以及宗室人等之子息若是年齡也差不多相當,就一併在學堂進學也罷,另,但凡皇子,滿十歲後,若是才學品性皆可,便可到兩儀殿聽政,娘娘以爲如何哉?”

蕭皇后一說起兒子們的教育,張君武這才驚覺自己這個父親似乎當得有些失職了,居然忘了大一些的兒子們都已到了該進學的時辰,冷汗不由地便淌了下來,趕忙亡羊補牢了一番。

“陛下聖明,妾身還有一事,只是……”

張君武的安排自是不差,若是如此行了去,諸皇子們只要肯用心,倒也不怕不能成才,當然了,說起來,蕭皇后還是有些不太滿意的,畢竟張君武的子息衆多,光是皇子就已有十六人之多,箇中蕭皇后所出纔不過承志、承麟兩人而已,她自是希望張君武能對嫡子有所側重,可也知曉張君武在立儲一事上早有定策,爲防引發張君武的不滿,蕭皇后雖略有不甘,也自不敢說將出來,而是一派欲言又止狀地轉開了話題。

“皇后與朕本是一體,有甚事不能說的?”

蕭皇后這等做派一出,張君武顯然有些莫名其妙,愣是搞不懂蕭皇后到底還有甚爲難之事。

“好叫陛下得知,柳王妃先前來了妾身處,苦苦哀告,求妾身爲張昭說說情,言稱願獻出所有家產,只求能免張昭一死,自此舉家回南陽隱居,妾身回以後宮不得干政之策,只是切不過往昔之情分,妾身只答應向陛下轉告一聲,並不曾給其個承諾,事便是這麼個事,妾身違制了,還請陛下降罪則個。”

蕭皇后很是爲難地咬了咬紅脣,遲疑了片刻之後,方纔鼓足了勇氣,將張昭的夫人前來求情一事道了出來。

“娘娘做得對,此國政大事,非是後宮可以干預的,然,律法又不外乎人情,該給的體面,終歸還是須得給的,此事,朕已知曉,娘娘就不必過問了,回頭朕自會考量一二的。”

前些年,張君武一直在外征戰,後宮之事全都依賴蕭皇后打理,方纔能保證後院不失火,在此事上,張君武一向是很感激蕭皇后的,更別說夫妻間還有着共患難的深厚情誼,他自是不會去責怪蕭皇后的違制,當然了,出於大局考慮,張君武也自不可能在此時給蕭皇后一個肯定的答覆,也就只是含糊地迴應了一番了事。

“陛下聖明。”

蕭皇后之所以冒着違制的風險幫柳氏說情,皆因這麼些年來,柳氏一直很是巴結之故,當然了,情分歸情分,說上幾句也就差不多了,以蕭皇后之睿智,自不可能作出甚令張君武不悅的舉措來……

“去,將馬周、諸遂良給朕喚了來。”

張君武去內禁本意是想讓煩躁的心得以安寧下來的,卻不料事與願違,被蕭皇后的說情這麼一攪鬧,也自無心再在甘露殿多呆了,與蕭皇后敘了陣閒話之後,又轉回了御史房,卜一落了座,緊着便衝趙登高吩咐了一句道。

“諾。”

這一聽張君武聲色不對,趙登高自是一刻都不敢耽擱,緊着應諾之餘,匆匆便奔出了御書房,不多會便見馬周與褚遂良兩位秘書郎已是聯袂趕了來。

“臣等叩見陛下。”

一見到張君武的面,褚、馬二人自是都不敢有絲毫的大意,緊着便搶到了御前,恭謹萬分地行禮不迭。

“免了,朕請二位愛卿前來,是有一礙難事要聽聽二位愛卿的意見,這麼說罷,張昭一案已明,此人大肆受賄,按律當得嚴懲不貸,只是其本開國元勳,又是朕的長輩,若是處置過重,朕於心不安,可若是法外徇情,則又有違律法之嚴謹,朕左右爲難啊,二位愛卿可有甚能教朕者?”

張君武對褚遂良與馬周的能力都很是看好,早已確定了要好生栽培二人,正因爲此,哪怕二人的官階都不高,並不夠參預朝廷要務之資格,張君武也自不曾在意,一開口便將議事的主題道了出來。

“陛下明鑑,微臣以爲此事其實不難解決,只消按律法判決了去,該如何便如何,待得到了朝議之際,陛下再以一道赦免詔書,免了張昭的死罪,沒收其索賄所得,以此便足可警示後人了的。”

褚遂良腦瓜子靈活得很,加之事先便已猜到了張君武召見的用意之所在,心中早有定算,這會兒應對起來,自也就從容得很。

“嗯……賓王(馬周的字)可有甚要補充的麼?”

饒是褚遂良應答得很快,表現得也很是自信,然則張君武卻並未加以置評,此無他,概因這麼個法子,張君武早就已想過了的,只是終歸覺得太過兒戲了些,並不打算實施。

“陛下明鑑,微臣以爲赦免一事雖是帝王之權,卻須得慎用纔是,若不然,律法之威嚴怕是不存矣,故,竊以爲免張昭之死罪雖可,卻不能僅僅只沒收其受賄所得,而是須得廢爲庶人,並罰沒所有家產,方可警示世人,然,念及張昭曾有大功於國,終歸不好讓其晚景太過淒涼,陛下可於其被押解歸鄉途中,下詔返還其部分家產,讓其憑此頤養天年,也算是全了君臣際遇之情分,如此,或可的兩全。”

馬周雖不似褚遂良那般有急才,可考慮問題卻明顯比褚遂良要周全上一些,尤其是在細節上的思忖明顯更勝一籌。

“嗯,朕看是可行,只是返還部分家產就不必了,朕從內庫撥出一筆資材,確保其能富足餘生也就是了。”

張君武沉吟了片刻之後,終於下定了最後的決心,大體上按着馬周的意見辦,只是在張昭的養老所費上更改了一下,如此,既可體現律法之威嚴,又可表現一下自身念舊之情懷。

“陛下聖明。”

褚、馬二人都是心思靈巧之輩,只一聽便知張君武的決議背後的奧妙之所在,當然了,知曉歸知曉,二人卻是斷然不敢說破了去的,也就只能是齊齊躬身稱頌了事……

瑞明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帝下詔,以王誠爲主審,蕭懷靜等爲副審,嚴稽張昭受賄一案,限時十日審結;瑞明八年正月初七,開年第一次早朝上,王誠上本稱張昭已然對諸般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三司會審後,一致裁定張昭罪重,當革除王爵,罰沒家產,並處大辟之刑,朝臣們爲之譁然,叫好者有之,提議赦免者也有之,朝廷爭議遂爲之大起。

於朝議上,張君武在綜合了諸般臣工們的意見之後,下了最後的判決,給出了道赦免旨意,免了張昭死罪,革除王爵,沒收所有家產,發落回南陽舊宅養老,以此警示世人,其後,在張昭被押解回鄉途中,張君武又派趙登高爲欽使,從內庫撥出兩萬貫給張昭爲養老之資,世人聞此,無有不稱頌陛下聖明者,事遂決焉……

第482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甕中捉鱉(一)第80章第八十章 官渡之戰(二)第505章第五百零五章 詐降計(三)第512章第五百一十二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三)第576章第五百七十六章 定策平江南第201章第二百零一章 關中大捷(二)第440章第四百四十章 圖窮匕見(三)第392章第三百九十二章 營救人質(一)第451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決戰桑園(三)第454章第四百五十四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天降神兵(三)第588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勇取九宮山(三)第23章第二十三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一)第633章第六百三十三章 橫掃舒州(三)第189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引君入甕(一)第455章第四百五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三)第288章第二百八十八章 春季攻勢(二)第88章第八十八章 大破無上軍(二)第284章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略構思第158章第一百五十八章 灞水之戰(三)第509章第五百零九章 走投無路(三)第六百五十五章 戰機突現第217章第二百一十七章 分兵拒敵第355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唐的覆滅(五)第45章第四十五章 伏兵對伏兵(一)第181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末路窮途(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攻守轉換(三)第592章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戰夷陵(三)第334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喋血宛洛大道(二)第621章第六百二十一章 不作不死(一)第290章第二百九十章 國營工業第501章第五百零一章 包圍與反包圍(二)第168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遍地烽火(一)第79章第七十九章 官渡之戰(一)第24章第二十四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二)第523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各個擊破(一)第65章第六十五章 詐取鄭州(五)第422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真假劫營(二)第497章第四百九十七章 誘敵入彀(二)第94章第九十四章 戰略轉進(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四面楚歌(三)第5章第五章 突出重圍(三)第七百一十五章 遼東戰役(三)第六百五十六章 摧枯拉朽(一)第109章第一百零九章 許昌會戰(六)第607章第六百零七章 巧取襄陽(八)第311章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信嶺攻防戰(三)第471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圍魏救趙(一)第560章第五百六十章 殺雞儆猴(一)第449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決戰桑園(一)第566章第五百六十六章 騎軍對決(四)第309章第三百零九章 韓信嶺攻防戰(一)第533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開門見紅(一)第七百零一章 會攻伏俟城(二)第52章第五十二章 滎陽大戰(五)第315章第三百一十五章 血肉磨坊(三)第320章第三百二十章 兵進介休第422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真假劫營(二)第499章第四百九十九章 誘敵入彀(四)第六百五十四章 埋頭準備第593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再戰夷陵(四)第529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巧取居庸關(一)第333章第三百三十三章 喋血宛洛大道(一)第6章第六章 虛實相間(一)第390章第三百九十章 兵出函谷關(一)第88章第八十八章 大破無上軍(二)第549章第五百四十九章 小姨子的心思第395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一)第237章第二雷百三十七章 雷霆一擊(一)第287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春季攻勢(一)第59章第五十九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164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吃人魔軍(一)第146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巧取武關(三)第603章第六百零三章 巧取襄陽(四)第274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中原大戰(一)第466章第四百六十六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一)第322章第三百二十二章 驕兵照樣勝(二)第23章第二十三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一)第61章第六十一章 詐取鄭州(一)第189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引君入甕(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牛刀小試(一)第19章第十九章 堂堂之陣(二)第266章第二百六十六章 懲戒之戰(六)第213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潼關風雲(二)第170章第一百七十章 遍地烽火(三)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非川陷阱(三)第112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好消息壞消息(二)第170章第一百七十章 遍地烽火(三)第117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曲徑通幽(二)第345章第三百四十五章 隴右鐵騎揚威(一)第262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懲戒之戰(二)第588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勇取九宮山(三)第212章第兩百一十二章 潼關風雲(一)第106章第一百零六章 許昌會戰(四)第431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落日餘暉(三)第139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急謀脫身(三)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枯拉朽(三)第30章第三十章 行險一搏(一)第416章第四百一十六章 水淹滁州(二)第49章第四十九章 滎陽大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