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4章

錢天敦當然可以大筆一揮批准符力的調查計劃,但具體到實施環節,還是得讓李凒出面向朝鮮官員下令才行。否則以海漢軍的名義要求朝鮮官員接受調查,這勢必會激起對方的嚴重不滿,更何況現在要調查的對象是武官羣體,如果沒有李凒出面施壓,那極有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武裝衝突。海漢軍雖然不怵朝鮮國這些所謂的精銳部隊,但也沒必要讓其得到再度造反的理由。

所以錢天敦最後雖然肯定了符力的想法,但並沒有馬上給予他相應的調查權限,要等拿到李凒起草的手諭再採取行動。正好錢天敦手頭也還有其他事情要跟李凒面談,便乾脆帶着符力一起去了宮中。

忐忑不安的李凒聽完符力的調查彙報之後,情緒稍稍放鬆了一些,既然海漢軍現在動了真格要追查事件真相,那他倒也樂於給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配合。拋開爲父報仇這一節,如果不把事情調查清楚,將作亂的罪人繩之以法,他就算坐上王位也還是很難確保自己的安全。

漢城出了這麼大的亂子,可以說城中駐軍難辭其咎,李凒本就不相信他們的清白,沒有直接將其斥爲叛軍就很剋制了。現在海漢人要調查究竟是哪些部隊直接參與了叛亂,這正是李凒想要查個水落石出的事情之一,聽完符力的請求之後便欣然答應下來。

李凒立刻便起草了一份命令,要求文武百官配合朝廷特聘的海漢調查人員,對國王遇刺案及後續事件進行徹查。如有故意阻撓或破壞調查者,將立刻撤銷其官職,一律視爲涉案疑犯進行抓捕。

這份命令的嚴厲程度甚至超過了錢天敦的期望值,也足見李凒對於調查事件真相的迫切程度。

拿到了這樣一份準聖旨,符力立刻就告退離宮接着查案去了。錢天敦則留了下來,與李凒商議比查案更爲重要的問題。

“世子,局勢緊迫,所以登基繼位的儀式就只能從簡了,如果您這邊沒有問題,我們後天就舉行相關儀式。我和王將軍會代表我國出席儀式,確認您將是我國唯一認可的朝鮮國統治者。”

錢天敦的話讓李凒吃了一顆定心丸,只要能得到海漢的充分支持,等登基儀式一結束,他就由世子晉升爲朝鮮國王,屆時處理方方面面的事情才能名正言順,不再受世子身份掣肘。

李凒連忙應道:“那就有勞兩位將軍了,待我登基之後,便立刻冊封兩位爲我朝鮮國護國大將軍!”

任命外國武將爲護國大將軍,這在朝鮮歷史上倒是沒有出現過的創舉,李凒也是想了好久,纔想出了這麼一個辦法來表達自己對海漢的敬重和信賴。雖然這只是一個名譽稱號,並不會讓這兩名海漢將領就此聽命於自己,但李凒認爲這至少有助於將雙方的利益捆綁到一起。今後朝鮮國在軍事方面的需求,或許也可以通過與海漢將領的良好關係來得以實現。

錢天敦同樣也對李凒開出的這個條件稍稍有些吃驚,不過他很清楚李凒目前的利益訴求,所以倒也能理解李凒此舉的目的所在。至於護國大將軍能在朝鮮國享受什麼樣的待遇,是否需要承擔相應的義務和責任,錢天敦當下沒有再追問,只是對李凒的這個安排表示了謝意。

如今王位空置,李凒是先王指定的繼任者,又有海漢在背後全力支持,登基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能不能坐穩這個位子,除了李凒自身的能力之外,海漢所提供的支持力度也是一個極爲重要的因素。

而海漢所提供的支持當然不是無償的,也不是護國大將軍的名譽稱號就能換到的,事實上海漢對朝鮮的要求除了承擔海漢軍行動期間的所有軍費之外,其實還有別的一些條件。

“世子,我國與貴國在過去這幾年中的合作都很愉快,但在很多相關領域一直缺乏具體的規範,影響到了我們的合作效果,所以我國希望能在前年簽署的漢城盟約基礎之上,結合兩國關係現狀,達成一個更爲全面,更加深入的兩國外交合作協議。”

錢天敦侃侃而談道:“我國希望這份新的協議能夠在您登基之後立刻生效,我們也確信這樣一份協議將會有助於穩定貴國局勢,鞏固我們兩國之間的盟友關係。”

李凒雖然尚不知道錢天敦所說的這份協議內容是什麼,但對方在眼下這個節骨眼提出來要籤新的外交協議,想必也不是那麼好打發的。

他很謹慎地問道:“錢將軍,這份新的協議有些什麼內容,你可否爲我解說一二?”

錢天敦道:“協議的內容其實大部分是已經在實施中的合作項目,只是通過這份協議將其規範化,以便於我們將來的操作。大致來說可以分爲四個方面……”

第一是外交方面,朝鮮國作爲盟友,要完全支持海漢在東北亞地區的戰略利益。同理海漢也將支持朝鮮國在南海地區的戰略利益。

第二是經濟文化方面,朝鮮國向海漢完全開放採礦、農業、航海、金融、文化等領域的經營權,允許海漢商品在朝鮮市場上出售,允許海漢文化產品和相關教育產業進入朝鮮國。朝鮮國需爲兩國的經濟合作項目提供必要的資源和保護。

第三是人口流動方面,兩國允許民衆及民間資產的跨國流動,允許民衆改換爲對方國籍。

第四是軍事合作方面,朝鮮國允許海漢軍在本國轄區內開設軍事基地,駐紮部隊,並將海漢所產的制式武器納入軍購清單。海漢軍將爲朝鮮提供作戰技能培訓,以及戰時的全面支持。

粗略一看,這幾個方面中除了移民問題之外,其他的似乎的確都是已經在實施當中的項目。而李凒在三亞待了一年之後,已經接受了海漢從各個國家汲取移民的事實,也不指望自己的國家能夠獲得特殊待遇了。

其實李凒也大致能理解海漢爲何要就這些已經在實施當中的合作項目再重新簽署協議,畢竟之前這些協議都是跟自己的父親談的,如今朝鮮國換了當家做主的人,那重新再籤一次也很合理。

當然了,站在客觀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一份協議可說不上是盟友之間的平等互利,而是明顯有利於強勢一方。但李凒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本,海漢也沒有給他留出其他選項,他如果不同意這份協議,那很可能連接下來的登基儀式都會被叫停。

“關於與這份協議的具體內容,世子可以先看一看這個草案,如果沒有問題,那我們就在您登基當天簽署這個新的協議。”錢天敦說罷,從自己的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遞到了李凒面前。

李凒接過那份文件,見第一頁上的標題赫然是《海漢國朝鮮國友好通商航海條約》,心中不由得暗暗腹誹海漢人心機重,這協議內容明明還涵蓋了移民、軍事等重要領域,但卻故意只提到通商和航海,顯得頗爲遮遮掩掩。

條約的細則自然還有不少讓李凒不甚滿意的地方,比如錢天敦故意連半個字都沒提到的治外法權。但這實際上也是朝鮮官方已經默認的規則,只是這次的條約中將其用文字形式表述出來,更具可操作性。

李凒花了一盞茶的時間看完了這份條約的內容,然後意味深長地對錢天敦答覆道:“我沒有問題,我也希望貴方不會有任何問題。”

錢天敦應道:“我國跟安南和福建早就簽署了類似這樣的協議,世子不用擔心這中間會出現什麼問題。一兩年之後,貴國便會逐漸得到這份協議帶來的諸多好處,世子到時候就知道了。”

李凒聽說那兩家也簽過這樣的協議,心裡稍稍好受了一些,起碼就算吃虧也不是自己獨一份了。至於什麼時候能夠在綜合實力方面趕上那兩家,李凒覺得一兩年大概率是不夠的。他在離開三亞之前觀看了海漢舉辦的留學軍人比武大會,本國的軍人在能力方面的確還有所欠缺。

李凒當下便提筆,想在協議末尾簽名,錢天敦卻出聲叫住了他:“世子不用現在就籤!等你登基儀式結束後,召集王公大臣見證,我們再一起當衆簽署。”

李凒微微一愣,旋即便明白了對方的目的,海漢國並不打算不聲不響地簽下這份協議,而是有意要就此展開炒作,讓朝野上下都知道自己與海漢已就國家的未來發展方向達成了協議。

“那便以錢將軍的意思爲準。”李凒微微一笑,將毛筆重新放回到筆架上。

儘管限於目前的條件,登基儀式只能簡單操辦,但此次儀式的意義重大,朝鮮國將從李凒登基開始,去往全新的發展方向。

在原本的歷史中,繼承大位的可不是李凒,他於丙子胡亂之後被滿清抓去瀋陽當了八年人質,回到朝鮮不久就病死了,由他的弟弟李淏接掌了王位。

不過在這個時空中由於海漢的強力介入,滿清入侵朝鮮的力度大打折扣,自然也就沒有能力將李凒帶走了。而沒有被抓去瀋陽當人質的李凒,卻因爲被海漢看中,之後便去了海漢三亞留學。至於其登基之後的表現,已經完全沒有史料可供參考,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負責爲李凒操辦登基儀式的是金尚憲,這倒不是李凒和海漢對他的看法有所改觀,而是看中了他的經驗。要知道在十幾年前李倧發動宮廷政變上位的時候,金尚憲也參與組織了登基儀式,由他來操辦儀式,至少不會錯漏了某些必須的重要環節。

而回到調查工作中的符力,則是先去找到了剛剛回到城裡的兵曹判書申景禛,向他出示了李凒的手諭。

申景禛倒也爽快,看完之後立刻表示自己會全力配合,並且委派了他兒子申學義協助符力的調查工作。

申學義跟海漢軍的關係一向不錯,今年海漢軍攻打日本平戶,申學義也是以軍事觀察員的身份參與了這個行動。而這次漢城出事的時候,申學義正隨同申景禛在江華島考察,所以他也是當下爲數不多可以得到海漢信任的武官之一。有這樣一個熟悉朝鮮武官體系,身份背景又夠硬的人協助,的確是可以讓符力的調查工作輕鬆不少。

符力在此之前已經列出了一份大致的調查對象名單,包涵了漢城駐軍及相關武職機構中官階在從二品以上的所有武官,大大小小也是有二三十號人了。申學義看過這份名單之後,又從中劃掉了一部分人。

“在下剛纔劃掉的這些人,要嘛已經死在了這次的事件當中,要嘛當時不在漢城,完全沒有參與此事。”申學義不等符力發問,便主動說明了自己劃掉這些人的理由。

符力道:“金尚憲說他在最後時刻發動反撲,消滅了在城內造反的亂軍。按照他的說法,死了的都是參與造反的壞人,活下來的都是忠於國王的部隊,你覺得這有幾分可信度?”

申學義似乎有所顧忌,不敢像符力這樣隨意議論金尚憲,當下只好勉強應道:“金大人說的情況的確有可能發生,我們多審幾名官員,覈對他們的供述,看看對事發當日的描述是否一致,或許就能判斷金大人所說的話是真是假了。”

申學義的想法與符力基本上是不謀而合,交叉對比多人口供本就是調查手段之一,符力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逐步確認事情的真相。

第1316章 陶東來的部署第八百零四章 圍困第2310章2959.第2959章第1726章 熱鬧的三亞第109章 比逼格更逼格第347章 恩裡克的見聞第1538章 金融機構第3449章第136章 新任巡檢(三)第338章 大萬山島的不速之客3211.第3211章3164.第3164章第2103章第1860章 殺雞儆猴2964.第2964章第2197章第284章 各有招數2480.第2480章第九百零四章 北上考察(六)第1329章 戰俘口供2450.第2450章2734.第2734章第1865章 合適人選第六百一十三章 泉州狀況第1092章 職業軍隊的威力2757.第2757章第2176章2902.第2902章第1545章 象山鹽場第八百三十六章 樂清第1870章 世子的使命第1539章 一唱一和第九百二十二章 安不納島第1378章 取其輕第1861章 加入盟軍的資格第1100章 各取所需第1127章 互不相讓2700.第2700章第1149章 互相推諉第1881章 告別舟山第九百五十六章 先下手爲強2938.第2938章第1782章 藉機發財第1562章 軍購競爭第九百零二章 北上考察(四)第1295章 步槍演示2601.第2601章第1426章 一觸即發第2193章第2055章第九百零三章 北上考察(五)第1944章第8章 籌備進行時(四)2709.第2709章第1140章 長遠打算第八百七十三章 代價慘重第386章 整裝待發3211.第3211章第九百七十一章 左右爲難的托馬斯2421.第2421章3384.第3384章2990.第2990章第2253章3089.第3089章第1636章 勞軍情報3062.第3062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使團到訪第1872章 定海港見聞2926.第2926章第1583章 佔據主動2545.第2545章第1133章 追剿餘孽第1524章 提前踩盤2873.第2873章3260.第3260章第331章 李家莊的戰前準備第2246章第1936章第79章 崖州工作組(三)第2012章3032.第3032章3351.第3351章第1807章 聯合行動第2349章第1106章 真憑實據第八百四十七章 弱勢一方第1570章 指點迷津第1536章 利益劃分第八百八十七章 三六九等第1947章第六百五十六章 潰敗3090.第3090章2696.第2696章第1971章3102.第3102章3161.第3161章3072.第3072章3371.第3371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與和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