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7章

崔鳴吉在城中的府邸建築規模不算大,也說不上豪華,如果以符力的眼光來看,檔次還遠不如三亞那些由大商人圈地修建的私家莊園,更勿論海漢高官的府邸了。不過考慮到朝鮮國的實際社會狀況,能在京城裡有這麼兩畝地修建宅院,的確已經是朝廷重臣才能享受的待遇了。

崔府門外仍有朝鮮士兵把守,符力問過之後才知道,他們並不是崔府的衛兵,而是被安排在這裡防止閒人進去。而入城的海漢軍兵力有限,只接管了城防要地,還顧不上這類地點。

以正常情況而言,當然不會有什麼閒人敢去闖領議政大人家的空門,但在漢城這場大亂之後,崔鳴吉被指認爲幕後黑手,其家人僕從也全部被收押,如今這裡早就已經人去屋空,自然是得安排人守着才行。

符力持有李凒的手諭,身邊還有李凒派來協查此案的樸弘業,要進入崔府自然沒有問題。不過在他們進入崔府之後,卻很快就感到了失望。

崔府內所見之處一片狼藉,到處都是拋撒的各種家用物品,看樣子這地方已經遭受過很徹底的抄家,而且說不定還不止一次。

他們走馬觀花地看了一圈之後,很快就將注意力集中到了書房。據說崔鳴吉平時處理政務就都是在這間書房內進行,如果真有一些關於此次宮廷政變的相關證物,那極有可能就會存放在這間書房裡。

但當他們走進書房,又不得不面對再一次的失望。這裡被查抄的程度更甚,幾個書架都被全部搬空了,偌大一間屋子,竟連半張紙片都沒見着。

“看樣子我們是來晚了。”符力見到書房裡的狀況就心裡一沉,很顯然查抄這裡的人不打算漏下任何東西,乾脆將書房搬了個一乾二淨。

樸弘業走過去慢慢悠悠地盯着空書架看了一陣,纔開口說道:“從書架上的積灰來看,這裡原本的藏書應該不少。指揮查抄這裡的人,應該是很喜歡讀書了。”

符力沒有搭理他的玩笑話,緩緩搖頭道:“就算崔鳴吉出事之前留有什麼書面記錄,這下恐怕也全都被抄走了。這些記錄在紙面上的東西,根本不需要慢慢翻查,只要一把火就全部銷燬了。”

樸弘業道:“或許我們可以再查一查,是誰派的人來這裡抄家。”

“意義不大。”符力顯然已經考慮過了這種做法,也明白樸弘業這個主意的目的何在:“就算我們能確定是大司憲在背後指揮抄家,也沒有什麼用。我們要做的是查明刺殺案的真相,如果沒有鐵證,我們也很難給大司憲定罪。”

事實上符力在接到錢天敦新下達的調查指令後就已經明白,出於某些客觀原因,上頭現在不想跟金尚憲撕破臉皮,所以如果沒有切實可信的證據證明金尚憲在這場大亂中所扮演的角色有罪,基本上不太可能扳倒他了。

以金尚憲今時今日在朝堂上的影響力,說是隻手遮天也不爲過。他要銷燬那些對其不利的人證物證,可比符力追查此事要容易多了。

不過路也並沒有被完全堵死,前日驗屍之後,錢天敦曾對他提及一個李倧遺骸上的細節,或許可以作爲調查線索來使用。不過在那之前,他還需要先找到能夠驗證那個細節的辦法。

“樸大人,有沒有辦法能查到先王起居注之類的記錄?越詳細越好!”

樸弘業聽到這個符力突然提出這樣的要求也不免有些詫異,但還是點了點頭道:“內侍府應該能查到相關的記錄,但這事關王室機密,可能得先請示國王才行。”

“不用請示了,國王給了調查權限……走,馬上去內侍府!”符力果斷作出了決定。

此時可以追查的方向已是越來越少,符力不想再錯失任何一條線索。要是動作慢了,說不定又會被對方提前掐斷線索。他所掌握的這個細節未必能對查實真相起到決定作用,但如果能夠查證到位,或許便能知曉更多關於國王遇刺案的細節。

匆匆趕到內侍府,符力向這裡的管事亮出李凒的手諭,要求調閱相關檔案。那管事見是國王的命令,當下也不敢怠慢,連忙按照符力的要求去調相關的檔案。

“兩位大人,你們所要的資料便是這些了。”內侍府的管事着人送上了他們所要查的檔案,厚厚兩大摞簿子,加起來足有五六尺厚。有些簿子明顯已經舊到發黃,看起來的確是有些年頭了。

符力道:“我們來調閱檔案之事,務必對外保密,若是走漏風聲,那就只能唯閣下是問。此事涉及先王遇刺案,妨礙調查者一律死罪,管事大人不可不知!”

那名管事連忙應道:“請兩位大人放心,在下一向嘴嚴,絕不會對任何人提及此事!”

待那管事退出去之後,樸弘業也喚了手下進來,讓其先將內侍府團團圍住,在他們完成調查之前,任何人不得隨意出入。

“這些閹人所說的話不可信,還是小心一些爲妙,不能給他們留下向外傳遞消息的渠道。”樸弘業隨即解釋了自己這樣做的原因。

朝鮮王宮中的內侍,其實便是太監了,內侍府的這些人也是一樣。樸弘業是新王手下的紅人,今後前途無量,對於這些內侍自然看不起,也不會相信這個羣體能有多可靠的節操。

符力倒是沒有太多想法,海漢沒有太監這種畸形的存在,所以他也很難去理解和想象這個羣體的想法。樸弘業的做法相當於是給調查工作加了一道保險,符力對此自然不會反對。

符力所要查的,是從先王李倧出生那年開始的所有記錄。宮中有專人記錄國王的言行和生活情況,其中或許便有符力要查的細節。

當然找李凒直接詢問也是一個辦法,但李凒也未必知道這個細節,問了反而可能會誤導調查的結論。所以符力決定還是來翻故紙堆,這些第一手的資料應該才能反映出客觀事實。

有關先王這些私人生活的記錄當然都是非公開的資料,加之符力要查的細節比較隱秘,也不便找更多的人來一起翻閱這些資料,只能他們兩個親歷親爲了。

“符大人,所以我們要查的內容究竟是什麼?”在開始翻閱這一大堆簿子之前,樸弘業終於忍不住主動提出了問題。

符力這才向他解釋道:“當日我們在檢驗先王遺骸的時候,發現其右臂有骨折傷愈的痕跡,而且是陳年舊傷。後來錢將軍也有意無意向國王打聽過此事,但國王似乎並不知曉先王的右臂曾受過這等傷勢。所以我打算來查一查,早年間是否有先王受傷的記錄,如果真有,想必這起居注裡應該能夠查到。”

這樸弘業也是心思敏捷之人,聞言便立刻想到了符力真正想確認的是什麼:“符大人的意思是,如果沒有受傷的記錄,那很可能就是假的先王遺骸?”

符力微微點頭道:“如果連遺骸都是假的,那大司憲所說的事情經過自然也都是假的,很可能連刺殺案也有問題。”

樸弘業帶着震驚,開始與符力一起翻閱這些陳年檔案。李倧是在萬曆二十三年,也就是1595年出生,自出生開始每天都有記錄,直到刺殺案才停止。這四十多年下來,有大約一萬五千天的記錄,就算按照傷勢狀況,刨去最後幾年不用查,要將這些檔案看上一遍也仍是極大的工作量。

這幾乎便是符力目前能夠主動調查的最後一條線索了,如果結果是與客觀事實相符,那就再無懷疑金尚憲的證據了。

兩人都知道事關重大,也不敢懈怠,一口氣扎進故紙堆裡便沒有再停下。就算是分擔了一半,也至少要瀏覽查閱數十萬字的內容,着實不是一個輕鬆的差事。

兩人下午進的內侍府,直到第二天凌晨,才雙眼通紅地完成了對相關檔案的梳理。而結果正如符力所假設的那樣,在所有的記錄中並沒有先王李倧右臂嚴重受傷的記錄。

對於這個結果,兩人卻並沒有任何興奮感,除了熬夜閱讀帶來的疲倦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知道這個結果意味着什麼。

“既然先王遺骸是假的,那就說明有人不想讓先王的真正死因暴露,所以纔會找了一具假屍體冒名頂替。”

“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作假的人只能找來身形與先王一致的屍體,卻不知道這具屍體腐爛之後,身上的舊傷會暴露了身份。”

“按照大司憲的說法,先王是在御書房遇刺身亡,假遺骸的身體上也的確有他所說的傷勢,但這就恰好能夠證明,先王的真實死因應該並不是遇刺。”

“如果是其他死因,其實要僞裝成遇刺也不難,畢竟已經下葬了一個多月,屍體腐爛之後就基本上驗不出什麼名堂了。”

“那就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先王的實際死因是連腐爛都掩蓋不了的特殊狀況,二是當時先王根本沒死,但某些人爲了能找個理由控制朝政,所以纔會出現了御書房刺殺案,以及爲了讓事情顯得真實可信的假遺骸。”

“不管是哪一種可能,事發後曾經跟崔鳴吉一起進過御書房的金大人,顯然對外隱瞞了實情!”

符力和樸弘業雖然已經十分疲憊,但還是根據現在所掌握的信息,一步一步地推導出了難以置信的結論。他們已經沒法再向深處細想下去,那樣很可能會得出更爲驚人的結論。

案子查到這個程度,接下來能做的事情,就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權限了。即便確認了金尚憲有重大嫌疑,他們也沒法去拘捕對方,因爲那樣做極有可能會導致漢城又陷入另一場混亂。

“這還真是……刺激啊!”樸弘業也不知道該用何種詞語來形容自己當下的複雜心情才合適。

先前已經查證的一些線索,可以確認崔鳴吉的確是在遇刺案之後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比如聽命於他的軍隊入宮帶走了所有知情人,而現在這些知情人一個都找不到,很可能便是被其滅口了。也正因爲如此,金尚憲所宣稱的崔鳴吉與滿清刺客裡應外合的說法顯得頗有可信度。

在金尚憲所描述的事情經過中,崔鳴吉是幕後黑手大反派,策劃實施了刺殺國王、消滅證據、搶班奪權等一系列動作,而他自己則是忍辱負重一個月之後,才終於覓得機會組織反撲,將亂黨一舉掃除的大功臣。

但現在所找到的證據,證明金尚憲在有關刺殺案的部分並未供述實情,之後的一系列事情自然就沒法採信了。

當朝堂上最有影響力的兩大重臣都心懷不軌的時候,國王能做什麼來改變局勢?李倧顯然沒有能夠及時發現這個危機,所以纔會出現了後來持續一個多月的混亂。

“我們能查到的東西,大概也只能到此爲止了,後面要不要再繼續,還是得先回報調查結果再說。”符力扶着書案慢慢站起身來,一臉疲態地說道:“走吧,回去覆命了!”

錢天敦早上剛起來,便聽說符力和樸弘業在外面候着了。他出來一看,見這兩人都是頂着黑眼圈,顯然是一夜沒睡,當下便吩咐道:“先吃早飯,有什麼事,等吃完飯再說。”

吃過早飯之後,錢天敦讓人撤了碗筷,這纔對他們問道:“查到東西了?”

符力點點頭應道:“幸不辱命,正如將軍所料,那具遺骸的確是有問題!”

符力便將二人如何去內侍府查了一整夜起居注的經過,簡單說與了錢天敦。

錢天敦聽完之後思考片刻,纔對他們說道:“這件事影響太大,暫時不要外傳。你們先回去休息一下,好好補一覺,下午再來找我報到。到時候我和你們一起去面見國王,一起商議這事該怎麼處理。”

兩人對視一眼,心知錢天敦估計還要在此前期間做一些安排,當下也很識趣地沒有多問,趕緊告辭離開回去休息。

2508.第2508章第294章 客串神棍第2347章2630.第2630章第313章 頂替第1564章 馬打藍人的考量第1610章 外交難題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進的態度第1804章 受制於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探濁水溪第1733章 站隊2835.第2835章2876.第2876章第1914章 高效運轉第1195章 苦役營的規則2888.第2888章第八百一十章 內部擊破第252章 試航第1220章 前往終點站第九百八十二章 教育措施3303.第3303章2986.第2986章第1503章 城外江畔第九百三十六章 巽他海峽第1253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2329章第1125章 跨陣營合作第2351章2692.第2692章第2120章2379.第2379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荷蘭人的打算第七百二十三章 情報工作第276章 偵察行動第1865章 合適人選第1789章 大軍過境第九百五十五章 接頭第43章 不安分第385章 可疑對象3397.第3397章2510.第2510章第1985章第1266章 半推半就第1374章 北上幹部第2317章第2225章第223章 越南之行(六)第1498章 難辦的差事第2050章2934.第2934章第1178章 捂蓋子第1776章 誠意謝禮3025.第3025章第2298章第六百四十九章 不合情理的手段第2284章第七百四十四章 新移民3236.第3236章2821.第2821章3098.第3098章第50章 考察(一)第六百七十章 使團抵達第五百六十八章 幕後第八百四十四章 許心素的決心第六百三十三章 交手(二)第1348章 動手3290.第3290章第五百三十九章 峴港狀況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探濁水溪第2203章3301.第3301章第84章 大生意小買賣第72章 重訪故地3403.第3403章第1320章 跟蹤與擺脫第238章 勝利港造船廠(三)第1182章 停戰協議3220.第3220章第1930章第1590章 儋州風情2626.第2626章第277章 抓俘第393章 城內攻防戰3001.第3001章第四百六十九章 脣槍舌劍第1165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六十二章 走訪民情2531.第2531章第1528章 小伎倆第五百零五章 環島考察結束第1314章 勝利堡內第七百九十章 軍隊使命第1267章 缺乏信任2854.第2854章第1343章 地理知識第1298章 海上打靶第2323章3221.第3221章3033.第3033章2377.第237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