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2章

晚飯之後,李凒揹着手在宮中的花園慢慢散步,周圍一個人都沒有,顯得頗爲冷清。

錢天敦此時已經離開了王宮,留下了一個連的兵力在這邊擔任護衛。雖然兵力不多,但只是用於震懾城內可能潛伏在暗處的宵小之徒,一個連倒也夠用了。

原本在宮中的內侍、宮女、衛兵,統統都已經被錢天敦下令押望城外的安置點軟禁,以便後續對這次政變期間宮裡發生的情況進行調查。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錢天敦認爲這些人靠不住,爲李凒的人身安全考量,還是全部換掉爲好。就連做飯的廚子,也已經換成了海漢軍的人。

所以除了李凒進宮時帶的幾名貼身侍衛之外,現在宮裡暫時也沒有人來伺候他的日常起居了。不過李凒現在顯然不會在意這些小事,登基繼位在即,他需要多花一些時間考慮自己接下來要如何處理當下的局面,以及怎樣治理這個國家。

有海漢在背後撐腰,李凒這個時候其實已經不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問題了,他知道從海漢軍順利入城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意味着城裡的亂黨選擇了妥協。這個時候他們要再採取任何對自己不利的舉動,都無異於在自尋死路。所以李凒也可以將自己的精神集中到今天入城之後所接收的衆多信息上,看看是否能夠從中分析出一些有價值的情報。

李凒雖然不像錢天敦那樣對金尚憲描述的事情經過全然不信,但他也能意識到金尚憲的話中的確是有不少經不起推敲的細節。比如既然政變是由他的對頭崔鳴吉發起,而且崔鳴吉連國王都沒放過,那爲何會讓金尚憲這個老對頭活下來,還給他留下了翻盤的機會。崔鳴吉要是隻有這樣的水平,哪能跟金尚憲在官場上鬥了半輩子,恐怕墳頭草都三尺高了。

至於崔鳴吉與滿清暗中勾結一事,金尚憲目前更是沒有拿出任何有力的人證物證來支持他的說法,可信度實在有限。李凒也想不出像崔鳴吉這樣位極人臣的大人物,還有什麼必要去跟外敵勾結起來造反。如果說他是爲了稱王,但明明在得手之後有一個月的時間來做這件事,期間卻什麼都沒有發生。

金尚憲爲什麼會有這些不盡不實的描述,答案當然只有一個,但李凒還是不願朝這個方向去細想,畢竟在他出國之前,金尚憲可是給予他支持最多的大臣,就差把“太子黨”的標識貼在腦門上了。李凒實在很難接受,這樣一位曾經站在自己身後的朝廷重臣,也參與到了這次的政變之中。

但考慮到金尚憲在朝中的影響力,李凒如今也不便對他採取什麼強制措施,否則很多官方機構都有可能會迅速陷入到停擺狀態。爲了國家能夠繼續正常運轉,李凒也只能先裝聾作啞,等待海漢對這次政變的調查作出進一步的結論。

值得慶幸的是,這次海漢人將那些李凒不便發聲的髒活全都主動攬下,讓他省去了許多麻煩。譬如此時如果朝中還有人反對他登基接掌王位,那麼海漢人應該就會隨便找個罪名將其拉下馬處理掉。任何阻擋他前進道路的人,海漢都會主動出手將其清理掉。或許此時此刻,錢天敦便正在城中某處指揮秘密抓捕任務,將那些不願效忠自己的大臣捉進大牢。

不過李凒所作的這個猜測並不準確,錢天敦此時是在城中忙碌,但卻不是在指揮抓捕任務。他現在要查看幾件非常重要的證物,以推斷這段時間城裡所發生的狀況是否與金尚憲所說的一致。

準確的說,錢天敦現在是要去驗屍,而且不止一具,總共是三個人的屍體。

被刺殺的國王李倧,行刺他的刺客,以及服毒自盡的崔鳴吉,錢天敦認爲這三個人的死,是漢城這一系列混亂中的幾個重要疑點,而他們的真正死因,或許就能爲後續調查提供更多的線索。

錢天敦特地帶上了兩名老資格的軍醫,讓他們臨時兼任仵作。這對於軍醫來說倒也不算太難,他們常年處理戰鬥廝殺造成的各種外傷,對於各種武器所造成的傷勢都十分熟悉。唯一比較麻煩的大概是崔鳴吉,眼下的朝鮮可沒有什麼化驗致命毒物的技術,只能通過大致的表象來推斷是否是中毒身亡。

以李凒的身份,自然不便親自來查看這些特殊的證物,所以錢天敦也根本沒安排李凒參與此事。

根據金尚憲的說法,國王李倧和刺客的屍體在出事之後就悄悄運出城外,埋在了城北的山裡。而今天在勤政殿的談話結束之後,金尚憲便應錢天敦的要求,立刻派人前往埋葬地點挖出這兩具棺木,又悄悄運回城中。至於崔鳴吉倒是剛死不久,屍體也還沒有進行處理,爲了便於驗屍,金尚憲也是派人將其從崔府運了出來,與另外兩具屍體放在一處便於查驗。

錢天敦走入這處已經由海漢軍接管的宅院,金尚憲正在裡面等候,簡單介紹了一下情況之後,錢天敦便帶着軍醫進到屋內,查驗這三具放在棺木中的屍體。

屋裡點了不下三十盞長明燈,但能見度仍然不是太理想,顯得有些影影綽綽。三具棺材都已經揭開蓋子,空氣裡瀰漫着腐壞的氣息,按照金尚憲所說的時間算來,國王和刺客的屍體已經在地下埋了有一個月,正是重度腐壞的時候,氣味自然也十分難聞。

錢天敦雖然進來之前就用棉布罩住口鼻,但依然是隔絕不了那股子讓人頭暈的腐臭氣味。要是換個人可能扭頭就走了,但錢天敦知道此事關乎****,所以還是強打精神走到棺木邊上,探頭觀察屍骸的狀況。

錢天敦首先看的便是國王李倧的屍身。按照金尚憲給出的說法,國王李倧是在御書房中被化裝成內侍的刺客突然闖入刺殺,所用的武器乃是一支匕首。而這把殺死了國王李倧和刺客本人的匕首,也是此事件中最爲重要的證物之一。

棺木中的屍體已經嚴重腐壞,幾乎辨認不出臉上五官本來的模樣,錢天敦只能從其身高來判斷,與國王李倧倒是相差無幾。屍體上穿着黃袍,所以也看不到具體的傷勢狀況,錢天敦不打算親手去觸摸這屍體,所以這件髒活就只能由兩名軍醫稍後來完成了。

錢天敦正待走開,突然又注意到屍體上的一個細節,停住腳步仔細看了一番之後,才走到第二具棺材前。

相較於國王李倧躺的那具上等木料製成的大棺材,第二具屍體所躺的這薄皮棺材的質量也着實太敷衍了一些。如果不是要留着這屍體作爲證物,恐怕官方連棺材都不會提供給他,爛竹蓆一裹扔到城外亂葬崗就完事了。

這刺客的屍體同樣已經嚴重腐壞,但還看得出脖子上有一條極深的利刃切痕,看樣子這便是金尚憲所說的情況,刺客因爲逃脫無望而選擇了自我了斷。至於其身份是否是滿清派來的奸細,還有待於後續的檢驗。

錢天敦只是簡單地看了一下,便走到了第三具棺木前。他與崔鳴吉直接打交道的次數不多,但也一眼便認出了躺在棺木裡的人的確便是崔鳴吉。只是崔鳴吉的死因爲何,是不是真的服毒自盡,錢天敦作爲外行卻實在看不出什麼端倪。

“接下來的工作,就辛苦二位了!”錢天敦走馬觀花地看過這三具屍體之後,便讓自己帶來的兩名軍醫接手驗屍工作。

這處臨時停放棺木的地方是金尚憲所選,他已經讓下人燒好了熱水,見錢天敦出來,連忙讓人送上熱水供他洗手洗臉,態度十分殷勤。

“換個地方說話。”錢天敦簡單清洗了一下身體裸露在外的部分,便示意金尚憲找個方便談話的地方。

金尚憲帶着錢天敦來到這處宅院的第三進院子,這裡有一間陳設簡單的書房,雖然空氣中似乎還是能聞到一絲絲的腐壞氣息,但已經比先前那個院落裡的空氣質量好了太多。

“刺客的武器在哪裡?”錢天敦坐下來之後,便開門見山地拋出了自己所關心的問題。

金尚憲對此倒是早有準備的樣子,立刻讓人將證物送了進來。

這是一把長僅半尺的匕首,無鞘,造型簡潔,銅柄直刃,柄上還刻有防滑的花紋。觀其刀刃部分的材料已經隱隱出現鏽跡,刃身的手工打造痕跡很明顯,只是一把極爲普通的防身武器。

但錢天敦卻見過類似的武器,在去年的抗清戰事結束後,海漢在追擊清軍的過程中繳獲了大量武器裝備,其中便有這種造型的隨身匕首。

果然金尚憲在旁邊說道:“據辨認,這種匕首乃是清軍下發給前鋒營的制式武器,所以我們認爲這名刺客應當是滿清派來的奸細。”

錢天敦沉吟道:“去年與清軍交戰期間繳獲了不少這種匕首,光是大同江基地那邊就起碼還有百八十支庫存,如果僅以此一件證物就認定刺客的身份,那還是太草率了一些吧?”

金尚憲道:“我們還在此人住處搜出了與其收入水平不符的大量財物,有理由懷疑是他執行刺殺任務的酬勞,其中便有滿清所鑄的金幣。這種金幣據說是皇太極專門用於賞賜勇士的信物,根本不在市面上流通,應該不會是機緣巧合出現在刺客的物品當中。”

看着金尚憲出示的金幣,錢天敦也略微有些吃驚,他沒想到對方居然還能拿出別的證物,看樣子爲了布這個局果然準備得很周全。不過這金幣的真假,錢天敦當下也沒有辦法確認,還得回頭送去軍情局鑑定了才知道。

錢天敦來驗屍的主要目的,便是希望能夠從這幾具屍體上找到能夠推翻金尚憲說法的漏洞,從而查明過去這一個月在漢城所發生真實狀況。但從目前來看,金尚憲講的故事雖然漏洞百出,卻還是圍繞這個故事做了許多的準備工作。如果不是錢天敦從一開始就料定金尚憲的說法有問題,也很可能會被這些證據給糊弄過去。

錢天敦道:“這名刺客是如何進宮,又如何與滿清保持聯繫,金大人查清楚了嗎?”

金尚憲苦笑道:“老夫只是負責監督朝中官員的大司憲,並非查案高手,所以這案子已經交給了義禁府調查。若是後續能查到線索,一定會向錢將軍通報。”

義禁府是兵曹衙門下屬的特殊機構,結合了檢察調查、關押審判的職能,而其最主要的職能,便是調查與國家叛亂有關的案件。術業有專攻,加之義禁府只對國王負責,其行動權限頗高,調查這類案件的確是要比普通的官府捕快更有效率。

錢天敦頓了頓,又繼續問道:“崔鳴吉服毒自盡的時候,金大人是否也在現場?”

金尚憲搖頭道:“老夫只是文官,圍攻崔府的時候沒法去到一線拼殺,直到戰鬥結束之後才進入崔府,而那時候崔鳴吉已經自盡了。”

錢天敦道:“崔鳴吉已經位極人臣,地位尊崇,就算投靠滿清,也很難再往上走了。金大人認爲他造反的動機是什麼?”

崔鳴吉的造反動機,一直都是這起事件中的疑點之一,他與滿清的合作,對他個人而言似乎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好處。

但金尚憲對這個問題似乎也已經有所準備:“老夫認爲他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爲了要推二王子坐上王位,但國王顯然更屬意世子,他能讓二王子接掌大位的唯一機會,就是趁世子出國留學的時候把生米煮成熟飯。這名刺客能以內侍身份在王宮潛伏許久,老夫懷疑或許也是有崔鳴吉在其中提供方便。”

金尚憲這話半真半假,饒是錢天敦聽得十分認真,也難以完全確認他這話裡哪些信息是真的,哪些信息是假。

3391.第3391章第1593章 別樣的聚會第八百九十三章 順藤摸瓜第七百四十七章 入伍審查第六百二十二章 回港述職第119章 海外考察(六)第2159章2915.第2915章第七百二十七章 圍城戰2492.第2492章第1555章 硬撐到底第1524章 提前踩盤第2345章第2226章2765.第2765章3367.第3367章第53章 邀功請賞(二)第1587章 社會關係第1177章 碰釘子第1586章 昌化鉅變第2297章第2330章2797.第2797章第203章 安西教練的野望第2286章2537.第2537章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奈的套路2824.第2824章第347章 恩裡克的見聞第1134章 激戰磁山第3420章3044.第3044章第九百八十七章 職業培訓第382章 全方位介入第2258章2916.第2916章第3442章第六百五十章 差距第1950章3322.第3322章第1675章 防區交接第3433章3318.第3318章2882.第2882章2903.第2903章第99章 內亂第八百三十四章 潛伏者第289章 重大決定第2017章第2326章第3420章第八百七十五章 戰後清理第九百六十二章 兇案背後第164章 大地主第1329章 戰俘口供第1979章3354.第3354章第1528章 小伎倆第83章 歐戰帶來的商機第1042章 輕取大甲社2790.第2790章第211章 最惠價格待遇3095.第3095章第1674章 逐步接管3031.第3031章3071.第3071章2411.第2411章2625.第2625章3386.第3386章2536.第2536章第五百三十七章 照葫蘆畫瓢第1226章 國家利益第四百五十一章 再次談判第七百八十七章 艱難處境3323.第3323章2794.第2794章第1571章 能者爲先第七百六十九章 溝通與合作第八百一十九章 壓制第1228章 幕後黑手2859.第2859章第2255章第49章 海漢第1193章 婚嫁之事2381.第2381章第3443章2495.第2495章第334章 一邊倒的戰局第1353章 內部溝通第1964章2409.第2409章第1994章2944.第2944章3105.第3105章3369.第3369章第1341章 立場搖擺第1168章 爲國聯姻3207.第3207章3128.第3128章2915.第291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