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小超商裝不下1.75兆大蝦皮

根據蝦皮年報,2017年上半臺灣是交易額最高的市場,若以這幾年成長速度看,臺灣超商很難消化這麼大量的包裹。圖/本報資料照片

蝦皮開設店到店以及與OK便利商店等實體店的合作,震撼了市場。此舉突破了許多人對電商與實體店認知的界線。媒體分析了蝦皮的背後原因,包含了物流的主宰權與費用、金流代收手續費、流量導引與爭奪、超商電商跨業態競爭、電商同業態的競爭等,這裡再補充一個被忽略的重要觀點─交易額與規模。

元智大學助理教授朱訓麒

根據蝦皮年報,其2021年交易額達625億美元,約爲臺幣1.75兆元,前一年此數字僅爲354億美元,年成長率高達76.8%。又根據其IPO資料,在2017年上半,臺灣是交易額最高的市場,與印尼加起來達到84.9%。隨着蝦皮其他市場的發展,臺灣的比重可能下降,若以較保守的方法推估,即使臺灣的佔比降爲七個主要市場的平均,大約是七分之一,臺灣蝦皮的交易額仍將高達2,500億元,這個數字已經逼近零售龍頭統一超商,更是電商主要競爭者的數倍。從2017年起,臺灣就有超商因蝦皮雙11活動而包裹塞爆的新聞傳出,若以蝦皮這幾年的成長速度看,超商很難消化這麼大量的包裹。

我見過超商堆着大量要寄出的貨品,讓人以爲是進入了倉庫,也見過把取貨貨架排到正常店面,請客人自己去找包裹再拿給店員刷條碼取貨的。所以推論,蝦皮貨運量已是現有超商難以順暢配送,而必須開設專供寄取貨的店到店,並展開與其他的實體店合作,否則蝦皮將會受制於物流,難以繼續成長。

此外,蝦皮對於人流有強大的影響力,其活動可驅動大量人流前往或不前往某超商,所以是時候開設自己的店服務客人,虛實整合外,未來也能做爲冷藏品取貨點,拿下另一個重要戰場─生鮮電商。

蝦皮在東南亞各國與臺灣都已經爲市場第一,原因爲何?它在2015年才進入臺,爲何能後來居上?可以借鏡美、中、日、韓、香港、東南亞各國的電商發展,並從商業模式來加以分析。這些國家或地區都是以蝦皮、淘寶等開放平臺(marketplace)爲最大,就算是原本以自營模式起家,也就是自己購入貨品並轉售的亞馬遜、京東、coupang、HKTVmall,也必須開放其網站、倉儲、雲端服務等基礎設施給第三方賣家進駐,才能充足供應貨品、降低自身成本而能持續成長。開放平臺與自營電商各佔半壁江山,成爲世界各國的電商主流。

亞馬遜提出「飛輪理論」來說明它的經營哲學,就是更多的商品就能吸引更多的買家,有更多的買家,就能吸引更多的供應商,此種良性循環就能造就電商的成功。蝦皮與淘寶等開放平臺不經手商品與干預商品定價,讓買賣雙方自由交易,只提供交易環境,如此賣家可掌握庫存、建立品牌、直接服務客人、留下顧客評論等交易資產,也可建立自有電商團隊,且開放平臺的抽成較低,反映到售價就更有競爭力。與開放平臺抗衡,亞馬遜與京東自建倉庫、自有物流車隊、自行採購商品銷售、自行客服,一條龍的向消費者提供完整服務,滿足對效率與品質要求更高的消費者。這種自營模式下,由於必須自行出資購買庫存,自建倉庫物流,風險與成本極高,所以要有強大的選品、採購、網站運營、數據分析與後勤管理能力。

蝦皮在臺灣的競爭者多采用獨特的「寄售模式」,非上述的自行採購自營模式,而是將供應商的貨品先寄放在自身倉庫中,銷售後才分帳,此種臺灣電商模式欠缺一條龍的效率也沒有開放平臺的靈活以及成長力。供應商要將貨品寄售而自行承擔庫存風險,銷售出去則必須付出較高抽成,長年下來,又無法累積知名度與建立粉絲基礎,所以許多商家,特別是創業者、跨境賣家、微型賣家選擇蝦皮做爲銷售主力,蝦皮也因此踩動了成長飛輪的一側。蝦皮進入臺灣時,已用運費補貼吸引了大量消費者,踩動了成長飛輪的另一側,所以交易額能夠起飛,稱霸市場。未來的商業競爭,就是商業模式競爭,蝦皮進入臺灣案例,相當有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