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晏民專欄-崩盤起點還是拉回買點?
過去兩週因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突破1.5%心理關卡,拖累全球股市重挫,市場正在爭論,這是股市即將崩盤的起點,還是長多拉回的買點。實際只要認真探究本次殖利率揚升的背景,並對照往年殖利率揚升所伴隨的景氣循環位置,即可推斷本次股市的下挫,應只是長多的修正。
本次公債殖利率彈升的原因在於市場對經濟復甦的預期心理所致,而驅動此預期心理主要與全球疫苗施打、新冠疫情舒緩、拜登財政刺激方案的期待、各項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等多重因素有關,這些因素的加乘效果則推升市場對未來通膨提升的預期。
債市的頭號風險永遠是通膨;一旦通膨加速,將會侵蝕債券的價值,長天期債券因到期時間長,價值減損程度尤其嚴重,自然引發市場拋售壓力,又因美國公債與德國公債最具流動性,一旦賣壓涌現,自然無法倖免於難。
目前美國「未來5年的5年期通膨交換利率(衡量未來10年通膨年上升率的指標)」達2.4%,是2018年以來的最高點,已高於美國聯準會預定的2%通膨目標,儘管實際通膨尚未到來,但通膨預期已經先來。
通膨其實是經濟邁向復甦過程當中的正常且良性的經濟現象,因爲在市場需求顯著提升,而供給不足的時候,自然會推動商品價格的提升,而消費者在預期商品價格即將提升的預期時,自然也會先行購置或增加購置,此良性的循環則是推升經濟持續復甦的內涵。
整體經濟在復甦循環當中,通常會歷經三階段,在復甦初期,即景氣由谷底翻揚時,以半導體爲首的科技股因具有高度景氣敏感性,將容易領先感受到市場需求的回溫,由此支撐其基本面率先好轉;到了景氣復甦的中期或中後期,伴隨着需求提升的速度高於廠商擴產的速度時,自然推升商品價格的調漲或通膨的來臨,此時,原物料、能源、面板、記憶體、被動元件等週期性類股的基本面即會開始回溫;到了景氣循環的末期,當通膨持續回溫,將會逼迫央行進行升息或改採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此時依靠利差爲主要收入來源的金融股,自然會感受到獲利動能的顯著改善。
上述景氣復甦過程的三階段,自然會因爲個別類股基本面的改善程度,而在股票市場扮演不同時期的主流,在初期復甦階段的主流,通常是科技股(並以半導體爲主)、工業類股、非必需消費類股等;在景氣復甦的中段,伴隨通膨自然會吸引資金開始進駐通膨受惠股,諸如原物料、能源、週期性類股,而此時期是景氣最爲熱絡的階段,其實所有類股都會雨露均霑,形成科技股與非科技股類股輪動,最健康且最良性的階段;到了景氣末段且央行開始升息下,資金將會開始轉進股價表現最爲落後的金融類股,而這時科技股將呈現盤頭的現象。
回顧過去一年以來的臺股劇情確實也依據過往的經驗來發展,去年3月中旬的8,523點到當年10月的13,000點,受惠數位經濟的半導體股一直都是漲勢的重心;從去年11月的12,500點到目前的16,000點,除了半導體股續強之外,也看到許多原物料與週期性類股跟進大漲。
既然如此,按照往年多頭的劇本來推估,未來理應見到央行升息且金融股開始強力補漲後,纔是完整的多頭循環。如今只看到通膨預期與殖利率走升的環境,只能說多頭走勢應該還在7~8局左右,惟當景氣從復甦中段過渡到末段,通常會歷經一段調整期,對股市來說,在歷經所有類股的驚人漲幅後,自然容易引發市場獲利了結賣壓。
投資建議方面,由於目前景氣正值通膨增溫與利率上揚的復甦階段,投資人可將投資重點放在週期性類股、歐美經濟解封受惠股與高股息成分股。
至於先前漲多的科技股,因多數產業在數位經濟延續、5G持續升級、以及汽車電子化加速下展望仍佳,投資人則可趁此波股價大幅拉回修正的機會擇優佈局,畢竟股市進入主升段後各類股將呈良性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