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固沙換現金成果世界第一 讓沙漠成綠土

騰格裡沙漠邊緣的草方格,阻止了城市被沙漠化。(圖/新華社)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寧夏回族自治區被騰格裡沙漠、毛烏素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三面包圍,隨着荒漠化的日益嚴重和沙漠不斷進逼,很多村莊甚至被迫數次搬遷。有「全國治沙英雄」之稱的王有德,帶領寧夏白芨灘防風固沙林場幹部職工,在黃河東岸營造了63萬畝綠色屏障,阻擋住毛烏素沙漠向西侵蝕,也創造了世界聞名的「白芨灘治沙路徑」。

▲寧夏民衆揹着麥草在沙漠上搭草方格。(圖/寧夏林業廳

有毛烏素沙漠邊緣的吳忠市鹽池縣青山鄉劉記窯頭村,在老支書劉佔有帶領下,發動了全村一起種樹行動,用滿山頭的綠樹改變了需要不斷遷村命運。寧夏香巖產業集團公司董事長楊飛從2011年起在騰格裡沙漠南緣採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農耕園藝措施相結合的手段進行固沙,綜合防沙治理改善原始沙漠共計1萬畝。

包蘭鐵路兩側,有兩條平滑的「綠色平行線」,這是長60公里、寬500公尺的「五帶一體」防風固沙體系,包括固沙防火帶、灌溉造林帶、草障植樹帶、前沿阻沙帶封沙育草帶。

大量綠化不僅有固沙作用,更挽救了寧夏長期缺水的命運。(圖/新華社)

騰格裡沙漠邊緣的草方格曾獲全國科技進步特等獎,由中國科學院科研人員與寧夏當地職工羣衆共同探索形成的經驗,這項成果還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爲「全球環境保護500佳」,該固沙技術被認爲在中國乃至世界防沙治沙領域,都具有典型示範作用,實現了漠化土地沙化土地面積雙縮減的沙化土地連續20多年持續減少的目標,也讓寧夏創造的防沙治沙的「中國經驗」在世界廣爲傳播。

▲騰格裡沙漠邊緣的綠色屏障,成就一道獨特風景線。(圖/寧夏林業廳)

白芨灘林場職工張雪雲說道,在完成林場規定的「每個職工1年扎1萬個草方格、栽植1萬株樹苗、治沙100畝、從治沙中實現收入1萬元」任務的同時,還在管理站承包了果林苗圃,收入明顯增加。一批中小農牧企業,在平羅縣陶樂鎮廟廟湖移民新村,花3年時間將荒蕪的沙地打造成年經濟效益1800萬元的瓜菜種植基地,他們都實現了治沙與致富的願望。

▲許多寧夏自治區的民衆,靠着固沙、綠化發家致富。(圖/新華社)

寧夏擁有沙坡頭沙湖等「沙」字頭的著名景區,在國家旅遊局宣佈同意寧夏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成了寧夏獨特而寶貴的旅遊資源,吸引着大量遊客到訪,這大大推動了當地旅遊經濟發展和居民增收。

此外,寧夏正在加快建設北部平原綠洲、中部乾旱帶防風固沙、南部山區綠島三大生態系統,並從今年開始繼續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計劃2018年至2022年完成營造林500萬畝,全區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6%,森林總面積達到1245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