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廓然貫通在於窮之以漸
持之以恆、行之以漸,方能臻至極境、成就精彩。學士與做事均如此。宋代理學家朱熹在《答王子合》中寫道:“窮理之學,誠不可以頓進,然必窮之以漸。俟其積累之多,而廓然貫通,乃爲識大體耳。”其意思是,研究事物規律的學問,確實不能一下子便大有長進,而必須慢慢地學思踐悟。等到積累豐厚了,心裡頓然開闊,首尾通達,這時才能真正認識事物的根本。就學問而言,有了平時的“窮之以漸”,纔能有最後的“廓然貫通”。這啓迪我們,必須下足“漸”的功夫。這對當下那些急於求成、希求“頓進”的人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夫功之成,非成於成之日,蓋必有所由起”。我們都知道一個故事,叫“庖丁解牛”。庖丁用刀十九年,刀依舊如新,概因其遊刃有餘,“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技術如此高超,並非天成,而是經過年復一年的操練,掌握瞭解牛之規律,故而出神入化、令人驚歎。如果沒有平時的功夫,庖丁不可能“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單少則平,積多則神。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一樣,“若登梯然,進一級則所見愈廣”。這個“進”的過程,就是持續學習、不斷積累的過程。清代袁守定《佔畢叢談》中寫道:“文章之道,遭際興會,攄發性靈,生於臨文之頃者也。然須平日餐經饋史,霍然有懷,對景感物,曠然有會;嘗有欲吐之言,難遏之意,然後拈題泚筆,忽忽相遭,得之在俄頃,積之在平日。”在寫作時,有時突然得到巧妙的構思,或者精絕的詞句,這都是平時知識積累的結果。也就是說,靈感並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學識修養到一定程度後融會貫通的體現。我們只有平時博覽羣書,觀察客觀世界,注重探討思考,有所感觸、有所體悟,纔會有靈感的迸發,纔會“思風發於胸臆,言泉流於脣齒”。
天下之勢,以漸而成;天下之事,以積而固。好高欲速,學者之通患。唯有一步一個臺階,才能達到至高之境,收到“廓然貫通”之效。誠如王國維的“三境界論”,即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須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衆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達到第三境界,絕非一蹴而就,必須經過長期錘鍊,在日日爲繼、久久爲功的精進中實現。
欲成事業,需有一技之能,這就必須做到勤於治學,錘鍊過硬本領。欲成爲能者,就要“窮之以漸”、學而不輟,多積尺寸、水滴石穿。那種總想着走捷徑,靠“碎片化閱讀”、靠惡補幾天,就能學有所成的人,其結果必然是一知半解,永遠達不到“廓然貫通”之境。事實證明,能力的提升在於時時學、事事悟,如同伐木,“片片漸砍,一斧頓倒”;也如遠行,“步步漸行,一日頓到”。唯有勤學苦練,才能增長本事,成就事業。
“聖賢之學,非造次可成,須在積累。積累之要,惟專與勤。”屏絕它好,始可謂之專;久而不倦,始可謂之勤。我們在學習提高、幹事創業的路上,既要專心、又要勤奮,潛心修煉,日有所長,持之以恆地追求卓越,才能形成自己的風格。
◎本文原載於“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作者桑林峰),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