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科日調6萬噸水嘉南休耕 張花冠:中央應思供水正義

臺灣面臨10年來最嚴重乾旱,經濟部要求部分農地2015年第一期水稻強制休耕,引發農民反彈。(圖/東森新聞

地方中心嘉義縣報導

經濟部決議2015年第一期稻作停灌地區擴大至桃竹嘉南共約3.5萬餘公頃。嘉義縣長花冠抨擊此決策粗暴,未將農民權益納入考量農委會到底扮演什麼角色,有沒有捍衛農民權益或是被經濟部壓着走?農委會也強調,目前糧倉仍相當充裕,休耕面積全部農地比例低,臺灣不會因此缺糧糧價也會維持平穩。

旱象未解,經濟部決定2015年一期稻作停灌休耕,全臺4.1萬公頃農地將受影響;諷刺的是,12月初經濟部才執行「北水南送」計劃,每天從翡翠水庫調撥6萬水量支援供應竹科所需用水,再次顯示中央重工業農業心態

張花冠26日表示,長久以來在水資源分配處理上,中央政府從未深思何謂供水正義」,強制要求稻田休耕,此舉將造成嘉義縣停灌面積達7892公頃,影響面積達43%,而中央政府只想靠微薄的補償塘塞農民,未考量休耕將同時造成稻米產業鏈的衝擊,相關秧苗業者代耕業者,農業資材業者與米穀加工業者等,最後看着辛苦投資付諸流水,對農村經濟影響甚大。

張花冠說,此次中央政府休耕決策,事前完全未徵詢雲嘉南等農業縣意見,倉促草率的決定,徹底暴露執政者漠視農業的態度,就是當農業與其他產業衝突時,農業就是當然犧牲者,令人感到遺憾和憤怒。

經部抗旱拿農業限水惹議嘉縣長張花冠砲打中央粗暴。(圖/東森新聞)

農委會表示,農業灌溉用水量整體用水量的7成,比例較高,中北部部分農地休耕是希望確保民生用水不致於進入限水階段,況且農地休耕後,農委會和經濟部會對農民提供休耕補償,只要農民在休耕地種植綠肥,就可以得到每公頃最高新臺幣8萬5千元。

農委會也強調,停灌休耕機制行之有年,但由於目前社會型態改變,農委會也樂於和農民以及社運團體對話,進行結構調整。

農委會表示,臺灣目前還有糙米87萬公噸,最新一期稻作收成也有33萬公噸,儘管這次休耕會使水稻減產12萬公噸,但糧倉還是相當充足,不至於會對糧價造成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