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俄三角 剪不斷理還亂

BBC認爲,中俄關系從2011年「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到2021年「中俄戰略合作沒有止境,沒有禁區,沒有上限」,俄羅斯是中國最大原油進口來源國。這個全面戰略協作的基礎,是在美國壓力下抱團取暖的實際需求。

外電報導稱,這兩組套娃不會套成一體。在軍事上,俄國保持軍備技術和武器水準要大上中國一號。但經濟上,中國邁向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完全可套住莫斯科。讓對中國抱有很重戒心的俄國,始終保持10年左右軍事技術優勢。

對莫斯科來說,印度遠在西天,人口數雖將世界第一,但經濟軍事遠遜中國。秉承遠交近攻地緣戰略,在中俄印三角中更喜歡和新德里套關係。

外電分析,獨立於美國和中國並具有國際影響(不需要強大)的印度,符合俄羅斯亞洲佈局。印度是進口俄羅斯武器最多的國家,從2016到2020年,採購金額達66億美元,佔俄軍火出口23.3%。印度從前蘇聯到俄羅斯進口裝備,佔全部武器逾60%。

與向中國出口武器嚴格限制不同,俄國放手武裝印度,武器系統通常比出售給中國的武器系統先進,既承諾和印度合造第五代戰鬥機,又直接把一些極音速飛彈、戰鬥機技術轉讓給印度。不需擔心印度反套住自己。

此外,俄國近年來大幅增加供應印度石油天然氣和核電,俄烏衝突後更甚,對比2、3月與7、8月,俄石化燃料出口中國增加2成,對印度則暴增至5.7倍。印度也未減少對俄武器依賴。

中印邊境摩擦更有助這種微妙組合。2020年中印邊境衝突發生之際,印度空軍立即加快增購21架俄國米格29和12架蘇30戰鬥機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