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成「水雞決鬥場!」 志工「埋頭17年」打造生態樂園

生態池「荷花睡蓮區」,這只是生態池的其中一小區。(圖/記者關卓琦攝)

記者蔡紹堅/臺北報導

中央研究院」坐落於北部南港山系邊緣,與大自然只有一步之遙,山區的野生動物經常造訪,讓院區爲城市中難得的「生態樂園」。但生態樂園的背後,其實還有一羣默默付出的「生態志工隊」,他們投入中研院「生態平衡」的維持已17年,建立了生態池、森林步道,是令野生動物願意造訪院區的大功臣

▼生態志工人人「全副武裝」,準備開始工作!(圖/記者蔡紹堅攝)

生態志工隊的起源必須從「生態池」說起,17年前,生態池還是植物微生物學研究所的「實驗水田」,每年收割完,實驗結束以後,田裡的水就會放掉。但有一年,研究員陳宗憲發現,田裡竟然有「紅冠水雞家族住了進來,認爲這片生態非常值得保育,向當時的院長李遠哲提議建立生態池。

▼生態池小樹叢中的夜鷺。(圖/記者關卓琦攝)

陳宗憲的建議得到李遠哲的支持,很快就劃了250坪的區域供生態池使用,隨後生態志工隊也跟着成立,在生態池種起了當地原生種植物,順利吸引了許多昆蟲來此定居,間接又引來兩棲類的腹斑蛙、黑眶蟾蜍,以及鳥類小白鷺、夜鷺,甚至冠鷲就來此覓食,現在生態池的面積也擴大到了750坪,只要站在外圍,就能看見不少鳥類在裡面活動

白腹秧雞捕食外來種美國螯蝦。(圖/中研院生態志工隊/蔡德輝攝)

隨着生態池逐漸壯大,幕後大功臣「生態志工」的組成也越來越完備,志工隊的副隊長陳建中指出,剛開始的志工大多是中研院內的員工,只有10多人,但後來開始對外招人,近年人數已經破百,大家來自各行各業,有着不同的專長,能做到的事情也越來越多了。

2011年加入的志工鄭呈祥原本從事工程相關行業,工作相當忙碌,退休以後終於可以有自己的時間,便一頭栽進「生態的世界」,除了在中研院當志工以外,他也是「富陽生態公園」的生態導覽員,解說經驗豐富,且內容有趣,還融入了人文歷史,在介紹動植物的時候,穿插一兩句相關的臺灣諺語

▼臺灣藍鵲在中研院的人行道旁捕食青蛇。(圖/中研院生態志工隊/陳宗憲攝)

曾在外商藥廠服務過的志工謝木舟電腦方面很有研究,隊內和資訊有關的工作很多都由他負責,不過他爲人謙虛,個性又愛搞笑,只是用幽默的方式輕鬆帶過,「沒有啦,沒做甚麼啦,我只是把大家整理好的東西,放到電腦上面而已,厲害的是大家,還有電腦!」

志工隊的大家長,退休研究員陳宗憲對中研院的動植物最有感情,經常可以看見他在生態池旁一待就是好幾個小時,有時是在觀察植物生長的情況,有時則是在紀錄水鳥家族的喜怒哀樂。瀏覽生態志工部落格上的文章,便可以看見他多年來的豐富成果,有刺激的「紅冠水雞決鬥」、溫馨的「樹鵲雛鳥成長史」,還有罕見的「皇蛾交配直擊」。

▼紅冠水雞在生態池決鬥。(圖/中研院生態志工隊/陳宗憲攝)

記者來到中研院的當天,陳宗憲便拿着一臺相機在園區內走着,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他原本人在室內,突然看見大冠鷲飛過,馬上衝出去觀察,「好像是在追大卷尾烏秋),但是大卷尾也很兇,繞來繞去的反擊,可惜今天沒有拿長鏡頭,太高了,拍不到!」

▼中研院森林登山步道。(圖/記者蔡紹堅攝)

生態池內部平時不開放入內參觀,但院區另一個角落,由生態志工花了多年時間建立、維持的「森林生態研究園區登山步道」卻是可以自由遊覽的,這片步道全長362公尺,海拔最高65公尺,腳程快的話,15分鐘能夠抵達最高點的「世仁亭」(由溫世仁文教基金會捐贈建造),眺望遠方的大屯山七星山

▼步道全長僅362公尺,但生態卻非常豐富!(圖/記者蔡紹堅攝)

鄭呈祥告訴記者,運氣好的話,還能在途中遇見鼯鼠飛鼠)、五色鳥、臺灣藍鵲、鳳頭蒼鷹、領角鴞等野生動物,「一般人都想不到這裡會有鼯鼠,想說這裡很接近市區呀,怎麼可能,但是太陽下山以後,大家都準備下班時,這裡才真正熱鬧起來,因爲所有夜行性的動物都出來活動了!」

▼「舉尾蟻」愛在樹上築巢,但有時樹枝掉落,巢就跟着掉下來了。(圖/記者蔡紹堅攝)

志工鄭呈祥表示,登山步道原本是一片竹林,前地主種的,生態志工接手以後,逐漸將竹林移除,改種南港山系的原生植物,8年來已經完成了7、8成的進度,「以前全是竹林,生態非常單一,將原生植物移過來以後,這裡熱鬧了許多,前幾年我們還看過穿山甲,你看地上有洞的話,就有可能是穿山甲挖的哦!」

▼步道旁還可以看見竹林的遺蹟。(圖/記者蔡紹堅攝)

今年的10月28日是中研院一年一度的「院開放日」,開放讓民衆入內參觀,每個單位都特別策畫了導覽和介紹活動,生態志工們也沒缺席,在「生態池徒步區」準備了「生態展覽闖關遊戲」,要用趣味的方式,帶大小朋一同來認識中研院內的「野生居民」。

中研院「院開放日」活動網頁

▼中研院一年一度的「院開放日」。(圖/中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