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兩岸山雨欲來 雙城故事新啓示

中國時報社論

臺北市長蔣萬安赴上海蔘加雙城論壇,延續了自郝龍斌以降、柯文哲延續,而至今未斷的傳統。蔣萬安在致詞中特別以俞大維和張愛玲的生命故事,申明雙城之間深遠的淵源,並得以延伸爲「當雙城記取了昔日大時代對個人命運的衝擊,我們就珍惜、理解了和平的可貴;當雙城可以成功的化解分歧,消弭對立,雙贏散發出的連環效應,將無可限量。」蔣萬安這樣的說法,確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方向。

話說從前 俞大維張愛玲

首先,俞大維早年曾是上海聖約翰大學的學生,後與陳寅恪赴美留學,取得哈佛大學數理邏輯哲學博士學位,再轉赴德國,開啓他實用性的彈道兵工專業學習。回首他所生存的環境,正是清末列強欺凌中國,內部軍閥割據,民不聊生的苦難時代,救亡圖存是所有中國人共同的心聲,出國留學是爲了救亡圖存。

這不僅是俞大維、陳寅恪如此,早期中共革命志士如周恩來、鄧小平何嘗不是這樣的一代人。俞大維爲了報國而改讀彈道,可他的一生,醉心於哲學美學,他的藏書,遍及康德、黑格爾、馬克思等,而他的國學研究,更深入紅樓夢,幾與紅學專家無異。科學與人文同修,呈現一代人的心靈史卷。

這一代人的心路歷程,無論最終走向左中右、社會主義或自由主義,人們共同的認知是:積弱不振、分裂內戰的中國,纔給了列強有可乘之機,唯有建設一個和平團結的國家,才能免於列強的侵凌。俞大維投入兵工建設,建立規格化的武器生產,引進較先進而符合中國所用的兵器,大量製造,終而在抗戰中派上用場。他更派出許多留學生,到歐美各國學習理工科學,這些人後來成爲抗戰時、戰後建設的最重要人才。

1999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在表揚對「兩彈一星」做出貢獻的科學家面前公開說:「有3位先賢前輩是我們這一代人永遠感恩與懷念的,由於他們3位的遠大眼光,以及培育人才的寬宏胸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纔有今日的開花結果,以豐碩的成就呈顯在國人面前。今天我們能交出這樣一張成績單,要特別感恩和懷念3位先賢前輩,第一位就是俞大維先生。……在場的多位受獎人,均系在俞大維的兵工廠及研究機構工作或資送出國留學培養出來的人才。」

超越政治 和解和平契機

錢學森的讚揚具有大歷史的眼光,超越了政治,站在爲民族「培育人才」,爲長遠的建設做出貢獻的立場,來評價俞大維。做爲一個典範,以今天眼光來反省,當前兩岸是否能超越政治,以更長遠的歷史視野,以兩岸人民的福祉爲信念,做出更好的貢獻呢?

張愛玲則代表了「海派文化」對臺灣的影響。熟知臺灣文壇的人都知道,張愛玲在兩岸擁有無數粉絲,學習張派寫作風格的作家不計其數,女性作家尤然。上海對張愛玲的喜愛,也是其來有自。張愛玲的風格源自「三言兩拍」與言情小說《海上花》的風格,卻有更現代性的創新。兩岸對張愛玲的喜好與傳承,正代表着兩岸文化上的同源同心。

俞大維與張愛玲代表着不同領域的人物,卻是上海與臺北的共同典範。上海與臺北是兩岸最具有代表性的雙城,可以帶領風潮,帶動兩岸的新思維、新交流、新時尚。在世局紛亂、國際列強勢力再度虎視眈眈,蓄意挑動兩岸矛盾烽火的關鍵時刻,臺北與上海,在雙城論壇的基礎上,應該可以做爲一個交流溝通的平臺,讓兩個城市的交流活動,成爲溝通文化與人心的橋樑,化解歧見,增進理解,讓兩岸人民逐步擺脫舊思維、舊的冷戰框架,走出雙贏的新方向。

在蔡政府執政下,兩岸冰封多年,最近以來在國際勢力的操弄下更是兵兇戰危;而且大選在即,兩岸之間不確定因素下的經濟、軍事施壓,讓人備感「山雨欲來」的氣氛。蔣萬安這次的上海行,儘管是以雙城論壇爲名,卻也適時緩和了緊繃的壓力。我們期待,臺北與上海,從雙城交流,到兩岸雙贏,勇敢開創,爲和平和解的未來,帶來新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