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江啓臣要把自己當根蔥

中時社論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邀請所有黨主席參選人交鋒兩岸論述。代表黨主席江啓臣出席的大陸事務部主任左正東稱,「執政後,再討論九二共識」,顛覆了國民黨的傳統觀點,在臺海動盪時刻,值得深究。

兩岸路線成國民黨負債

討論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必須先分析民進黨的仇中操作。民進黨的邏輯很簡單:北京想要統一,又比較喜歡國民黨,就代表國民黨有助於統一;臺灣人民不想要統一,就應該拒絕國民黨。

民進黨的這個邏輯對擔憂統一的人,是有說服力的。江啓臣在剛上任黨主席時,曾苦笑反問:「北京有比較喜歡國民黨嗎?那爲什麼選舉時都在幫民進黨?」指的是每當北京批評民進黨,就等於是幫助了民進黨的選情;反面推論,「與北京關係良好」,成爲了國民黨的競選負債。

江啓臣就任黨主席時,中共罕見不發賀電;江啓臣勇於對香港議題表達立場,乃至於對外媒表示「中國大陸是臺灣的最大威脅」,引起軒然大波,對岸官網一度有評論文章指江啓臣「太把自己當根蔥」。

與中共關係的降調,江啓臣並不在乎,或者就是他想洗刷國民黨「親共賣臺」污名佈局。「執政後再談九二共識如何與時俱進」更是把話講白了,江啓臣壓根就認爲,國民黨不需要跟北京有共識,一但有共識,就會被民進黨戴上「中共同路人」的大帽子

江啓臣身爲最大在野黨的主席,肩負的選舉壓力可以理解。但就算只談選舉,這樣的兩岸路線還是有需要釐清之處。

依據媒體民調民衆支持國民黨提出的反萊豬公投案,但並沒有改變對國民黨、民進黨的政黨認同度。兩岸是臺灣很多議題的上位價值,江啓臣想借由國民黨的兩岸路線模糊化空洞化,讓未來的選舉主軸聚焦在如藻礁、萊豬等內政議題上,這是否能夠成功?

江啓臣說,「國民黨兩岸政策本質就是和平、繁榮」,但和平、繁榮只能說是兩岸路線的效果,而非路線本身。江啓臣不具體解釋兩岸路線,選民要怎麼知道,國民黨能讓臺灣和平、繁榮,而民進黨不行?

江啓臣曾說民進黨是「親美反中」,而國民黨是「親美和陸」,但拿民進黨的操作套進來,爲什麼北京要跟國民黨「和」,是不是因爲國民黨有助於統一?除非江啓臣連「和陸」也不要了,否則逃不開民進黨的質疑。

和平與民主自由公約數

國民黨想一方面跟北京保持距離,卻又要同時享有「和平」的政策紅利,這是說不通的。追本溯源,國民黨必須面對一個問句:「爲什麼臺灣人民應該選擇一個與北京友善的政黨?」

民進黨執政5年,臺灣對大陸出口一再升高,說實在,北京並沒有以經逼政,也沒有因爲民進黨執政而放棄和平,因此民進黨可以理直氣壯反問,「兩岸關係不佳」怎麼了,臺灣有不和平、不繁榮嗎?

這是民進黨早準備好的選舉話術:「如果中共是好的,就不會因爲民進黨而報復臺灣人民;如果報復臺灣人民,就代表中共是壞的,就該支持與中共對立的民進黨。」

民進黨以爲這樣的話術可讓仇中立於不敗之地,卻忘了反過來說,這也就是:「中共沒有報復臺灣人民,代表中共是好的;如果中共是壞的,那民進黨就會讓臺灣遭到報復。」

即使是在兩岸關係陷入僵局的此刻,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福建講話,依然強調「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壓制大陸內部要求武統聲浪,在在證明北京在乎臺灣人民的福祉,中國共產黨與臺灣人民有着共同的利益

北京以統一爲目標,臺灣人民卻對統一有着很深的疑慮,兩者如何取得「最大公約數」,是追求改善兩岸關係的國民黨取得臺灣人民信任關鍵因素

北京要「和平統一」,臺灣人民要「和平的維持現狀」,「和平」是臺灣所有選項前提。而要繼續維繫兩岸當前的和平,臺灣就應該給予北京「說服」的機會,而北京也要和臺灣人說清楚,讓臺灣人相信,統一對臺灣最有利,並且尊重臺灣人民「選擇」的空間,這是北京的「和平統一」與臺灣「民主自由」的公約數。

臺灣人民有權利認識真正的共產黨,兩岸共同討論彼此能接受的統一步驟模式,然後由兩岸人民做最後的決定,這才能確保兩岸之間的長久和平。

逃避不會讓國民黨重新掌握人心,進取的兩岸策略纔有可能,這是民進黨做不到,而國民黨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