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蔡總統應化解裴洛西訪臺風暴

中時社論

美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可能以「非官方身分」訪問臺灣,大陸強烈反對,軍方已連續發佈至少6起軍演訊息,演習地點包括南海、臺海、東海,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羣「雷根號」離開新加坡後往北航行,似在迴應中方的威脅,我國防部亦表示,國軍已完備各項應變方案與作戰計劃。專家解讀,裴洛西專機一旦進入我空域,若有共機阻擾,我戰機已做好驅離準備。美國學者稱此爲「第四次臺海危機」。

勿踩踏美中關係護欄

表面看來,臺海衝突一觸即發,美中內部各有民粹問題,雙方都沒有示弱的空間,如同博弈理論中的「膽小鬼賽局」:兩輛車相向加速而行,誰先轉向誰就是膽小鬼,對撞慘劇迫在眼前。不過,仔細觀察,大陸媒體揭露的解放軍軍演,範圍其實都很小,其中平潭距新竹125公里,較具示警意味,但畢竟不比「1996年臺海危機」畫設臺灣東北與西南禁航區來得震撼。尤其這些演習都屬於年度例行性軍事活動,項目也屬於一般性的操演。

更重要的背景因素在7月28日舉行的拜習第5次會談,裴洛西訪臺與美中關係是這次會談的重點,綜合美中雙方發佈的新聞簡報與媒體透露的訊息,兩人雖然激烈交鋒,習近平還告訴拜登,臺灣問題「民意不可違,玩火必自焚」,話說得極重,但兩人都認爲溝通與合作非常重要,也都同意進行面對面的會談,今年11月印尼峇里島舉行的G20峰會是很好的時間點。中美關係應會進入一段「合作」上升、「競爭」下降、「對抗」受控的穩健改善期。

在拜習會談創造的和解氣氛下,美國出現許多勸阻裴洛西訪臺的主張,其中以中國問題專家葛來儀及庫伯在《紐約時報》發表的聯名文章最具代表性。他們主張裴洛西應延後訪臺,以避免立即性的衝突,並應致力於塑造嚇阻中國對臺動武、維護臺海和平的跨黨派共識,可批准更多軍售,強化臺灣自衛能力;同時應向北京傳達美國恪守一中政策,不支持臺獨的立場。

葛來儀與庫伯的建議看似書生之見,沒有勇氣和強權對抗,只能犬儒式提出長期策略。不過,放在拜習會談建立的共識看來,避開「膽小鬼賽局」纔是智慧的選擇。拜登和習近平5度透過視訊或電話進行長時間會談,期間國安、外交、軍事、經貿部門主管更是頻頻會晤,雙方漸漸建立起「護欄」關係。換言之,雙方可望降低立即性的衝突,轉而進行長期性的體制競爭。

強化臺灣競爭力優先

對臺灣而言,當美中趨向避免衝突、擴大合作,中共亦明確宣示和平統一方針,立即性的「武統」危機應可避免,那麼,就應該擷取葛來儀與庫伯的智慧,避免和大陸短期對抗,並強化長期競爭力,擴大朝野對外關係的共識,讓經濟更繁榮、人民生活素質更高,同時爭取有效的軍購,強化國防自衛能力。

就強化長期競爭力而言,兩點非常重要。一是處理「一中」問題,大陸堅持「一中原則」,美國主張「一中政策」,兩者有異有同:都承認「一中」,但對「一中」內涵各有詮釋。民進黨黨章主張「臺獨」,執政6年來以「抗中」爲施政主軸,兩岸關係因而惡化。如何迴應拜習獲得的「一中」之同,避免踏壞美中關係護欄,這是蔡總統需要面對的問題。

二是兩岸經貿關係緊密,今年上半年,臺灣對大陸貿易順差高達517.8億美元,大陸市場對臺灣事關生死,不能再讓兩岸關係惡化下去。這兩點若不能妥善處理,臺灣談不上長期競爭力。

蔡總統希望打破政黨輪替魔咒,讓民進黨2024繼續執政,就更應該以強化長期競爭力爲優先。外交部門透露,駐美代表處曾撤回對裴洛西的邀訪,那麼,蔡總統何妨公開婉謝裴洛西來訪,以此展現共同維護中美關係護欄的善意,作爲調整兩岸關係,強化臺灣長期競爭力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