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認證的國軍二戰英雄

1995年11月11日,爲了紀念二戰勝利50週年,赴紐約參加退伍軍人節大遊行的中華民國三人代表團,右起爲黃紹傑將軍、董雲臺將軍與寧鴻賓將軍。(黃紹傑提供)

目前高齡96歲,擔任桃園市戰略學術研究會理事長,每天早上還能如年輕人一樣出門上班的黃紹傑陸軍中將,不僅曾經在抗日戰場上血戰日本侵略者,他也因爲當年的戰功獲得了盟軍戰友的承認,而前往美國紐約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50週年大遊行。

參加過對日抗戰的黃紹傑將軍,一輩子以自己中華民國退伍軍人的身份爲榮,家裡隨處可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還有黃埔軍校相關的紀念品。(許劍虹攝)

爲報國仇家恨而從軍

由於能就讀各軍事院校者,至少都必須要有初中以上的學歷,因此能夠進入軍官校就讀者,基本上都是來自富裕家庭的知識青年。1921年出生於湖北省蘄春縣的黃紹傑將軍也不例外,他的祖父黃世門既是地方上有名望的醫生,同時也是大企業家,在當地經營一家輪船公司與唯一的電力公司。黃紹傑的父親則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曾在天津《聯合時報》擔任總編輯一職。

不過,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卻給黃紹傑帶來了家破人亡的悲劇。原來空襲武漢三鎮的日軍飛機,在經過蘄春縣上空的時候,會刻意低空掃射在地面上逃難的中國老百姓。黃紹傑兩個弟弟中有一個跟着後母一起爲日軍飛機炸死,兩個姐姐當中則有一人被炸傷。另外一個則跟着人羣逃難時走散了,直到今天都還是下落不明。

當時黃紹傑正在武昌的啓黃中學讀書,雖然離高中畢業還差一年,但是在聽聞家裡傳來的噩運之後,他當然也再無心情把書念下去。懷抱着復仇的決心,黃紹傑與同學們集體前往武昌珞珈山,報考由軍事委員會設立的戰時工作幹部訓練團第1團,希望能爲抗戰大業盡一己之力。黃紹傑還記得,戰幹團的考試內容相當簡單,就是要學生們撰文介紹自己從軍報國的心路歷程。

獲得錄取後,黃紹傑於1938年2月開始了在戰幹團長達半年的訓練。他老人家指出,國民政府設立戰幹團的目的,主要是以培育行政幹部的名義與中共爭取知識青年的支持,因此並沒有提供真正嚴苛與專業的軍事訓練。不過,戰幹團的政治訓練仍發揮了效用,強化了黃紹傑對國家的認同與身爲中華民國軍人的榮譽感。

黃紹傑表示,由於戰幹團的團長一職正式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先生兼任。所以包括他本人在內,所有的團員都如同黃埔軍校的學生一樣,把自己視爲委員長的學生。軍政部長何應欽、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馮玉祥還有蔣中正本人等軍政要員,也都曾到團裡給大家訓話。他指出,領導對日抗戰的蔣中正在大家心裡,不只是國家民族的英雄,同時也是每個人所期望效仿的對象。

人在成都,就讀黃埔軍校第16期的黃紹傑先生。(黃紹傑將軍提供)

成爲黃埔軍校的畢業生

所以在結束了戰幹團的訓練以後,黃紹傑又參加了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成都本校第16期的招生考試。相較於戰幹團,陸軍官校的考試顯然困難了許多。當時參加考試的600名知識青年中,就有300人遭到淘汰。不過在考入軍校後,黃紹傑等曾經接受戰幹團訓練者,不需要像其他學生一樣接受半年的入伍訓練,而是立刻成爲正式的軍校生

1938年12月,黃紹傑被編入第16期步兵科第2總隊第3大隊第10隊,展開了在成都本校的軍校生涯。他還記得在教育長陳繼承與教育處處長黃傑等人的督導之下,自己接受了完整而嚴厲的步兵訓練。其內容,便是教育他們如何指揮排級到連級的步兵隊伍戰鬥,而且既要會拚刺刀也要會打拳。軍校還要求學生們每星期跑一萬公尺兩次,由此可見對體能的要求也不低。

黃紹傑表示,他們軍校第16期的學生是所有抗戰期間的陸軍官校生當中最後一批還能一天吃三餐的。這主要是因爲當時廣州纔剛淪陷不久,國民政府還累積了不少過去的稅收可用於維持軍校生過去的生活水準。等到沿海線全部落入日本控制下的情況成爲常態後,陸軍官校本校的學生從第17期開始就只能夠一天吃兩餐。

另外,他表示第16期的學生穿的還是從南京帶到成都,布料比較好的呢子軍裝。之後第17期的學弟,雖然還有M35德式鋼盔可戴,但是身上穿的軍服卻已經破破爛爛。抗戰時期,除了位於成都的本校外,軍事委員會還在全國各地爲陸軍軍官學校設立了九個分校。雖然同爲陸軍官校的學生,但是每個分校都有自己的本位主義存在。

比方由胡宗南將軍任教育長的7分校,就因爲設在西安王曲的原因,而使該分校的學生習慣以「王曲」自居。直到今天,7分校在臺灣的組織仍叫王曲同學會,而非黃埔同學會。至於黃紹傑等來自本校的學生,則堅持認爲只有在成都接受完整軍事教育的陸軍官校學生,纔夠格被稱爲「黃埔軍校」的學生。其他分校的學生,在他們看來只是一般陸軍官校出來的同學而已。

在軍校完成了一年半的訓練後,黃紹傑於1939年10月份畢業,然後被分配到駐紮於河南省靈寶縣的陸軍第71軍第36師,並在107團第1營第1連第3排擔任少尉排長。他在靈寶縣待了將近五個月的時間,主要任務就是訓練新兵。陸軍第71軍是由36師、87師與88師三個抗戰初期德式裝備師組成的中央軍嫡系部隊,因此無論是從裝備還是兵源角度來看,都是當時的上上之選。

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時部隊裡裝備了其他國軍單位裡極端少見,由比利時引進的FN1924/1930式步槍。第71軍的士兵,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於河南鄉村的農民。這些士兵沒有接受高等教育,甚至文盲還佔了相當高的比例,但是他們的服從性高,而且只需要吃包鼓面與饅頭就可以上戰場戰鬥,在黃紹傑眼中是羣一流的戰士。

提起自己當年在太行山上刺殺日本軍官的事蹟,高齡96歲的老將軍臉上還是會露出青少年纔有的興奮表情。(許劍虹攝)

太行山上首立戰功

完成了新兵訓練後,黃紹傑便在身兼第24集團軍司令與71軍軍長的宋希廉將軍帶領下,於1940年3月開往太行山前線,支援晉東南戰場的對日遊擊戰。做爲中央軍嫡系部隊,第71軍馬上就成爲日軍鎖定掃蕩的主要目標。而在日本人一波接着一波的打擊下,黃紹傑也累積了越來越多的實戰經驗,慢慢成爲了一位稱職的軍官。

最令黃紹傑印象深刻的,是那年秋天一次與日軍的戰鬥。黃紹傑表示,這場戰鬥的具體時間與地點他都已經忘記了。不過,黃紹傑永遠不會忘記,那天有一位軍階應該是少佐的日軍小隊長拿着武士刀,朝着正在壕溝裡指揮士兵戰鬥的他砍過去。所幸當時黃紹傑人在低處,日軍小隊長人在高處,所以他舉起手中的步槍往上一推,刺刀就刺進了對方胸口內。

隨即,從日軍小隊長胸口噴出的鮮血將黃紹傑當場濺得滿臉都是。黃紹傑只見那日本軍官慘叫一聲,掙扎一下就死亡了。其餘日軍見到長官陣亡,士氣馬上崩潰,馬上頭也不回的撤離戰場。目睹到這一幕的第1營長,馬上高喊「黃排長殺死日本人了」。那一刻開始,黃紹傑迎來了他人生當中最驕傲的勝利,從此也成爲手下士兵眼裡的英雄。

不過,回想起在太行山作戰的經驗,黃紹傑表示也是相當辛苦的。雖然日軍無法投入戰車在山地作戰,但是敵人的飛機與迫擊砲卻也造成了他相當多士兵的死傷。更重要的,則是太行山物資十分缺乏,官兵的生活品質十分差勁。黃紹傑指出,他們爬山時要背將近20斤的裝備,只能喝河溝裡面的水,下雨天的時候也沒有充足的避雨設備。

他還記得,那段時間大家一天平均都只能夠吃兩餐,食物也只有玉米與地瓜而已。每天開飯的時候,會由班長負責秤乾糧,剛開始一個人一天還可以吃到約21兩的米,到了後來因爲物資匱乏而變成只有16兩,官兵一視同仁。黃紹傑表示,當時他們都只是血氣方剛的青年,每天吃兩到三碗飯根本不夠。於是大家決定在飯上放一些沙子,以尋求自我慰藉。

晉東南的戰事結束後,第71軍奉命調往重慶休養,不過此刻已經晉升爲第2連中尉連長的黃紹傑並不甘心就這樣被調回後方。透過軍校第6期畢業的姊夫羅國良幫忙,黃紹傑被介紹給了第19集團軍司令羅卓英將軍。在太行山戰場上表現英勇的黃紹傑,十分受到羅卓英將軍的賞識,馬上就被任命爲第19集團軍突擊大隊的中尉大隊長,也就是相對於營長的職務。

第19集團軍突擊大隊的主要任務,是攻擊江西省九江到南昌之間的南潯鐵路,騷擾日軍的交通線,支援薛嶽將軍指揮的第9戰區作戰。而攻擊南潯鐵路的方式,主要是以炸彈爆破爲主。黃紹傑指揮的突擊隊,於上高會戰與第二次長沙會戰期間多次襲擊南潯鐵路。雖然這些被破壞的鐵路,每次都很快爲日本人所修復,但是他們的行動,還是遲滯了日軍的攻勢,爲戰局帶來了有利的發展。

行駛於雷多公路上的國軍GMC六輪大卡車,也是黃紹傑無法抹滅的戰時回憶之一。(美國國家檔案館)

遠征緬甸到中印公路開通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了珍珠港,中華民國的對日抗戰演變成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份。爲了保護中華民國的最後一條陸上對外通道,也就是滇緬公路的安全,第19集團軍司令羅卓英於1942年4月2日奉命出任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率領國軍健兒遠征緬甸,以配合當地英軍作戰。身爲突擊大隊大隊長的黃紹傑,也隨着中國遠征軍長官司令部一起進駐緬甸臘戌

首次踏上異邦的黃紹傑,本來準備在異鄉大展身手,向盟軍證明中國軍人的能耐。只是當他抵達臘戌時,當地的戰況已經對國軍十分不利。羅卓英所精心策劃的平滿納保衛戰,伴隨着由第5軍200師駐防的同古失守,乃至於英軍防線的全面崩盤而被迫取消。面臨日軍的步步進逼,中國遠征軍長官司令部於4月18日棄守臘戌,轉往瓦城

這段時間,唯一傳到中國遠征軍司令部的好消息,是第66軍新編第38師師長孫立人將軍麾下的手下大將,第113團團長劉放吾上校率領500餘名國軍健兒在仁安羌油田擊敗了7,000多名日軍,救出遭到包圍的7,000餘名英軍、傳教士與歐美僑民的事蹟。黃紹傑表示,113團在仁安羌大捷的表現確實是打出了國軍的威風,只可惜他本人並無緣參加那次的戰鬥。

眼看日軍即將由緬甸攻入中國雲南省的怒江西岸,切斷遠征軍回國的路線,羅卓英於5月1日宣佈放棄瓦城,並在丟棄一切的車輛與輜重後,率領包括黃紹傑在內的長官司令部全體人員尾隨英軍進入印度。就此,國軍第一次遠征緬甸的行動宣告失敗。除遠征軍司令部外,孫立人的新編第38師還有廖耀湘的第5軍新編第22師也進入了印度。

6月23日,羅卓英返回重慶述職,集中於印度雷多的新編第38師與新編第22師則在史迪威(Joseph W. Stilwell)將軍的安排下,擴編爲了中國駐印軍轄下的新1軍與新6軍。在姐夫羅國良的再度介入下,黃紹傑被介紹給了新6軍軍長廖耀湘將軍。然後,他被分配到直屬新6軍軍部的運輸營擔任副營長,揮別了前線部隊的工作。

隨後,在營長張錦坤的帶領下,新6軍運輸營開始換裝美式裝備。既然是運輸營,他們主要接收的就是用來輸送武器、彈藥、糧食與兵源的GMC六輪或者十輪大卡車。同時,他們也接收了相當數量的分M1903步槍30步槍與M1卡賓槍以應付日軍可能對運輸營發起的突擊行動。在美軍顧問的協助下,新6軍運輸營的官兵也接受了美造槍械的換裝訓練。

他指出,美軍顧問的訓練十分細心,總共分四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先學習瞄準,第二階段則是學習瞄準在山丘上的目標,第三階段則是學習如何填裝與拆卸槍枝,最後則要學會如何臥倒射擊、跪姿射擊與站立射擊等技能。黃紹傑指出,當時卡賓槍都被分配給了排長,身爲副營長的他使用的主要是M1903式步槍,外加一支M1911左輪手槍。

黃紹傑表示,美援進入中國戰場後,他們的生活水準與待遇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除了一天可以吃三餐外,老先生印象最深刻的是美軍的罐頭還有不同的口味可供大家選擇。雖然沒有機會再度踏上前線與日軍拚刺刀,但是新6軍運輸營的官兵,在張錦崐與黃紹傑倆人的指揮下,仍然在中國駐印軍反攻緬甸北部的過程中扮演了吃重的角色。

伴隨着緬甸北部與雲南西部的日軍,在中國駐印軍與中國遠征軍的夾擊下被殲滅,中印公路的通車典禮也於1945年1月28日在雲南畹町順利舉行。張錦崐營長也奉命,與黃紹傑一起指揮新6軍運輸營的卡車浩浩蕩蕩的由印度開回國內。雲南的老百姓,看到國軍健兒們開着一輛又一輛滿載物資的卡車回國,也是發自內心的將黃紹傑他們當成英雄看待。

提到這裡,黃紹傑還不忘強調他的老營長張錦坤就是在這個時候娶了一個雲南村莊寨主的漂亮女兒當老婆。由此可見,中國駐印軍的官兵在當時有多麼受到老百姓的歡迎。在雲南曲靖縣駐防不到五個月,新6軍主力部隊就因爲湘西戰場吃緊而被空運到了芷江參戰。不過,黃紹傑等運輸營的弟兄還是必須駕駛卡車循陸路開往湖南。

由於內陸交通不發達的原因,黃紹傑表示當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卡車開到芷江時,湘西會戰已經以日軍攻勢遭到國軍擊退爲結局而宣告結束。過了不久以後,他就經由收音機聽到了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的消息。黃紹傑表示,1945年8月15日那天,幾乎全芷江的老百姓都沸騰了起來,在街道上隨處可見放着鞭炮,歡慶勝利的老百姓。

民衆家家戶戶掛起大面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慶祝自己正式成爲世界四強的國民,而且只要穿着制服的國軍弟兄,就會衝過去擁抱或者將他們高高舉起來一同狂歡。到了晚上,芷江全體軍民更是興奮到睡不着覺。當天無論黃紹傑走到哪裡,都會有人主動靠近並稱贊他好偉大。黃紹傑驕傲的表示,那是包括他本人在內,全體中華民國軍人有史以來最風光的一天。

同時,這可能也是黃紹傑這輩子唯一真正風光的一天。老人家指出,在八年全面對日抗戰的這段時間,每一箇中國人的生活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戰爭的影響。而他本人也付出了老家被炸燬,姐姐失蹤與弟弟遭殺害的慘重代價。這也是爲什麼當日本侵略者失敗的消息傳來時,全國軍民同胞會如此激烈反應的原因。直到今天,黃紹傑對日本人的仇恨都沒有完全消弭。

抗戰勝利後不久,黃紹傑便隨着新6軍一同進入了給日本人統治長達14年的東北。駐防在鞍山的時候,他曾經在手下傳令兵的慫恿下,前往當地鋼鐵廠去探望日本籍總經理的女兒。聽傳令兵所言,那位日本姑娘是當地有名的美女,讓很多年輕的男生看了都不禁垂涎三尺。看到兩名年輕帥氣的中國軍人來到自己的工廠參觀,日籍總經理二話不說的將自己的女兒請出來介紹給他們。

可能是先前目睹太多日本女性遭到蘇聯紅軍強姦的關係,這位日籍總經理還沒有等黃紹傑開口,就主動提出把女兒嫁給他的建議。畢竟,讓女兒跟着國軍離開東北,遠比等着讓蘇聯人或者中共回來糟蹋好太多了。黃紹傑承認,那位美若天仙的日本姑娘確實一度讓他感到十分心動。只是想到家人慘死於日本侵略者之手的悲慘經歷,黃紹傑還是拒絕了總經理的提議。

黃紹傑曾擔任過空降兵第2旅旅長,爲國軍的傘兵建設貢獻良多。(黃紹傑將軍提供)

先後獲得中美兩國的最高肯定

經歷了一場慘烈的國共內戰後,黃紹傑成爲少數得以逃出東北,並且跟着中華民國遷來臺灣的新6軍老兵。更幸運的是,他過去在新6軍運輸營的老營長張錦坤人也到了臺灣來,並且在92師擔任師長。於是,黃紹傑便在張師長的推薦下進入92師,在276團擔任副團長。1962年,剛剛與家住臺南的趙美英結婚的黃紹傑,奉令前往總統府接受蔣中正總統的召見。

在總統府,蔣中正不僅讚揚了黃紹傑在治軍方面的表現,同時也還提到了他在太行山以刺刀刺殺了日本軍官一名的事蹟。爲了提升全軍官兵與敵人進行近距離肉搏戰的技能,蔣中正下令黃紹傑撰寫一篇名爲《談談練刺殺》的文章,供陸軍與海軍陸戰隊的弟兄們參考。回到92師以後,黃紹傑馬上就晉升爲276團的團長,對此他表示這一切都是拖了自己新婚妻子的福。

1995年11月,世界退伍軍人協會齊聚紐約,舉行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50週年的紀念活動。雖然當時中美兩國已經沒有正式的邦交關係,不過中華民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爲世界和平做出的努力,仍然獲得美國方面的承認,因此獲邀到紐約參加活動的,還是來自臺灣而非中國大陸的代表。在臺北的中華民國退伍軍人協會,也沒有讓此一推動國民外交的大好機會溜掉。

於是,時任中華民國退伍軍人協會副會長的黃紹傑,因爲過去曾經在印緬戰場作戰,與美軍有特殊歷史淵源的緣故,被委託擔任此次訪美代表團的團長。那次與黃紹傑一起訪問美國的,則分別爲退伍軍人協會理事長董雲臺還有常務理事長寧鴻賓兩位將領。老先生表示,在美國訪問的五天當中,最有意義的是11月11日在紐約舉行的退伍軍人節大遊行。

由於臺灣方面總共只有三人赴美,因此紐約榮光聯誼會與華僑子弟學校也動員了大批老兵與學生加入遊行隊伍,替代表國家顏面的中華民國退伍軍人協會造勢。回想當天與董雲臺將軍和寧鴻賓將軍舉着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與星條旗,走在隊伍最前面接受紐約羣衆歡呼致敬的畫面,黃紹傑感到相當的光榮,認爲他們這些中國軍人的貢獻,總算又再度贏得國際社會的肯定。

最讓他感到訝異的,是美國退伍軍人協會準備了一份紀念章發放給所有參加過對日作戰的盟國。與日軍作戰最久的中華民國理所當然的得到了一份,但是另外一個重要盟國,也就是前蘇聯的繼承國俄羅斯聯邦卻沒有資格領取。對此,俄國人提出了抗議,但是美國方面給的答案是中國抵抗日軍侵略抵抗了八年,但是蘇聯人卻到日本投降前六天才對日宣戰,自然沒有資格獲頒這樣的紀念章。

從1995年黃紹傑帶隊訪問美國那次開始,每一年11月11日在紐約舉行的退伍軍人節遊行,都由代表中華民國的榮光聯誼會參與。黃紹傑認爲,雖然這是美國對中國人遲來的表揚,但是能夠在他手中實現也是件相當光榮的事情。而能夠由中華民國,而非中共代表中國到美國參加紀念二戰的遊行,在老將軍看來更是證明了對日抗戰是由蔣委員長領導的歷史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