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競爭又合作的新常態

(圖/美聯社)

在中共解放軍針對臺灣展開封鎖式的聯合軍演以來,中美兩國在言語交鋒、軍事對峙、暫時斷絕軍事交流、暫停氣候變遷談判以及科技競爭等領域的緊張情勢,似乎有升高之勢,但在另一方面,不僅美國銷往中國大陸科技產品大都獲得批准,雙方官員更密集溝通,爲11月的兩國元首實體峰會進行前置作業。中美兩國一面競爭對峙、一面又合作互利,究竟葫蘆裡賣什麼藥?

美國聯邦衆議院議長裴洛西訪臺,共軍對臺發動軍演,中美兩國官員高調互嗆。中美兩國在西太平洋的聯合軍演無疑也有愈來愈密集的趨勢。在臺海周遭海域舉行一連5天的聯合軍演之後,中國大陸又宣佈在渤海與黃海舉行海空聯合攻擊的演習。在美國聯邦參議員馬基率領國會代表團訪問臺北之後,北京再度宣佈針對臺灣發動警戒巡邏的演習。

另一方面,繼環太演習之後,美國、印尼、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即將在西太平洋舉行代號爲「超級神鷹之盾」的海空聯合軍演。這項軍演已持續多年,日本是首次參加。此外,多國也派遣觀察員參加這項研習,顯示全球多個國家都很關切日益升高的臺海緊張情勢。

美國商務部產業與安全局(BIS)日前宣佈,從15日起加強4項多邊出口管制,包含先進半導體軟體、燃氣輪機及相關可用於國防、航太與衛星的尖端科技。此次美國針對先進半導體GAAFET技術整合軟體的出口限制,顯然是鎖定中國、俄羅斯等對美國有敵意的國家。美國對這些尖端高科技產品的出口禁令,配合最近國會通過的《晶片法案》,將有助於鞏固美國與盟國享有在尖端高科技領域的優勢。

儘管美中科技高度競爭,但美國對大陸出口的半導體、太空零件、AI科技等並未中斷。甚至連更先進的科技,像是半導體設備製造工具,商務部也未加以管制。一項可能的解釋是,美國前總統川普高舉反中大旗,但卻在高科技銷往大陸開放綠燈。拜登政府是否蕭規曹隨,或是改了規矩,還要看商務部2021至2022年的數據。

在中共展開對臺封鎖式的軍演之後,北京切斷中美兩國的軍事交流,並暫緩雙方在氣候變遷議題的談判。對於此一發展,不少專家解讀爲這可能是中國有意與美國逐漸「脫鉤」的前奏。不過,中國官員卻積極籌劃拜登總統與習近平主席即將於11月舉行的實體峰會。此顯示,儘管中美兩國高度競爭,但雙方都無意改變目前密集溝通與管控分歧的機制。中美兩國一方面在很多領域競爭激烈甚至對峙,但也在不少領域有合作與發展交換關係的機會,恐怕這就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中美互動的新常態。

(作者爲淡江大學外國語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