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會談激烈交鋒 專家剖析雙方「大內宣」戰略思維
中美外事最高層級會談結束,大陸改變以往雙邊會談多采保守防禦姿態,改以戰狼外交風格;美國則着重區域戰略及遏止大陸快速擴張發展爲前提,同樣劍指問題核心,造就這場拜登政府上任後的中美首度犀利交鋒。臺灣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表示,楊潔篪在會中的犀利言詞令外界吃驚,「但從大內宣的角度來看,就不那麼奇怪了。」
▲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圖/記者魏有德攝)
羅慶生提到,雙方的表現都是「出口轉內銷」的概念,也就是說,就美國立場而言,拜登政府上任後,相較於川普對大陸的激進態度,顯得和緩許多,也較符合民主黨的對華政策,但是,美國在這場會談中要讓國內民衆相信,拜登政府也可以強硬對付中國。
至於楊潔篪的犀利發言,羅慶生則認爲,大陸代表團做到了「向內部傳聲」的效果,顯現出來的是在西方媒體主導的會議上,陸方代表團可以扛住壓力扳回一城。
對於外界普遍認爲大陸代表團的表現亮眼,文大社科院院長趙建民則提供不同的觀點。趙建民表示,就外交禮儀而言,楊潔篪的表現是不及格的,但就內容而言,大陸代表團將分貝拉高、發言時間拉長,加上陸媒的報導,形成一股民族主義的團結氣氛,是成功的大內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