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空探索的又一里程碑”(外媒看中國)

12月3日,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起飛,攜帶月壤進入預定環月軌道,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此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多國媒體高度關注這一重大航天工程,認爲其成功實施對於航天領域各項研究與國際航天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英國《自然》雜誌刊文指出,嫦娥五號提取樣品是自1976年蘇聯成功完成“月球24號”無人探測任務以來的首次採集月球樣品嚐試。

巴西聖保羅州報》網站寫道,中國發起了一項雄心勃勃的任務,40多年來首次從月球表面帶走物質,這項任務可以增進人類對月球和太陽起源的認識,“是中國太空探索的又一里程碑”。

近日,歐洲航天局連續在社交媒體上爲嫦娥五號太空之旅點贊,並在官網發表介紹文章。文章稱,在嫦娥五號發射後的兩個關鍵階段,歐洲航天局使用其位於南美洲庫魯航天中心和位於非洲的馬斯帕洛馬斯航天基地,爲探測器提供數據傳輸中繼服務,“很高興我們的觀測網絡爲這一激動人心的探月活動提供支持”。

歐洲新聞臺報道援引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物理天文系迭戈博士的採訪時表示,中國探測器對月球表面土壤進行採樣,這將幫助人類更好探究月球、太陽和宇宙起源。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援引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凱蒂・喬伊博士的觀點說,嫦娥五號採集的新樣品會加深對月球火山史的認知。

法新社援引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天文學家喬納森麥克道爾的話說,這項任務具有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使用了多項創新技術。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文章寫道,嫦娥五號收集最“年輕”的月壤,將幫助科學家探索月球歷史奧秘。這是中國探月計劃中令人期待已久的一個章節。中國在探索月球的全球新時代邁出了大膽的一步。報道還援引喬治華盛頓大學空間政策研究所名譽教授、太空歷史學家約翰・洛格斯登的話說,嫦娥五號任務也爲未來機器人在其他行星上執行任務奠定了基礎。

南非星報發文表示,飛天夢承載着人類美好憧憬,與人類歷史一樣悠遠,其中月球是飛天夢的重要載體。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一系列成功,是中國探月工程邁出的鏗鏘一步,是一項輝煌燦爛的成就

荷蘭最大的科普新聞網站“科學家”報道稱,除了探月工程,火星探測計劃也在進行,中國航天一直在努力前進,期待中國航天帶來更多驚喜。

(本報北京、布魯塞爾、華盛頓、里約熱內盧、約翰內斯堡12月4日電  記者曲頌方瑩馨吳樂�B、張遠南李瀅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