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舉措爲跨境電商“擴圍”“止痛”

(經濟觀察)中國多舉措爲跨境電商“擴圍”“止痛”

中新社北京6月24日電 (記者 李曉喻)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快發展外貿業態模式,完善跨境電商發展支持政策分析人士認爲,疫情以來高速增長的跨境電商將因此迎來更大發展。

跨境電商現已成爲中國穩外貿的重要支撐。據官方統計,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出口1.6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1%,遠遠高於當年中國外貿1.9%的增速。其中出口增長40.1%,增速大約是同期中國出口整體增速的10倍。今年一季度,海關口徑跨境電商進出口4195億元,同比增長46.5%,對進出口增長貢獻率達7%。

目前,跨境人流物流因疫情持續仍然不暢,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格局正在加快調整。對已經高速增長近一年的中國外貿來說,能否通過新業態、新模式開闢增長新空間,不僅對眼下保持增勢意義重大,更關乎長遠競爭力

經去年4月擴圍後,中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目前已經增加到105個,覆蓋30個省區市。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擴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試點範圍,有助於提升各地發展跨境電商的積極性,推動這一貿易新業態迎來更大發展。

在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所長張莉看來,進一步擴圍表明前期試點取得良好成效,能夠在更大範圍內複製推廣和在更寬領域改革創新。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是“多多益善”,它能夠引導企業重新配置、整合、提升各種渠道資源,根據跨境電商發展規律市場需求,從供應鏈、價值鏈和資源鏈上構建跨境電商綜合服務體系,帶動中國跨境電商持續發展,進而爲穩外貿提供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爲促進跨境電商長遠健康發展,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均切中跨境電商“痛點”。

例如,針對跨境電商退換貨耗時長、環節多、手續麻煩、商品質量難保證、用戶體驗有待提升等問題,會議明確,要便利跨境電商進出口退換貨管理,制定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指南,防範假冒僞劣商品等措施。

針對海外倉這一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配套設施目前還不夠完善,會議提出,要鼓勵傳統外貿企業、跨境電商和物流企業等參與海外倉建設,提高海外倉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促進中小微企業借船出海,帶動國內品牌雙創產品拓展國際市場空間。

當前由於新冠病毒變異,全球疫情有所反彈,物流配送仍未恢復疫情前水平,有可能導致短期物流滯後、長期範圍內全球備貨困難。因此,加快建設海外倉,搭建全球供應鏈,保持彈性供貨,對企業至關重要。

除跨境電商外,市場採購貿易、外貿綜合服務、保稅維修等貿易新業態、新模式也獲官方明確支持。

此次會議提出,要積極發展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引導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提升集中代辦退稅工作效率和風險管控水平,支持綜合保稅區、自貿試驗區內企業開展保稅維修,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發展離岸貿易。

分析人士預計,今後中國穩外貿將呈現“雙管齊下”特點,即一邊完善政策工具箱,幫助傳統外貿企業降低成本開拓市場,解決當下難題;一邊加大力度支持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因應國際貿易未來趨勢。這有利於中國保持進出口規模穩定增長的同時,加快提升外貿整體競爭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