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技術未來可望超越美國 AI晶片已衝擊美國晶片業

▲人工智慧(AI)是由人制造出來的機器所表現出的智能。(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多倫多大學學者近日研究指出,美國人工智慧協會(簡稱AAAI)會上所展示的人工智慧相關科學研究文章當中中國研究人員所撰寫的佔23%,美國人則佔34%。雖然目前美國在人工智慧研究領域仍位居世界第一,但該佔比相較去年減少7%,且美國科研著作經常被引用,透露他們多依靠基礎研究。學者分析情形,認爲雖然中國與美國的科技實力有相當的距離,但中國科研潛力穩定進步,未來幾年也許能超越美國。

人工智慧的應用方面,其所上載的數據與聰明程度成正比。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國內市場,網民估計超過7億人,是美國人口的兩倍,其中超過八成的網民使用行動支付,在日常消費行爲留下數字記錄,提供機器訓練極爲重要的大數據。

創投分析機構(CB Insights)近日公佈的人工智慧(AI)趨勢報告指出,去年流向AI新創的152億美元資金中,中國佔48%,首次超越了美國的38%。據瞭解,中國政府積極推動人臉辨識技術成長,相關科技產品AI晶片更是對美國晶片業者產生衝擊

▲搶攻千億商機 阿里巴巴過去曾與聯發科攜手打造開放式智慧音箱。(圖/記者洪聖壹攝)

目前中國由三家企業佔AI新創主導地位,分別是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集團中國科技部再從中組成「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科技項目發展工作組」。百度公司負責無人駕駛汽車相關產業,阿里巴巴集團負責智能城市和城市大腦計劃,騰訊集團則負責電腦視覺。中國求才若渴,爲此不惜砸重金,據報導,騰訊公司研發人員年薪最高可達100萬美元。

中國國務院去年發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目標2030年在AI理論、技術與應用方面皆達世界領先水平,成爲世界AI創新中心重鎮。由中關村京西建設負責規劃建設的「中關村人工智能科技園」,佔地面積54.87公頃,涵蓋大數據、雲端運算生物識別技術等,未來將可能成爲全球極具影響力的人工智慧科技創新中心。